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耀军:纪念李国豪教授诞生100周年

2017-10-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纪念同济桥梁创始人李国豪教授诞辰100周年葛耀君2013年4月13日是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科的创始人--李国豪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李国豪教授的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建设和科教事业,他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崇高品格,有教无类.爱惜人才的磊落情怀,深深教育和影响了同济学子,成为我国工程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楷模.李国豪教授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抗震.抗风和抗爆动力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纪念同济桥梁创始人李国豪教授诞辰100周年

葛耀君

2013年4月13日是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科的创始人——李国豪教授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李国豪教授的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建设和科教事业,他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崇高品格,有教无类、爱惜人才的磊落情怀,深深教育和影响了同济学子,成为我国工程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楷模。

李国豪教授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抗震、抗风和抗爆动力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为中国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许多大桥工程建设担任首席顾问和专家组组长工作,为中国现代桥梁的自主建设开辟一条成功之路,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自主建设的倡导者和精神领袖。

我们怀念李国豪教授,更因为他是同济桥梁学科的创始人。正是在李国豪教授的积极争取和倡导下,1952年同济大学创办了我们国家最早的“桥梁与隧道”学科之一,开设桥梁教学小组负责有关课程的教学,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征程。在李国豪教授的直接领导和精神指引下,同济桥梁学科的发展与国家、学校的兴衰紧密相连,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机构与团队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的发展阶段。

一、同济桥梁发展历程

1. 初创时期(1952年到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百废待兴,为了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利用,按照苏联体制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同济大学,在创办于1914年的土木工程学科下,由李国豪教授主持设立了“桥梁与隧道”专业,并成立桥梁教学小组,负责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土木系二年级学生中招收第一届“桥梁与隧道”专业本科生,成为我国最早的“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之一。

1954年3月,在桥梁教学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15人的桥梁与隧道教研室,教研室不仅继续专业教学,而且开始专业科研工作;1955年按苏联体制,桥梁教研室在李国豪教授带领下招收了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4名,而项海帆教授成为了他的第一位研究生;此后,应李国豪教授的邀请,苏联桥梁专家依特斯尼特柯教授来教研室指导教学及科研工作达9个月。1958年,为了适应“大跃进”的形势,独立设置了“桥梁工程”专业和20余人的桥梁教研室。

在“桥梁工程”专业初创时期的14年中,共培养了15名研究生和678名本科毕业生以及62名专科毕业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桥梁与隧道工程的紧缺人才。

2. 文革期间(1966年到1977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实行“开门办学”,招收工农兵学员,以现场实践代替课堂教学。1970年招收了路桥专业第一届工农兵学员。1973年,铁路专业调整至上海铁道学院,部分桥梁专业教师随铁路专业调入该院。从1973年到1975年,改设“城市道路与桥梁”专业,招收工农兵学员3届。在“文革”期间,共培养了4届271名工农兵学员。

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教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特别是李国豪教授还一度身陷囫囵,但他仍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桥梁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道路桥梁教研室中的桥梁专业教师保持在25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