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独奏彝族舞曲] 刘德海彝族舞曲琵琶 吴玉霞琵琶彝族舞曲

2017-06-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刀舞曲(Sabre Dance)是哈恰图良的舞剧<加雅涅>中的一支舞曲,是描写库尔特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马刀舞曲以急板的强奏表现节奏,

马刀舞曲(Sabre Dance)是哈恰图良的舞剧《加雅涅》中的一支舞曲,是描写库尔特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马刀舞曲以急板的强奏表现节奏,中段由独奏大提琴与萨克斯管演奏,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子。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 一开始,以急板奏出热情、活泼的主要主题,节奏强烈,迅疾奔放,生动地表现了库尔特人敏捷而骠悍的性格。这一主题变化反复多遍后,出现对比鲜明的中间部主题,是由小提琴的低音部奏出的旋律,中间部重奏一遍之后,出现类似欢呼声的音响,并再现开头那英武骠悍、迅疾奔放的主题,同时还出现一呼一应的乐句,结尾的音乐十分轻巧,在音阶式下行的走句之后,以上行音调结束。创作及发展马刀舞曲作于1942年,管弦乐曲。是1939年米高扬建议,为亚美尼亚艺术季而创作的,原名为《Shchast'ye》,是“幸福”的意思。这部舞剧的胚胎后改编成这部《Gayaneh》,把剧情改写成描写亚美亚边境集体农庄工作的年轻姑娘加雅涅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的故事情节前后曾做过几次大的改动。为作曲家所作芭蕾舞剧《Gayaneh》第1幕第2场的舞曲,当阿尔缅恢复视力后,Gayaneh投入他的怀抱,村民们为他们祝福时的群舞音乐。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作者曾对舞剧的音乐和情节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只有少数群舞性质的舞曲被保留下来,本曲即其中之一。后改编为手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和木琴曲等,其中木琴曲显得异常生猛。 此剧1942年12月9日由苏联著名的舞蹈家阿妮西莫娃(Nina Anisimova)主演首演。1957年5月,在莫斯科首演时,由裴雷特妮娃重撰脚本,配乐也增至50多首。作曲家简介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1978),前苏联作曲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先在格涅辛音乐专科中学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其创作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另外,还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

他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各国经常演奏的曲目。《马刀舞曲》是哈恰图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又名《排钟》)、舞剧《加雅涅》《斯巴达克斯》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他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20世纪以后,运用这种不协和音、微分音、多调性、无调性与复节奏的诸如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爵士音乐开始被世人所聆听,当中的代表有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布索尼、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布莱兹、凯奇、哈巴、施托克豪森、格什文、拉赫玛尼诺夫、巴托克、科达伊、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与布里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