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诺贝尔 高行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作家

2017-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不少国人的情意结得到纾解,终於圆梦.莫言不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即使在文学奖的领域,早有了高行健.高行健当年获奖,内地官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不少国人的情意结得到纾解,终於圆梦。

莫言不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即使在文学奖的领域,早有了高行健。高行健当年获奖,内地官方低调处理,原因是他的作品在国内向来没有获广泛推崇,部分更曾被禁,他又自我流放法国,成为法籍华人,与早前获得物理学奖的外籍华人一样,不属於中国公民,他的获奖,不能标志国内社会主流获得诺奖象徵的西方社会价值观推崇。

不少中国人,对於没有主流作家跻身诺贝尔奖殿堂,有一种难解的情意结。有的忿忿不平,认为诺奖评判诸公偏见,缺乏识别泰山的慧眼;有的认为,这反映中国缺乏胸襟视野和文学表现能够令普世折服的作家。莫言自己没有孜孜追求诺奖,今次得奖,是替不少其他人圆诺奖梦。

诺奖情意结终解除

不少港人是从张艺谋导演的得奖影片《红高粱》认识到原着莫言的名字,在两岸三地的严肃文学圈子和读者中,莫言已经享负盛名多年,他的作品,在内地、台湾和香港都得过崇高的严肃文学奖项,并且在德法日等国得奖。

有人说,这位在内地社会主流获得广泛接受的作家,得到诺奖评判垂青,显示中国当代文化超越国界的感染力。当年不少国人为神枪手许海峰,为中国夺得奥运第一金而雀跃,今次莫言获得诺奖,内地不少官民也有类似的心情,国人的奥运和诺奖情意结已先後得到解脱。

从另一个角度看,诺奖委员会过去多颁予海外华人,人文奖项如文学奖和和平奖,先後颁了给有异见色彩的高行健和刘晓波,这次颁给了在大陆社会广泛受到认同的莫言,是否也替评审证明了他们的口味,不一定是那麽「另类」呢?

可以说,无论从国人或诺奖评审来说,有高行健後,再有了莫言,或许解除了诺奖的另类情意结。

孜孜追求反难得奖

有异於奥运的最快、最高、最强等衡量尺度,文学口味随人而异,故此莫言得奖,不可能众口一致毫无异议。不止文学上,政治上也有争议,自由主义艺术家艾未未等,就觉得莫言身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与官方沆瀣一气」,反对他获奖,成为另类政治排挤。

莫言自己倒不孜孜求奖,早在两年前,日本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大江健三郎,已经表示莫言可以问鼎诺奖,莫言没有为此高兴得昏了头脑。他曾说过:「老是对诺贝尔文学奖念念不忘,只是自寻烦恼。」

莫言不需要为了求奖而迎合所谓的「西方口味」,他的作品融入了魔幻写实的西方手法,但是背景和内容都是能够引起中国读者共鸣的。实际上,如果仅以获奖为最终目标来创作,这个作家本身的胸襟情怀就狭隘得难登诺奖之堂,莫言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正正成为他获奖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