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与“古人”一起真诚地面对你

2017-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未都,人称"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誉;2008年,继易中天.于丹之后,他走上"百家讲坛",成为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很多人认为马未

马未都,人称“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誉;2008年,继易中天、于丹之后,他走上“百家讲坛”,成为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很多人认为马未都今天的成就源于昔日的好眼光,其实不然,在马未都看来,今天的事业完全拜过去的“不务正业”所赐,正是因为当年的“执迷”,才有如今的“有悟”;并把这“悟”通过他的私人博物馆、著书和百家讲坛,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热爱收藏的人们。近日,他的新书《醉文明3:收藏马未都》的电子书首发,向读者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收藏的不只是文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生智慧。

这是马未都以自己的传奇经历和近30年的收藏经验打造的图书系列,日前,《醉文明3:收藏马未都》的电子书已首发。这本马未都最新出炉的收藏知识文化读本,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介绍了50件宝物涉及的历史知识、民俗文化,让人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全书分为瓷器篇、家具篇、玉器和漆器篇、以及杂项篇四个大类,向读者展示了近50种风格各异、极具收藏价值的宝物,生动地讲述了这些经历上百年历史的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

马未都,祖籍山东荣成, 收藏专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收藏之旅,至今个人藏品已有数千件(套)。1996年,他做出了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现任馆长,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1976年,“***”结束的时候,马未都21岁,正处在精力充沛、热情、好奇的年纪,但他跟城市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成了一名工人,那个时候没有大学生,也没有年轻的国家干部。

但他跟大家又有点不一样,别人下了班或者休假的时候,会结伴看看电影、逛逛街,他却更喜欢一个人去淘各种老玩意儿,鼻烟壶、手炉、瓷罐或者小玉牌等等,只要是老的东西,他都喜欢,看见了就拔不动腿了。

马未都的父亲是军人,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学识渊博,周围也没有其他人对他影响深刻,他就是喜欢那些东西。他觉得那些东西走过了几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还留在这个世上,又与他见面,这件事情很奇妙;他又天生好奇,喜欢刨根问底,见到任何东西都会习惯性地去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个杯子,为什么有把手呢?把手是为了防烫,也是为了好拿,可是,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把手的呢?

带着疑问,他会去仔细琢磨,去看书,去问懂行的人,如圈里的史树青、王世襄等人,“凡是专家我都去找他们聊。”等到豁然开朗的时候,就一个人偷着乐。

但是,收藏这些玩意儿,在当时有点不务正业,因为挣的那点工资都被他买“玩儿”的东西了,但是他身不由己,看到喜欢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就很难受,有的时候,他没有能力把它们带回家,就一趟趟地去别人家里过眼瘾。好在,父母的收入在当时还算是比较高,每个月也有近200块的工资,所以,并不需要他来养家,对他也不太干涉,由着他的性子“玩儿”。

1981年,马未都的人生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发表在当时发行量500万份的《中国青年报》上,而且整整占了一个版面,这使马未都一夜之间成了有名的作家。

紧接着,出了名的马未都又迎来了另一件喜事一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聘用书。他的才华受到了出版社领导的关注,并被作为人才引进。马未都一下子从工人变成了有身份、有地位、收入又高的编辑。

从那以后,1981年~1990年,马未都在人生的黄金时期25岁~35岁,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好编辑。著名作家苏童、刘震云的稿子都是他开封阅读后,放到了主编的桌案上。马未都说:“现在我也可以跟任何人说,我是出版社最称职的编辑。”

成了著名作家,又有了让人羡慕的编辑工作,一般人会按照初级、中级再到编审的台阶,一步步地规划自己的“事业”。但是,马未都却没想那么多,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但是,兴趣也不能丢。而且因为这个时候有稿费了,他可以“玩儿”的空间就更大了。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后,当周围的朋友们努力在攒钱买电视机、录像机的时候,马未都却仍在为那些古老的玩意儿“执迷不悟”。不过,按照1982年的国家规定,对个人收藏而言,政策环境并不太理想。

