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铁梅简历 京剧演员梅葆玥 董文华[京剧演员] 简历

2017-05-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董文华,男,京剧武生.河北省霸州市人.出生于1938年10月,农历戊寅年;逝世于2008年11月3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初六日,凌晨.出身梨园世

董文华,男,京剧武生。河北省霸州市人。出生于1938年10月,农历戊寅年;逝世于2008年11月3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初六日,凌晨。

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随父辈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8岁登台演出,13岁挑班巡演于燕赵大地,1957年拜李少春为师,1981年拜李万春为师并得到诸多前辈名家的指点。他唱、念、做、打技艺全面,在六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以文武兼备、戏路宽广著称。

他主工武生、文武老生,老生和红生戏也很见功力,而猴戏则一直是他的专长。他博采众家之长,在学习李少春、李万春老师的基础上兼蓄别派特长,并结合本人特点,融会贯通,独具特色。他文戏韵味醇厚,武戏功底扎实,红生稳健凝重,猴戏活泼可爱,颇受广大观众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誉为“美猴王”。

1955年主演《水帘洞》获北京市戏曲展览奖;1956年调北京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同年获河北省汇演演出奖,修改、主演《快活林》;1975年创作现代戏《运马路上》任导演、主演,全国电视转播该剧并普及到各剧种演出;1978年移植主演《三打白骨精》,演出一百多场,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1981年参加拍摄由中国新闻社与香港合拍故事影片《人猴》。

1987年随天津青年京剧团赴香港参加地方戏曲展,演出并参加香港联合交易所成立一周年纪念演出《水帘洞》,获银盘奖励。

1990、1995年随天津青年京剧团赴香港演出任艺术指导,亲自传授全部《美猴王》获广大观众好评。同年随中国京剧艺术团赴香港参加“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演出。1994年随北京京剧院赴香港参加“第二届神州艺术节及纪念梅兰芳一百周年”演出,均誉满香江。1997年随中国京剧艺术团赴香港“庆回归(七一)香港大型活动”颁与《感谢状》。

其女董圆圆,梅葆玖弟子,为梅派优秀传人。

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天津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剧协理事,天津京剧基金会副会长。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国家一级演员。

剧目有: 《铡美案》(王海波,于魁智,尚明珠) 《红鬃烈马》(于魁智,许嘉宝等) 《四郎探母·交令出关》(于魁智等) 《徐母训子》(王晶华,于魁智) 《文昭关》(于魁智) 《打金砖》(于魁智) 《群借华》(张学津,孙岳,叶少兰,景荣庆) 《穆桂英挂帅》(梅葆玖) 《玉堂春》(李世济) 《霸王别姬》(郭小庄,景荣庆) 《淮河营》(张学津) 《黄金台》(马长礼) 《借扇》(董文华) 《洪羊洞》(孙岳) 《红娘》(孙毓敏) 《红楼二尤》(孙毓敏) 《金玉奴》(孙毓敏) 《霍小玉》(孙毓敏)等。

1992年2月4日,农历壬申年正月初一日:1992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1992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晚会以“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倾问,国家级的规格。其鲜明的主题、深遂的文化内涵、高雅的艺术品位对引导广大观众的欣赏走向、提高审美情趣和净化文艺舞台,起着其他任何晚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晚会戏曲、曲艺类节目有: 5.京剧《十八罗汉斗悟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董文华等) 6.《文华荟萃》戏曲联唱(均由文华奖获奖演员表演): 豫剧《牡丹小唱》选段(河南省豫剧院李金枝) 沪剧《明月照母心》选段(上海沪剧院陈瑜) 湘剧《郭亮》选段(湖南省湘剧院王永亮) 龙江剧《荒唐宝玉》选段(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团白淑贤) 晋剧《闺剧》选段(陕西省晋剧院青年团杨爱莲) 赣剧《梁祝姻缘》选段(江西省赣剧院涂玲慧) 黄龙戏《骑上黄龙飞上天》(吉林省农安县黄龙戏剧团雷霆) 梨园群英京剧流派唱腔选段 20.

