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载得动多少民意期待?

2018-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们渴望留下的,也许并不是一个耿彦波,而是一个有延续性的政策,有激情的工作方式,以及有希望的未来."造城市长"耿彦波作别大同,去山西省会太原赴任.当日大同部分市民却在市政府门前打起了标语.旗号,挽留耿彦波.众多视频和照片显示,寒风中一些大同市民下跪,一些市民甚至还组织签名,希望能挽留这位市长,这些举动一直持续多日.这种场景在古代常有发生,一些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好官员离任,百姓们都会送上万民伞甚至写挽留信,希望他留任.但后来,好名者.庸碌者甚至贪腐者也原样学下,搞成一场自编自演的常例.但

人们渴望留下的,也许并不是一个耿彦波,而是一个有延续性的政策,有激情的工作方式,以及有希望的未来。

“造城市长”耿彦波作别大同,去山西省会太原赴任。当日大同部分市民却在市政府门前打起了标语、旗号,挽留耿彦波。众多视频和照片显示,寒风中一些大同市民下跪,一些市民甚至还组织签名,希望能挽留这位市长,这些举动一直持续多日。

这种场景在古代常有发生,一些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好官员离任,百姓们都会送上万民伞甚至写挽留信,希望他留任。但后来,好名者、庸碌者甚至贪腐者也原样学下,搞成一场自编自演的常例。但在当下,这样的场面并不多见,如同一位网友在跟帖中说的那样,我们这里,四年换了三任领导,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

当下的人们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对官员去留的关注,已不像以往那么认真了。当然,在当下的社会状况中,能承受得起这份“挂念”的官员,也未必就多。

耿彦波的受关注和被挽留,很大程度上,与他这些年一直致力投入的“城市建设”有关。当然,如果仅此而已,那还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在当下的中国,哪个城市的市长,又没有把最大量的精力用到城市建设当中去呢?为什么独耿彦波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呢?

细读近年来有关耿彦波的相关报道,从中可以找出他受到民众挽留的种种蛛丝马迹。这其中包括目前众多媒体和评论所指的市民们(特别是拆迁后未返迁的)害怕拆迁政策因市长调走而发生改变。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在挽留他的人群中,人们最多的表情,不是忧和惧,而是热忱与激动。

有人曾说,耿彦波这位知识型且富有个性的官员将大同这座城市的激情给点燃了。大同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曾经的骄傲与沦落,作为拥有众多世界级旅游宝藏却被人称作“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的记忆,都深深地刺激着每一个市民。

这些不愉悦的感受,都被耿彦波作为燃料,点亮成为熊熊的火势,让很多人都看到了通往改变的希望。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市民甚至在没有得到新的居所之时,便积极地迁出了自己老房的真正原因。当然,这不是鼓噪的宣传说词的效果,而是耿彦波“在工地多过在办公室”“重手出击拆掉某些官员的违章商铺”等一系列实实在在工作的结果;也是他在“挨一时骂”与“挨千秋骂”之间做出选择的结果。

人们对他和他的理想,都信了。虽然,有关他的争议也一直没有断过。

耿彦波在大同的种种作为,在未来不短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效果,而随着他的离开,增加了巨大的可变因素。人们渴望留下的,也许并不是一个耿彦波,而是一个有延续性的政策,有激情的工作方式,以及有希望的未来。这事,说难说简单,都不容易。而将一个地方未来的前途与希望,系于某个干部一身的制度本身,难道没有更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