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2017-09-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11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35岁的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得到了吴健雄女士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都是西南联大培养出来,赶上了五十年代理论物理和高能物理的黄金时期,赴美深造,追随名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方有此成就。是最早获的诺贝尔奖的华人。在那个中国积弱不振的年代,他们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的中国人,大批年轻人因他们而走上物理研究的道路。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J粒子:丁肇中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在台湾长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华裔美国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1969年任教授。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丁肇中的研究成果也主要在高能物理领域,1976年,时年40岁的丁肇中因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个年代基本粒子研究很热门,发现基本粒子需要花费巨大的对撞机、艰苦持久的努力,当然还需要有运气。

2013年4月3日,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丁肇中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改进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交叉分子束方法:李远哲

李远哲,生于1936年11月19日,台湾新竹人,祖籍福建南安,美籍华人(现已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他和丁肇中同年出生,同一年参加台湾联考,并考上了第一流的台大,李远哲在台湾的日子比较长,1961年获硕士学位后才赴美国深造。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同年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7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

1986年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同获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李远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研究较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利用激光激发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李远哲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1994年1月15日,李远哲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接替他的老师吴大猷教授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特约讲座教授。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朱棣文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生,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祖籍江苏太仓。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7年起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和应用物理教授,是该校第一位华裔教授。1990年~1993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1993年5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出任美国能源部长,2013年2月辞职。

1997年,朱棣文因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工作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同获该奖项的是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和法国科学家科昂塔努吉。朱棣文最早发展出了一套利用激光冷却并捕捉原子的方法,这项成就,可使科学家在前人所无法到达的领域内操控物质,同时也是对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此,朱棣文从1976年做博士后起整整奋斗了20年的时间。

朱棣文从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用途,这项研究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该技术可以用来做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还可以利用此技术做成重力分析图,由此解开地球上的许多谜团:例如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科学家还可以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可以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并解释电子量子流体:崔琦

崔琦,1939年生,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人,小学毕业后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1958年赴美国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0年6月,崔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聘为中科院荣誉教授。崔琦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时年59岁的华裔美国科学家崔琦与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主要表彰他们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这一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 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托尔默教授和崔琦教授在1982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灵山》、《一个人的圣经》:高行健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生于江西赣州,祖籍江苏泰州。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 1977年任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81年调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2年与铁路文工团编剧刘会远共同创作的剧作《绝对信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引起轰动,并因其新的戏剧观念和思想内涵而发生争议,不久被禁演。1986年,由于清除精神污染运动,高行健的剧作《彼岸》被禁演,1987年移居法国,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20世纪90年代期间,高行健同时以中文与法文创作。剧作有《生死界》、《夜游神》、《对话与反诘》、《周末四重奏》等。

2000年10月12日,因 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高行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语作家。高行健在获奖前,无论在中国本土还是在海外,都是籍籍无名。曾在80年代初期写文章介绍过高行健及其作品的中国文学评论家成晓明认为,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高行健太荒唐;大陆文学评论家、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认为高行健的获奖,在中国文坛触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诺贝尔奖抵抗运动;德国文坛评论界教父赖西拉尼奇指出:这是诺贝尔奖评委会的一项错误、一桩丑闻!评委会拿它当政治目的、手段来滥用,应该不属于文学奖的功能;美籍华裔评论家曹长青表示,高行健作品被禁反而令读者产生好奇,盲目追捧,中国政府禁止高行健的作品进入中国,是帮了高行健的忙。

由于高行健流亡作家的身份,中国官方并不认可高行健获奖,他获奖的意义几乎被削减为零。人民网专稿《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违背了诺贝尔遗嘱》最后表示:这次文学评选,可以说是诺贝尔奖金的大贬值。不论从评选的衡量尺度、工作方法和评选人组成看,诺贝尔基金会都必须做彻底改革。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表示:诺贝尔评委会并没有政治目的,颁奖给高行健是基于他的文学成就,而非他的政治立场。

也有不少人支持高行健,台湾作家龙应台表示,高行健是少数能以华文写作直接打入欧洲主流社会的中国人,他的作品视野宏大、观点精辟、思虑深层。大陆作家王朔认为高行健非常了不起,因为高行健除了中文之外,还能用外语(法语)写作,但他认为高行健不算中国作家,而算华裔作家,因为高行健拿着法国护照。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绿色荧光蛋白:钱永健

钱永健,1952年2月1日生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生物化学家。1968年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同年拿到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1972年获化学和物理学士。1977年,获剑桥大学生理学博士及博士后。1981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成为大学教授。1989年将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为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8年,钱永健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奖评选委员会***贡纳尔冯海伊内和评委莫恩斯艾伦贝里认为,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说,下村修1962年在北美西海岸的水母中首次发现了一种在紫外线下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即绿色荧光蛋白。随后,马丁沙尔菲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做生 物示踪分子方面做出了贡献;钱永健让科学界更全面地理解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理,他还拓展了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荧光蛋白,为同时追踪多种生物细胞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前,钱永健已获得无数有含金量的专业奖项,其中包括2004年获得的有诺贝尔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医学奖。此外,他还拥有不少于60项的美国专利发明。凭借化学与生物方面的天分,钱永健找到了让绿色荧光蛋白更亮更持久发光的方法,并创造出了更广泛的荧光蛋白色彩,包括黄、蓝、橙等颜色。我总是被色彩所吸引,钱永健说,正是色彩,让他的工作更有趣,当工作进展得不顺利时,因为色彩,我可以把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我天生是色盲,估计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了。钱永健的天分与成就是圈内人士公认的。钱永健长期的合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家显微成像与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克爱利斯门说,钱永健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2009年,钱永健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荣誉科学博士学位。钱永健说, 我在美国出生、成长,我不太会说中文,我是美国科学家,这一点很确定,我不是中国科学家。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分,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出于一个开放的社会,自由的环境是培育科学家的要件。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高锟

高锟,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英籍华人,1948年移居台湾,1949年移民香港,就读于圣若瑟书院。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1957年从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并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 在其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有限公司任工程师。1960年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在那里研究工作了十年,从研究科学家升至研究经理。1965年,获得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在这段时期,高锟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逐步成长为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1964年,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1965年,在以无数实验为基础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纤维作长程信息传递,带来了一场通讯业的革命。由于他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获得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光电子学奖等,被称为光纤之父。

1970到1974年,高锟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87年10月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任职十年期间,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2009年,时年76岁的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博伊尔和史密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高锟晚年罹患老年痴呆症,当年12月8日获奖的演说《古沙递捷音》由其夫人和中大4名教授按照他的自传《潮平岸阔》内容代笔,夫人代为发表。12月10日,高锟在诺贝尔典礼上获特别安排,免除走到台中领奖、鞠躬三次的礼仪,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破例走到他面前颁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红高粱家族》、《蛙》: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2月17日,祖籍山东高密,山东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197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年在河北保定文学《莲池》第5期上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1983年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1984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5年初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1986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极大轰动,评论界反响异常热烈。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莫言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2000年《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2001年《红高粱》成为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唯一的中文小说。同年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出版,引起文学界热议,并获得当年的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2004年莫言和余华、李锐三人一起获得了法国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巴金之后第二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2008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2011年,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红高粱》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