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罗伟其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全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1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这是在"十三五"规划启动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赵康巡视员代表省教育厅做了工作报告,对"十二五"时期全省基础教育装备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这是在“十三五”规划启动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赵康巡视员代表省教育厅做了工作报告,对“十二五”时期全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基本思路,部署了2016年的重点工作,我都同意。

佛山市、中山市、深圳市南山区、汕头市澄海区、江门市蓬江区等5个单位介绍了工作经验,讲得很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相继出台《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的意见》等等,部署实施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战略。

各地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重大工程项目,取得显著成绩。

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97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3.02%。全省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强市分别达到1512个、121个和12个,覆盖率分别为95.

27%、91%和57.14%。珠三角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和先进市分别有35个和6个,覆盖率分别为71%和67%。全省有108个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认定,占比达89%。

“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有效推进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促进了基础教育装备的大发展,我省基础教育装备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总值达284.

22亿元,比2010年的144.72亿元增加了139.50亿元,增幅达96.40%。2015年与2011年相比,校园面积、校舍面积、体育运动场地面积、教学用计算机、仪器设备值、图书等6个主要方面的生均值,分别提高12.

6%、27.1%、40.6%、111.8%、83.7%、29.6%。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明显增强。2015年底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覆盖率达69%。

全省中小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32.44万间,多媒体教学平台进班级覆盖率达70%以上。中小学人机比提升至5.8:1。基础教育装备管理和应用工作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装备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保障。

我省“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广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对长期以来默默奉献在基础教育装备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互联网 ”和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育装备的支撑、引领、重构、服务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因此,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加强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一)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建设是适应广东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当前广东经济发展率先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适应广东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要把广东的经济优势转化为广东教育发展的优势,这就对广东教育装备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把教育从规模扩张转移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逐步提高教育对广东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建立以教育为导向、市场为驱动、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结合的教育装备创新体系,着力推动教育、装备、产业的融合走上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轨道,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撑。

教育部教育装备中心在江门创设的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创新。

(二)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建设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教育现代化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尽管目前对教育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的理解不尽一致,但无论从哪个层面、哪个要素来说,教育装备现代化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教育现代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1996年广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经过20年的巩固提高,特别是近几年的教育“创强”、“改薄”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装备实现标准化,信息化装备发展很快,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学校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作为物质层面、技术层面的现代化,一旦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掌握和应用,就会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装备就是教育的生产力!因此,新形势下广东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装备也要现代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互联网 教育”风起云涌,慕课、微课、云教育、云计算、移动学习、智慧学习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的革命性影响日益凸显。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县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校都是以硬件装备为基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有力支撑。

如果硬件支撑无力,信息化软件更“软”,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则不可能深入,教育信息化就难于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学校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的主渠道,全社会都要支持和促进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建设是深化广东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装备本身成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广东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从课程目标来看,教育装备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课程结构来看,理化生科学实验、音体美劳设备、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课程的有机构成;从课程实施来看,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从课程资源来看,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多媒体课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场室设施设备,本身就是课程资源和教学实施的有效载体。

从这个意义来说,装备即教育,装备即课程。

三、贯彻落实“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决策,以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支撑基础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教育现代化工作目标,到2018年,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先进市的覆盖率达85%以上,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20年,全省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先进市全覆盖,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大背景下,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阶段性特征:一是教育发展战略从“教育创强”转入“教育争先”为重点的新阶段。

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教育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从2016年开始,以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实现教育“创强”为重要标志,全省教育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进入全面推进“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这一新的历史阶段。

二是教育发展方式从外延性发展转入内涵性发展为重点的新阶段。“过去的一个时期,我们花了不少时间、精力、财力,建新校区,盖新大楼,买新设备,扩大规模,争取项目,这是必要的。

但这些都终究是外延性的,只是提高质量的必要条件。现在我们要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实在在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这是袁贵仁部长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非常符合我省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教育发展动力从要素调整转入创新驱动为重点的新阶段。

“十二五”时期广东教育综合改革以国家试点项目为龙头、省级试点项目为重点、各地各校自主确定的改革项目来展开,都是通过要素的不断调整变化来推进教育政策、项目、措施的落实。

当前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装备是教育创新驱动的火车头和发动机,支撑、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创新,不断拓展教育时空,激发教育活力。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创新驱动将成为我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四是教育发展支撑从教育装备的建设配备转入应用整合为重点的新阶段。应用是教育装备工作保持活力的源泉,只有在教育教学之中全面发挥装备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通过装备发展,助推基础教育整体发展。

当前,我省经过教育“创强”、“改薄”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从总体上来说,基础教育装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今后教育装备将从建设配备转入应用整合为重点的新阶段,推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更好地为基层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服务。

基础教育装备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现代化战略任务,可以概括为“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构建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水平。二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水平提升计划,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三是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体系。

四是推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规范管理,引导特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很显然,这四项重点工作,哪一项都与教育装备、办学条件、教学手段密切相关。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可以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和有效服务。

