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钱穆 钱穆和钱伟长 钱伟长和钱学森的关系 钱学森老婆情史

2017-05-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钱伟长的妥协与无奈丨<愚公移山>之<钱教授>解读在<愚公移山>的<钱教授>(亦被误译为"<秦教授>")一章中,摄制组在北京清华大学采访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

钱伟长的妥协与无奈丨《愚公移山》之《钱教授》解读

在《愚公移山》的《钱教授》(亦被误译为“《秦教授》”)一章中,摄制组在北京清华大学采访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 钱伟长是江苏无锡人。早年留学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在在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从事航空太空领域的研究工作。

于1946年5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创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1957年1月发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反对苏联教育体制中的一些工作思路,提倡理工合校,重视基础学科,在清华大学内引发三个月的大讨论,并最终在反右中被划为右派分子,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万能科学家,停止一切工作。

之后在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钱伟长被强制劳动改造,但其间他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 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文革后期,钱伟长住在北

京清华大学校园内。看起来干净整洁,书柜摆满了书。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的模样。看起来,似乎钱老在文革“抄家”潮中受到的冲击并不大。不知是否为拍摄特意布置过。 钱伟长教授与家人在书房兼会客室接受采访与拍摄。气氛自然而和谐。

但是,这部短片的主旨是为了表现像钱伟长这样的知识分子,如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改造自己“迂腐”的旧思想,迎接吸收“文革”新思想的。通过回忆与对比,采访对象检讨自己过去思想的落后,表示积极学习,融入新社会。

赞扬文化大革命和新思潮的正确。因此,现在看来,这部短片展现出像钱伟长这样的知识分子,虽然受到冲击,仍要在外国人摄像机面前表现得谈笑风生的样子。想必钱教授心里应该也是颇为尴尬和无奈的吧。 在《钱教授》篇章开头介绍钱伟长有留洋经历,受到西方教育。

因此,短片开头部分有意地将钱伟长的西方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教育体系作比较,以达到贬低前者,褒扬后者的目的。说起过去的钱伟长,钱夫人孔祥瑛说:“他过去呀,一支笔,一本书,他就过这样的生活,也不关心别的。”钱伟长女儿

(片中未说是长女钱开来还是次女钱歌放)也补充说:“过去我爸他在家里什么事也不管。”以此树立起一个“老学究”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也是“反右”及文革期间对知识分子普遍的批判道理之意,说他们只顾看书不顾当前实践。

谈起办学和讲课经验,钱伟长说: “我过去一直是拿美国式的教育为中国式的教育作为一个好的典型。因此我觉得要办好一个学校,就是要办得和苏联美国的大学一样。他们的特点就是:教授说了算。我以为,我是教自然科学的,在美国也是这样教的,在苏联也是这样教的。

在中国为什么不能这样教呢?” “我们过去啊只是把知识作为商品贩卖给学生,学生吸收进去多少我就不管了。我可以一堂课讲下来,讲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理解。” “我是教自然科学的,我的世界观指导我怎么解决问题。

比如说,我把理论总是放在前面,强调理论,认为实践不是很重要。” “我跟学生说你们跟我做研究,别的我不敢讲,评论文肯定保证是好的。” 其实钱伟长教授的这套教学方法,不正是现在大学课堂里常见的吗?老师只顾在讲台上讲课。

至于学生在下面干什么,听讲还是看书、玩手机,或者睡觉,一般老师都是不管的,即使管也管不过来,全凭学生自觉。最后结课时,要么以考试,要么以论文评成绩。

至于学生想多学些东西,那就要课余时间请教老师,自己钻研了。半个世纪过去,这套教学方法,依旧是中国大学主流。 那么,钱伟长在文革期间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呢? 钱教授说: “群众经过了毛主席的思想教育,他们觉得我难相处,因此我变成学校公开的老顽固了。

虽然没有当面跟我讲,背后说我是老顽固。我就是这样在学校过了20年。” “在国外的大学,我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是在我们这个国家,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

因此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发生了一种爆发,一天内就在我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我开门出来一看,全是大字报。里头是什么东西?一看,全是我哪月哪天,跟哪位同学上课讲的话。我在课堂上教学,必然会有争论啊!” “后来就是(红卫兵)他们到我家里来,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