但另一方面,北京有700余年的建都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在那些四合院和胡同里保留着很多祖传的宝贝,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形成了天坛、北海等几个集中的交易场地,这些地方就成了青年马未都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马未都说,当时他30岁左右,那时真品都少人问津,就没有人会费心劳力地去作假。而当时的价格,用今天的眼光看,却是天天在捡漏。1987年,琉璃厂虹光阁里有一个雍正官窑的盘子,不到500块,但是今天,这样的一个盘子拍卖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都已经不算新闻了。就这样,马未都走在其他人的前面,从各个地摊上收藏来了今天博物馆里大多数宝贝,用价值连城来形容应该也不为过,他从中发大财了。

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马未都辞掉了金饭碗,游入商海。人生会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他觉得经过十年的朝夕相处,原本喜爱的文学变得魅力不足。他先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影视,后来也策划做过一个文化公司,都有一些名气但也不是特别地成功,有些不温不火。不过,他的业余爱好到现在还是没有修成正果。期间,虽然他也策划过一个古董市场,但是因为招商问题,最后只能流变成一个服装市场。

古董成为事业,是从1996年才开始的。这一年,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走入公众视野,马未都的身份也就正式转变为馆长。

其实,从1992年开始做展览起,马未都就想做私人博物馆,他觉得自己的这些宝贝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是一大乐事。当时,他也知道即便是国家博物馆,经营状况也不景气,周围也有不少人劝他不要去碰这个钉子,但是,文人身上的那种冲动和热情,还是让他义无反顾地上路了。

四年后,他终于拿到了中国的第一块私人博物馆的经营证,在琉璃厂热闹地开户待客。在观复博物馆里,有一张被马未都命名为《我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你们面前》的照片,大概很能表达出马未都此时的理想。现在,观复博物馆不仅是十大私人博物馆之一,而且在杭州和厦门设立分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但是,不管是中国第一家,还是两家分馆的灿烂光芒,其背后都面临着经营和维持的艰难事实,在当下中国,仅仅依靠门票去维持一个博物馆的生存基本上属于异想天开。马未都凭借着一腔热血、要做“收藏界的希望小学”的美好愿望,碰上了最根本的经济问题。但他不能就此放弃,已经年逾半百,让他放弃年少时就喜爱的古玩,这是不可能的,那又该怎么“上”呢?还是从国外读书回来的儿子给了他启发:创立博物馆理事制度。

2005年,观复博物馆开始实行理事制度,由董事会承担博物馆的盈亏经营,而诸位理事成为董事会的协助力量,这为博物馆的经营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但是,马未都对私人博物馆的探索还没有到此为止,他又开始了博物馆的冠名权。如今,家具馆、油画馆和工艺馆等已经先后获得了冠名权,又可以部分地解决博物馆的资金问题。

如今的观复博物馆应该是比较平稳地发展着。马未都说,自己也有些岁数了,年轻的时候,每次见了古玩都像初恋的那种美妙感觉已经没有了,现在看待任何事情都平和了,只是希望能够摸索出一套博物馆的完善制度,动员社会力量把博物馆做好,为社会做点善事,也就足够了。

马未都曾说:“我在出版社工作第一”,“在文学界,我肯定是权威”,“我各个门类都熟,中国没有一个人比我熟,任何一个专项的专家过来,我都可以与他平等地对话”,但是,讲到让他风光无限的《百家讲坛》,他也会很平和地说,“这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学问,有些东西也是作秀,临时吊书袋子,不过系统地说一说,能够逼着自己整理一下”。另外,马未都的界内学者和行业商人的身份似乎也是一些关心他的人争论的问题。

但是,不管马未都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些发生过的事实就是: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收藏,一直到80年代末,他的收藏就源于他对它们的单纯的本能喜爱;他从1996年开创博物馆至今,艰难地维持着并不断地探索发展,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保护、发扬光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有人说,马未都讲收藏,观众读者感受到的是中国的文明史,不知道这是不是歪打正着,其结果是让很多看不懂收藏的人对此发生了兴趣,这是他的博物馆、讲坛和所著书藉“火”的原因,但我们更愿意把这看作是一项功德。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