如何推进基础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我在这里强调几点:

(一)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要与基础教育“争先”工作相结合。省正在研究制定《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工作方案》,明确把“教育装备和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将是推进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的重大机遇、重大举措,也是各地各校加强教育装备建设、管理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教育“争先”的督前检查和督导验收机制,加强现代化教育装备建设,特别是切实加强教育装备的管理,加强教育装备的有效应用,提高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二)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要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结合。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农村教学点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装备要做到“校校都均衡、室室都达标、人人都会用”,100%义务教育学校建成标准化学校,100%课室装配多媒体教学平台,100%教师配备教学终端,这既是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符合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尚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县(区)要加快进度,查漏补缺,达到基本均衡要求。已经通过验收的地区要逐步提高均衡化水平标准,从基本均衡达到高位优质均衡。

(三)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要与课程教学工作相结合。严格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科学建设校本课程,开齐开足课程。将实验课程、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统筹安排,将教育装备条件纳入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配套体系予以规范和落实。

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验教学与研究,加强学科实验室建设,推动教育装备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服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动教学和育人方式改革。实施实验操作考核,以实验设备使用率、实验课开出率、学生实验考核通过率等几个方面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装备应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学生考试成绩计入总分,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

充分发挥实验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和实验操作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教育装备的活力在于与学生的亲密接触。可以说,教育装备如果没有与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没有让学生用起来、动起来,装备只是摆设,作用大打折扣,那么“创强”“争先”就难于实现。

(四)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要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相结合。教育装备的管理,校长是关键;教育装备的应用,教师是关键。“十三五”时期的“强师工程”要有一定的实施途径和经费保障,有计划地把校长教育装备的管理能力、教师教育装备的应用能力、教学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培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来抓,提高中小学校长在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领导能力。

同时,全面落实《广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提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利用教育装备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推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加强教育装备工作是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教育装备工作不能自说自话搞建设、搞配备,而是要进学校、进课堂,讲应用、讲效益。

要从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教育装备与教育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以教育现代化中心工作拉动教育装备现代化,以教育装备支撑和保障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全面推进教育装备与教育现代化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开创我省基础教育装备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全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实施“广东省教育装备提升工程”,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装备均衡化、优质化和现代化发展,以基础教育装备支撑基础教育现代化,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新任务。

到2018年,全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总量显著增加,教育装备管理和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这与全省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接下来关键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措施上出实招,在执行上见成效,开创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育装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教育装备建设,实现教育装备部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基层和学校提供优质的装备服务。

省教育厅将加强教育装备工作的统筹协调、规划指导,在重大规划、项目、投入上保障教育装备纳入其中统筹安排。省教育装备中心要转变职能、转变角色、转变身份,加强政策研制、装备管理、指导服务。

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装备“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于各种原因,地方基础教育装备部门名称职责各异,多部门介入装备工作,造成多头管理、管用脱节。各地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整合教育装备工作机构和职能,为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领导保障。

(二)加大经费投入。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教育装备的投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省级教育专项资金按因素分配直接到县,完全依赖“等靠要”的财政投入难以为继,必须积极探索多渠道筹措教育装备建设经费的新机制和新路径。

一是统筹省级基础教育现代化“奖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础教育装备建设。装备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功能场室的建设,常规教学仪器、图书等方面的配置。二是县级政府教育投入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装备建设。要将教育装备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加大教育装备经费投入,这方面都有政策法规的依据,教育局要出谋划策,合理引导。

三是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一定比例用于学校装备建设。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规定的“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图书资料购置按照不少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安排”要落实到位。

各地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创强”在初次配备高峰过后装备的更新维护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教育装备的升级换代仍然要持续投入支持,予以落实。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实施意见或方案。一是把“教育装备提升工程”纳入“十三五”教育规划、“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实施方案和督导评估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项目、有经费、有步骤地推进教育装备工作。

二是把将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纳入课程教学改革、水平评估、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纳入毕业考核的范围,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三是将教师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纳入各级“强师工程”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提高培训的重要内容。从多方面加强学校教育装备应用的督导检查,促进教育装备应用常态化。

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教育装备政府采购问题。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首先是这个问题很重要。2015年教育装备政府采购工作受到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基础教育装备政府采购是县级政府主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

其次是这个问题很突出。省级政府的教育专项资金都下沉到县财政后,基层反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装备采购进展缓慢、质量欠缺、价格较贵的问题十分突出。

政府采购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的规定,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法采购,千万不要去触碰红线底线。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政府采购部门为政府采购教育装备提需求、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的采购政策和政府采购平台,有效防范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加快采购进度,提高采购质量。

同志们!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广东教育“创强”之后教育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各地党委政府实施“十三五”教育规划、推进教育发展的总抓手。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紧紧围绕基础教育现代化这一中心工作,服务教育改革开放发展的大局,以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支撑基础教育现代化,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