《宫门带》选段(言兴朋) 21.《姚期》选段(孟广禄) 22.《女起解》选段(李世济) 23.

《甘露寺》(张学津) 24.《太真外传》(梅葆玖) 百花争艳越剧联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32.《孔雀东南飞》选段(何赛飞) 33.《杨乃武与小白菜》选段(陶慧敏) 34.《西厢记》选段(茅威涛) 35.

《红楼梦》选段(邵雁,江瑶,夏赛丽,陈辉玲,颜恝,朱丹萍) 37.京剧《将相和》挡道(一折)(北京西城区春芽京剧团:朱章光[9岁],蔡可欣[11岁]) 43.京韵大鼓《金门潮》(骆玉笙) 44.

曲艺联唱《观花灯》(中国北方曲艺学校) 46.京剧交响合唱毛泽东词《咏梅》(中央乐团演奏合唱,秋里指挥,张克瑶扮演毛泽东,李维康、杨春霞、刘长瑜、杨淑蕊演唱) 1994年4月29日,农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举行 上海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于4月29日至5月5日举行。

上海的尚长荣、李炳淑、汪正华、王正屏、夏慧华、艾世菊、蔡正仁、方小亚、王梦云、奚中路、史敏、李军,来自京津等地的梅葆玖、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孙毓敏、杨春霞、叶少兰、刘长瑜、张春华、赵麟童、王晶华、李庆春、梅葆玥、李长春、董文华、寇春华、王立军和香港票友金如新、钱江、李尤婉云、李和声、谢许萍苏等参加演出。

1995年5月5日,农历乙亥年四月初六日:上海京剧院建院四十周年暨逸夫舞台开台一周年庆贺演出举行 5月5日至5月15日,上海京剧院建院40周年、逸夫舞台开台1周年庆贺演出在逸夫舞台举行。

特邀谭元寿、马长礼、小王桂卿、宋长荣、张火丁、叶少兰、刘长瑜、赵麟童、李尤婉云、陈少云、董文华、王梦云、马博敏、秦雪玲、董翠娜、叶江翔、史红梅、朱锦华等合作演出《女杀四门》、《刺虎》、《坐楼杀惜》、《明末遗恨》、《打严嵩》、《失子惊疯》、《荒山泪》、《红娘》、《谢瑶环》、《穆桂英挂帅》等,及《白蛇传》、《曹操与杨修》、《盘丝洞》。

另有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学生汇报公演。共12场。

2003年4月8日,农历癸未年三月初七日:纪念张世麟逝世七周年武戏发展座谈会举行 天津京剧院、天津艺术研究所召集部分专家和著名京剧武生演员座谈,纪念天津京剧武生大家张世麟逝世七周年,并探讨津门武戏的振兴繁荣之路。

李荣威、董文华、马少良、高长德、陈绍武、刘连群、刘琦、张幼麟、王平、董玉杰、闫邦建等认为:天津武戏演员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自身特色,打出天津这一京剧发祥地的优势。会上,大家决定策划出一次高水平的津门武生大会。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序曲《大拜年》(邓沐玮、朱强、李洁、于兰) 一. 百花争艳 京剧《兵圣孙武》(于魁智) 京剧《锁麟囊》(迟小秋) 京剧《赤桑镇》(孟广禄、袁慧琴) 京剧《麻姑献寿》(李胜素) 金猴闹春(六小龄童、董文华、李阳鸣、马德华) 黄梅戏《采莲》(韩再芬) 越剧《盘妻》(萧雅、吴海丽) 川剧《白蛇传》(刘萍、孙勇波) 晋剧《打金枝》(崔建华) 昆曲《钗钏记》(史红梅、雷玲) 秦腔《郑瑛娇》(齐爱云) 豫剧《穆桂英挂帅》(马金凤携一组少儿演员) 戏舞《刀马旦》(孙明珠、李静文、苗杰、黄雨晴、王春燕等三个武旦,张春红、保定戏校等) 二.

