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斯大林 斯大林、朱可夫和赫鲁晓夫 三个人之间的恩怨居然这么多

2018-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说起苏联短暂而富有传奇性的历史,就不得不提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两人均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但是在政治观念上却截然相反.赫鲁晓夫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对前任斯大林全盘否定,不对的批评,对的也得批评,看上去似乎有深仇大怨似的.然而二人却是共同经历过伟大的卫国战争.击败了强大而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的革命战友.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又与另一个伟大的苏联人脱不开干系,那便是朱可夫元帅.仔细梳理一下三人之间的关系,才发现原来中间的恩怨居然有如此之多.毫无疑问,三人当中发迹最早的是斯大林.1917年,斯大林跟

说起苏联短暂而富有传奇性的历史,就不得不提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两人均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但是在政治观念上却截然相反。赫鲁晓夫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对前任斯大林全盘否定,不对的批评,对的也得批评,看上去似乎有深仇大怨似的。

然而二人却是共同经历过伟大的卫国战争、击败了强大而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的革命战友。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又与另一个伟大的苏联人脱不开干系,那便是朱可夫元帅。仔细梳理一下三人之间的关系,才发现原来中间的恩怨居然有如此之多。

毫无疑问,三人当中发迹最早的是斯大林。1917年,斯大林跟随列宁等人利用国内对临时政府向德国开战,并导致战争失利的反对情绪,成功推翻了沙皇俄国与制宪民主党等势力的统治,使布尔什维克成为俄国新的政权。虽然此时斯大林最多不过是列宁革命集团中的一个有点声望的人物而已,职位也等同于一个方面军的司令,政治威望远不如红军的创始人托洛茨基等其他元老级人物,但斯大林早年的谨慎与谦恭态度,为他在党内不断谋取更高的声望,以及铲除政治对手最终坐上“最高领袖”的席位打好了基础。

此时的朱可夫,也早早地投身到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中了。1915年8月,学习成绩不咋样的朱可夫应征入伍,进入骑兵部队,虽沙俄军队参加了一战。十月革命爆发后,朱可夫毅然转投红军,并于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可夫因为突出的指挥才能与作战英勇而被上层赏识,因此,职务也蹿升得很快。

如果仔细看斯大林和朱可夫二人的经历,实际上非常相像。两人均出身贫寒,各自的父亲对各自的儿子非常严厉,但他们的母亲又非常慈爱,尽力保证二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早年的经历也影响到了他们,二人对自己的孩子都是真心喜爱的,尽管斯大林曾“亲手”害死的他对大儿子,又因为自己的原因拖累了小儿子,但他对女儿的宽容与慈爱是有目共睹的。

不仅如此,作为典型的革命主义者,两人都非常爱国,也非常英勇。当然,两人性格最相似的地方还在于他们都非常执着,非常看中自己的观点,并坚持到底。

1941年1月,朱可夫成为苏军总参谋长后,便渐渐开始了与斯大林的接触。不过前期二人仅限于上下级关系,说句实在话,除了对斯大林的政治手段颇有微词,但也没太大的交集。真正改变二人关系的是随后不久爆发的苏德战争。

1941年7月,德军试图对基辅实现合围。基辅方面有规模庞大的西南方面军,基辅又作为象征意义重大的苏联第三大城市,因此,无论是斯大林还是苏联高层将领,第一件事就想着如何去守卫基辅。然而具有独到战略眼光的朱可夫发现德军试图从背后迂回包抄的企图,便建议斯大林从基辅撤军,结果当然是被拒绝了。朱可夫还因为坚持这一主张,被撤除了总参谋长的职位,改任后备军团的总司令。

然而,基辅的惨败让斯大林重新认识了朱可夫,后者也得以被重新看中。因为战争的需要,当时苏联高层首要任务便是塑造斯大林的英雄形象,也许是因为性格相投,重新回到最高层的朱可夫也确实对斯大林的人格力量认可,成为斯大林的拥护者。同样,朱可夫的忠心也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二人彼此间的关系愈发默契。

实际上,基辅战役中从德军包围圈里侥幸逃脱的苏军高层领导中,有一个叫赫鲁晓夫的人。比起斯大林与朱可夫两位英雄般的铁汉人物,赫鲁晓夫在早起的形象则低很多。在后列宁时期残酷政治斗争后,赫鲁晓夫借苏联高层的政治真空成功上位。此时的赫鲁晓夫与斯大林并没有任何嫌隙,甚至为了达到政治目的,鼓吹斯大林对自己来说像是“生身父亲”。斯大林任用高级干部的首要原则就是对自己忠诚,赫鲁晓夫因此得到赏识。

不过,让两人反目成仇的是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当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俘获后,选择不屈地抵抗德军各种威逼利诱;而列昂尼德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但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他透露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因此也被贝利亚的手下们抓住了把柄。

后来列昂尼德辗转回国,根据苏联战时的法令,当然是要被判处死刑。赫鲁晓夫曾经跪求斯大林网开一面,实际上,列昂尼德之前就行为不检,两次被斯大林宽恕。这次斯大林便没有再给机会,赫鲁晓夫也没能救下自己的儿子。

虽然赫鲁晓夫在历史上不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角色,但他具备一个政客的素养。即使儿子被处死,但他依旧在斯大林面前表现得极为忠诚,并瞒住了斯大林一直到他去世。作为最高领袖接班人的人选,赫鲁晓夫并不占优势。他面对的是比自己更有能力的马林科夫、更有政治威望的莫洛托夫和更有权势的贝利亚。

因此,赫鲁晓夫决定借助外力搞垮政治对手,首先想到的就是朱可夫与贝利亚之间的矛盾(贝利亚曾经想捏造一个“军人阴谋集团”抹黑朱可夫,但是被斯大林阻止了)。

在借助朱可夫之手除掉贝利亚后,赫鲁晓夫又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的矛盾日益加深。1957年6月,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趁赫鲁晓夫出国访问之机制定了详细的“逼宫计划”,试图一举搞垮赫鲁晓夫。后者访问归来就被要求出席会议,席间赫鲁晓夫被指责“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独断专行”。

就在局面对赫鲁晓夫最不利时,朱可夫再一次救了他。朱可夫即使出现在会场,声称马林科夫曾想拉拢他加入“私人集团”。局势立马向赫鲁晓夫扭转,6月22日,马林科夫等人被判为“反党集团分子”,赫鲁晓夫由此彻底成为后斯大林时代的最高领导人。

虽然朱可夫一度得到了“报酬”,进入了最高决策层,但他触犯了各国都避讳的“军人干政”禁忌。100余日后,朱可夫就被赫鲁晓夫故意挑起事端准备搞下台,但硬气的他选择用一种体面的方式离开,朱可夫辞掉了所有党内职务。不过,彻底脱离政治也让朱可夫得以善终,成为从苏联高层“宫斗”中少数的幸存者之一。

笔者作为一位金融分析专家同时也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大宗商品无一不与经济相关联,如果有投资 沥青,油 ,股票, 铜,专业铸就品质,实力成就未来,投资路上笔者将亦师亦友与你携手同进,分享 交流。如你我有缘威信:LJXY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