不和谐的儒家徐晋如

2018-03-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拙文以为:读苏词当看他沉郁低回处,而不当看他豪迈高旷处.东坡生命的底色,本也是沉郁的.痛苦的,只是大多数时候,他用庄情释理,把这一底色掩住了.@我醉欲眠君且去- 先生评论道:东坡恐怕未必这样认为.<书黄子思诗集后>云,他欣赏的是"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陆谢之超然."只字未道性情,"李太白.苏子美,以英伟绝世之姿,凌跨百代,而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他欣赏的是古代诗人身上那种"超然","高风绝尘",而不是如

拙文以为:读苏词当看他沉郁低回处,而不当看他豪迈高旷处。东坡生命的底色,本也是沉郁的、痛苦的,只是大多数时候,他用庄情释理,把这一底色掩住了。

@我醉欲眠君且去- 先生评论道:东坡恐怕未必这样认为。《书黄子思诗集后》云,他欣赏的是“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陆谢之超然。”只字未道性情,“李太白、苏子美,以英伟绝世之姿,凌跨百代,而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他欣赏的是古代诗人身上那种“超然”,“高风绝尘”,而不是如世俗一般人那样被悲欢离合世事所羁绊。

文章后面提到的韦应物、柳宗元,也是“发纤穠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司空图“诗文高雅”,“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以无盐梅,其美常在咸酸之外”,都是强调超越于世俗悲欢离合之外的高情逸致。

我觉得对东坡更好的解读应该是世缘与仙怀同在,这本是他生命中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他的世缘俗情之中永远寄托着仙怀,仙怀之中又永远保留着挥之不去的世缘俗情,所以不管在他的诗里面也好,词里面也好,我们总能看到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