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中:大同市民跪不回市长耿彦波

2018-0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古方志里,常常可以看到百姓泪送循吏官离任的记载.人心亦古矣,今又见百姓自发挽留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在一个逢官必唾弃,一说到体制内体制外就说臭的中国当下政治生态,

在古方志里,常常可以看到百姓泪送循吏官离任的记载。

人心亦古矣,今又见百姓自发挽留大同市市长耿彦波。

在一个逢官必唾弃,一说到体制内体制外就说臭的中国当下政治生态,这是新闻。

整个正月群众自发通上上街、签名连续数天挽留,这就是特大新闻。

在有点请愿味道的挽留现场,不少群众跪求挽留,这就是特大新闻中的旧闻。

耿彦波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爱戴?

从一些报道来看,耿市长与其他市长一样,也会因为发展要拆迁。但耿市长的拆迁非但老百姓不反感而且积极支持。在一些报道看到,耿市长为了打造大同这个文化名城进行有序的,建设性的拆迁,而不是盲目的,纯商业利益的拆迁。这种拆迁,将现有的官场利益与群众利益,找到了共赢点。

从大同调至太原后,耿市长仍保持了他在大同的作风,春节期间下基层搞社调,让一向假日休假的当地媒体过不好年,忙着到现场。这种把办公地点放在基层,放在现场的官员,群众没有理由不爱戴。

从这可以看到,中国公众是最能感恩的群体,并非逢官必唾弃,也不是见到体制内的人就说臭。这也反证:你当了官,并非就走在一条被人民群众唾弃的路上了,你进入了体制就不是成了一个上下臭气熏天的人了。我们的体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体制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但这不是你成为劣币的理由。

大同市民连续数天上街“请愿”(姑且用这个词)。这实属正常中的不正常。之所以正常,那是群众挽留之情的急切。之所以不正常,那是说明群众害怕耿市长的继任,会像其他官员那样,把大同的一草一木,一纸公文都成为私产,恶性的拿去寻租,祸害百姓。

因为耿市长这类官太少,所以他们不自觉地用全国大大小小贪官污吏去比对继任者。这对继任者来说,本来是不公的。但,耿市长只有一个,举目望去,群众似乎不相信继任者会是耿市长第二。

前不久社科院出台的中国人的信任调查显示,中国人之间的信任不超过30%。如果再做一个关于群众对官员的信任调查,我想不会超过10%。在这种官民生态下,继任者躺枪就成了不正常的常事了。

自由民主派肯定会对群众跪留耿市长报以鄙夷目光。我本人也反感跪着闹革命,跪着乞食,跪着感恩。面对中国人的跪,总是矛盾着。我们常不屑,但又深表同情。群众明知跪不回一个包青天,为什么要跪?无奈罢了。他们不可能去抢回一个包青天,中国直选没有到地级市,更不可能马上直选出耿市长第二。

令人悲摧的是,大同市民跪不回一个耿市长也罢,以当下官方的历史叙事法,万人跪留耿市长之事实,也很难在方志里记载了。延续了千多年的历史叙述法,在当下已经成为封建糟粕,方志中再也没有循吏、酷吏之分。古人云,春秋出佞臣贼子惧。刘少奇曾说,死那么多人,要上书的。如果我们的官场流行不怕上书,连这个官场基准线都没有了,耿市长越来越少,群众无奈下跪的原因,也就找到了部分答案。

近年来,山西的官场多被人诟病,其实山西的官也不全是贪官、昏官、恶官。2000年当吕日周出任山西长冶市委书记上任第三天,把《长治日报》报社领导和要闻部主任叫到了他的办公室,“我希望你们能在舆论监督上多下些功夫。

现在长治不是好得不行,而是问题太多,这么多问题,不找出来怎么行?老是捂着盖着能解决问题吗?要加强舆论监督!”那一年,长冶的媒体成为中国的一大亮点。当然,当他离开长冶后,长冶的媒体不再尖锐了。

耿市长、吕书记,改变不了当下吏治,群众就是连跪一年,也跪不出一个新吏治。

那需要什么?其实大家都自己知道,就是不说。因为说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