流派纷呈 京剧《西厢记》(赵秀君) 京剧《卖水》(耿巧云、管波) 京剧《珠帘寨》(张建国、王珮瑜) 京剧《淮河营》(马长礼、杜镇杰) 京剧《定军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三、以戏会友 票友:林琳、周星灿、李佩青、裘芸和两个洋票友 演员:杨春霞、王艳、包飞、姜亦珊、程联群 《年歌》:南京空军小百灵、包头艺校 四.

新戏连台 京剧《杜十娘》(张慧芳、靳学斌) 京剧《宰相刘罗锅》(陈少云、董圆圆) 京剧《蔡文姬》(王蓉蓉) 京剧《图兰朵公主》(黄炳强、邓敏) 河北梆子《洪湖赤卫队》(彭蕙蘅、刘志欣、刘凤香) 京剧《江姐》(张火丁) 京剧《智取威虎山》(李军) 五.

庙会采风 朱世慧、金不换、郑岩、张寄蝶等名丑串场,主持人孙晓梅、鞠萍、周涛参与(“剪花天使”樊晓梅剪纸艺术现场展示) 二人台丑婆子:武利平 山东柳子花旦:陈媛、西北老包:范云海 高甲丑婆子二人 拉场戏(吉林市歌舞团)群体:《双回门》 六.

南北飞虹 龙江剧《荒唐宝玉》(白淑贤) 广东汉剧《柳如是》(李仙花) 歌仔戏《厦门新娘》 广东粤剧《范蠡访西施》(丁凡) 越剧《九斤姑娘》(周奇、陈明水) 川剧《别洞观景》(沈铁梅) 评剧《喜迎春》(谷文月、曾昭娟、刘慧欣) 七.

名家名段 京剧《痴梦》(王桂荣) 京剧《野猪林》(杨赤) 京剧《赤壁之战·壮别》(李宏图) 京剧《武家坡》(张克、李海燕) 昆曲《华容道》(侯少奎) 京剧《坐宫》(李维康、耿其昌) 尾声《戏魂》:尚长荣、关栋天、刘桂娟、李佩红 2004年10月30日,农历甲申年九月十七日:纪念白玉昆诞辰110周年演出第二场 由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文化局、北洋大戏院、《济南时报》等单位共同举办、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白玉昆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演出第二场在铁路文化宫举行。

演出剧目 《刺巴杰》 《走麦城》(李玉声、董文华、王立军、奚中路分饰关羽) 2005年9月13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初十日,19时30分:第一季《中国失传京剧大考工程》演出第一场 由香港京剧艺术团、长安大戏院、中国文联中联影视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失传京剧大考工程》将首次亮相京城舞台。

该工程旨在抢救、挖掘、整理一批失传京剧名剧,并在演出同时录像,建立资料库。工程负责人、剧目主演为朱啸风,演出艺术顾问为天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董文华。

计划于每季公演一次。 首次恢复四出戏,都是因为难度大、技巧高而濒临失传。 演出剧目 全本《八蜡庙》(周龙,马玉璋,张幼麟,丁晨元) 全本《逍遥津》(朱啸风,韩巨明,贾劲松) 2005年9月14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一日,19时30分:第一季《中国失传京剧大考工程》演出第二场 由香港京剧艺术团、长安大戏院、中国文联中联影视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失传京剧大考工程》将首次亮相京城舞台。

该工程旨在抢救、挖掘、整理一批失传京剧名剧,并在演出同时录像,建立资料库。

工程负责人、剧目主演为朱啸风,演出艺术顾问为天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董文华。计划于每季公演一次。 首次恢复四出戏,都是因为难度大、技巧高而濒临失传。 演出剧目 全本《百凉楼》(马玉璋,周龙,韩巨明,王旭,丁晨元) 全本《戏迷传》(朱啸风,张永生,朱锦华,马玉璋,周龙,黄炳强,舒桐,贾劲松,王旭,丁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