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书法 张灵甫:儒将奇才 书法雄豪

2018-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今两岸关系日趋正常化,在确定国民政府的军队是抗日主力军的前提下,也应该彻底还原张灵甫先生真实的历史形象了.在中华五千年的神传文化中,有"兵争天下.王者治国"之

当今两岸关系日趋正常化,在确定国民政府的军队是抗日主力军的前提下,也应该彻底还原张灵甫先生真实的历史形象了。在中华五千年的神传文化中,有“兵争天下、王者治国”之理,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有武灵下世助其打江山,创造一系列神传文化中千古流传的佳话,有智勇双全、有荡气回肠、有悲呛壮烈,不一而论。

人们茶余饭后谈起这些武灵,都好象唤起了心灵深处的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下子仿佛自己正亲身驰骋在疆场。也许,在那世世代代的轮回转世中,你就是那当年著名的大将、勇者,一世的智勇、大胜、凯旋、壮烈成仁换来后世代代相随的潜意识、显意识有意无意的回味,有意无意的骄傲,有意无意的自豪,有意无意的觉得自己真的堂堂正正的很是个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立足的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张灵甫先生就是一个武灵下世,一个堂堂正正的钟爱中华社稷的中国人。

张灵甫又名宗灵,字灵甫。其父张鸿恩,个子超过一米九,比一米八几的张灵甫还高上一截,被村里人称为“张大汉”。张家几代务农,据说张鸿恩非常勤快,常常是全村第一个起早拾粪的人。

   张灵甫很小的时候,也常帮着家里干农活。 少年张灵甫痴迷书法,在长安中学念书时常步行十余里到西安文庙研习。那时的张灵甫最喜欢书写《正气歌》、《满江红》,常常贴得一屋子都是。有一次他在碑林习字,不想巧遇正在关中书院授课的于右任,于右任看过张灵甫的字,深为喜爱,连称人才难得。而这次相识,也为张灵甫日后入黄埔,进而成为蒋介石嫡系将领,埋下了伏笔。 

    拿着于右任写的便条,1926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次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有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这些日后在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大人物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抛开国共两党政治问题不谈,但要谈及张灵甫的文化与书法素养,那就非常大书特书了!

     我们推究张灵甫所处的年代,时处中华民国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诸如康有为、沈曾植、李瑞清、于右任、王世镗、郑孝胥等等一大批书法文化名家。这一时期的书法承袭清末碑学之绪,以势为尚,变古为新,南北兼收,碑帖互用。

王朝宾先生在其《尚势出新的民国书法》一文中称,“清中、晚期,碑学大昌,与帖学俨然壁垒。然六朝碑版无行草书。进入民国之后,时事多变,思想活跃,学人多不规矩于波磔界格,行书书写便宜,应用广泛,资质优雅,抒情达意,世人多好,碑学家亦难违拗。

故民国书家多长在行书,纳碑版笔势于行草书之中,行书继明末之后再放异彩。”由此不难看出张灵甫行书与碑版互融的渊源所在。

作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以及取得“为五百年来所难得”成就的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对近现代中国书法影响甚远,其仰慕者、追随者众多。张灵甫显然得益于于右任先生的影响和指授,在北碑书法和于右任书法的学习上下过很深的功夫。这从“雄词秀语”对联不难看出。愚以为,学于右任书法最肖者,唯张灵甫一人而已。其肖,在面目、在风神、在气骨,非其人不能为也。

   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其触动人心的生命力,不只在线条、构成和风格,更重要的是形式与内容、物质与精神的完美融合。王右军《兰亭序》,不止是天下第一行书,还是一篇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感喟的旷世美文。

“兰亭而后,惟此为高”的颜真卿《祭侄文稿》,观其文其书,悲愤交加、正义凛凛之气势不可遏。正如黄山谷所云:“鲁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文书俱佳,当是书法作品的极则。

观张灵甫《我辉煌将士书》和《绝笔书》两件手书作品,实出于功用,无意于书,然注思为文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得其工之妙。其《我辉煌将士书》,文曰:“我辉煌将士们,淮阴之战,关系极重,必先下破釜沉舟之决心,然后才能得到扫六犁庭之战果。

这一盘棋,我们千万输不得。不要忘记了,我们是攻击军,我们曾得有辉煌之军誉,更不要忘记我们是王佐公一手训练之部队。望各奋勉,毋遗国羞”。一文武兼备、为国尽忠之将才形象婉在眼前。

再看其临终绝笔:“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仁杰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

读来令人动容,万千感慨。还有一件给其家兄的信,真迹未见,其文如下:“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其文大意与绝笔书内容相类。观其书,读其文,追其人,慕其才,莫不慨叹。如此英豪,古今少有。

    张灵甫先生乃博学多识、有勇有谋之将才,对军事战略有着精湛的素养。曾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众多文章,将军堪称中国第一职业军人。

单从书法的角度来评价,无异于管中窥豹。于张灵甫,书法虽为爱好,实为余事。据《张灵甫将军碑》载,其“生平崇尚文山公之气节,且博学多才,通经晓史,尤精兵法。

战闲休整,或向下属讲解用兵韬略,或则游历山川,临池泼墨。”尽管目前世人多只知张灵甫其人、其事而不知其书,况且能够见到的书迹极为有限,然仅现存的寥寥数件,亦足以看出其在书法上所取得的成就。若非44岁英年早殒,单就书法而言,必成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