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崇禧的军事才能 (转载)

2018-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曾与友相谈国军中能征善战者,我力推白崇禧为首,李宗仁第二,其后有薛岳.卫立煌.傅作义.王耀武.孙立人.廖耀湘等人.抗战八年间最困难的时期,白崇禧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主持制定抗战计划,他屡次提出别人不及的战略思维.1 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白崇禧在会上提议:"应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

曾与友相谈国军中能征善战者,我力推白崇禧为首,李宗仁第二,其后有薛岳、卫立煌、傅作义、王耀武、孙立人、廖耀湘等人。抗战八年间最困难的时期,白崇禧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主持制定抗战计划,他屡次提出别人不及的战略思维。

1 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白崇禧在会上提议:“应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效。

”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介石所采纳,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对抗战全盘策略影响至深。李宗仁、白崇禧共同指挥徐州会战、白崇禧指挥武汉会战以及桂南会战等等会战,参与淞沪会战、南昌会战、长沙第一次会战等战役。

他常代表委员长与战区司令长官协同作战,可谓战功赫赫。刘邓大军到大别山后,国民党国防部部长白崇禧1947年11月27日兼任九江指挥部主任,指挥国军整33个旅围攻刘邓大军,大败刘邓大军,1947年11月29日刘邓大军野战军司令部向军委汇报实力统计:第一纵队23,000人;第二纵队19,000人;第三纵队24,000人;第六纵队22,000人;野战军直属队3,000人;共计91,000人

1948年2月底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后,未经补充时的实力:第1纵队15363人;第2纵队11627人;第3纵队15384人;第6纵队14280人;除去野战军直属队不计,尚存56654人。此外柳林战役第十纵队被俘的指战员就有2000余人,牺牲和受伤2000人左右。

湘赣战役白崇禧指挥所部5—6万人,巧妙摆脱林彪指挥第4野战军第12、第15兵团和第2野战军第4兵团共10个军约43万人围歼,跳出共军包围圈,湘赣战役国军损失散兵和地方部队、保安团4600余人,解放军连国军一个完整的营也没有抓住。

青树坪战役白崇禧指挥第3兵团绝地反击共军49军,使49军受到重大损失。就连《剑桥中华民国史》也高度评价白崇禧军事才能:

白崇禧是有名的战略家(注:《剑桥中华民国史》(上)650页)《The.Cambridge.History.of.China,.Vol.12:Republican.China,.1912-1949,.Part.

1》(576页);白崇禧具有军事才能并且出类拔萃(注:《剑桥中华民国史》(下)(651页)《The.Cambridge.History.of.China,.Vol.13:Republican.China.1912-1949,.Part.2》(571页)。可惜,自古以来,历史的真相被掩盖,古而有之,今亦若此。

一、白崇禧的成功

白崇禧曾统一两广,割据一方;官至参谋总长,战区司令、国防部长。辉煌半生,其如此成就有二。一是和李宗仁亲密合作,手握实力,有赖以成就之军政基石。自1923年5月李白二人彻夜长谈后,两人通力合作、患难与共、共事20多年。

在那个军阀割据,战火四起的年代,背叛成为生存的惯常手段,且有人威逼利诱屡次分化离间,二人均不为所动,在共同理想下,互相帮持,使在当时之军政舞台上有着重要位置。二是白自有军事天才和“造英雄之时势”,其在那个战火四起的时代,白机遇甚好,军事天才得以充分展现。

白崇禧用兵攻则善于迂回、守则攻势防御和计谋多,包抄威胁敌侧翼后方,至敌溃败。究起原因,乃人性所致。奋勇杀敌,却突然被断了后路,侧翼受威胁,谁还能不分心,不虚怕;在此情形下,败退是个明智的选择,面对背后受敌,能安心不慌,是非易事。

士兵思想稳定、军官指挥坚定还必须有政治思想工作保证。白崇禧多谋善断,胆识超人,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他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 小诸葛”等雅号,甚至日本报纸也称白崇禧为“战神”。

二、白崇禧的失败

李、白二人政治上的权术永远不是蒋介石的对手。李、白拥兵三度逼蒋下野,均让蒋重新复位,蒋之权术之高明,李、白二人远不及也。蒋对白崇禧,需要时候,亲热有加,利用其军事才能以及和李宗仁等关系牵制桂系;不用之时,弃之一旁,打击报复。

三、白崇禧的军事生涯

白崇禧在1940年以前,军事才能多有展示,1940年以后则作为与军事才能不匹配。原因很是简单。他的前半生是和李宗仁合作横扫两广,参与北伐和抗战,虽创业艰难,有自己的战略和指挥权,他的军事天才展现的淋漓尽致,北伐建功,高升为蒋的参谋长。1940年以后则在蒋的左右挚跘下,无法依据自己意图组织指挥作战,空有高职,却无实为。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人。中国国民党军事家、战略家、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7~1926年任桂军连长、营长、统领、广西讨贼军参谋长、定桂讨贼军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

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1927年1月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 10月任西征军第3路前敌总指挥,5月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

抗战八年,白崇禧担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提出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白崇禧协助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白崇禧代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武汉会战。白崇禧任桂林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三、第四、第九战区对日军作战。白崇禧指挥桂南会战,取得了昆仑关战役的胜利。还参与淞沪会战、南昌会战、长沙第一次会战等战役,1946年5月任国防部部长, 1947年11月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挥所主任围攻大别山刘邓大军,大败刘邓大军,1948年6月任华中“剿总”总司令,指挥豫西战役、湘赣战役、青树坪战役等等,1949年所部在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中被歼,12月由海南岛去台湾。

著有:《三自三寓政策》、《国民兵之建设教育》、《军事抗战与政治抗战》、《全面战争与全面战术》、《游击战纲要》、《抗战中敌我战法之演变》、《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