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骆宾王咏雪赏析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朝诗人骆宾王咏雪赏析"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含慧明素纂,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春阳."--<咏雪>.骆宾王泥塑咏雪骆宾王指的

唐朝诗人骆宾王咏雪赏析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含慧明素纂,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春阳。”——《咏雪》。

骆宾王泥塑

咏雪骆宾王指的是骆宾王所写的《咏雪》一诗。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从小的时候就初显才华,所作的诗作大多咏物诗居多。骆宾王《咏雪》这一首诗也是咏物诗里面的代表作。

骆宾王一生都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几次踏入仕途都以失败告终,后面实在没有办法就和母亲一起回了老家,靠种田维持生计,但是日子却越过越难,骆宾王没有办法,只好再次走入官场。但是这一次走入官场也并没有获得什么成就,所以他写下了很多诗,大部分都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仕途无望的悲哀以及对社会的不满,所以他的咏物诗才被世人捧得如此之高。

但是咏雪骆宾王这一首诗却没有什么感情寄托,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这首诗是纯粹的描写景物,也因此显得没有什么寄托,导致这首诗没有什么感染力。但是骆宾王咏雪这一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也是因为它的单纯,将雪景描写的非常俏皮,让人们眼前一亮,弥补了没有感情的欠缺。

骆宾王《咏雪》这一首诗也是骆宾王诗作里面难得的没有参杂自己情感的诗作,也正是因为这诗作的单纯才使得这首诗在骆宾王众多抒情诗里面脱颖而出,被世人传颂至今。

送别骆宾王创作的背景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这是骆宾王所做的《送别》,是一首五言绝句。虽然这是一首题为送别的诗,可是却是骆宾王的抒情咏志。

送别骆宾王图

这首诗表达出了一种豪迈奔放的感觉,在那个还不太稳定的时期,描写了悲凉的时刻,面对着就要离别的人们,骆宾王慷慨激昂。大致的意思是男儿们杀上战场,大多都是马革裹尸,现在一旦分别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不如就此喝酒喝个痛快吧。

骆宾王所生活的朝代正是武则天统治时期,他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长期的郁郁不得志,让他把感情都写进了自己的诗词当中。他对武则天的统治感到深深的不满,对她的罪恶滔天更是厌恶不已。心里也是期待着匡复唐王朝的一天,自己能得到更好的际遇。可是武则天在位期间,他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地,让他更加的沉入到苦闷之中。

《送别》这首诗表达的正是骆宾王这种胸有大志却不得抱,只能郁闷痛苦的感情。诗中并没有描写朋友或者亲人送别的任何场景,也没有说明骆宾王送别的是什么人,然而却表达出了不忍离别,更怕从此后再不相见的强烈惋惜不舍得情谊,将心中的郁郁和慷慨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略去了一切对于离别的描写,可是表达的感情反而更加强烈,以至于这首诗到现在也为人们所传诵。

唐朝诗人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浙江义乌人。骆宾王的父亲曾是青州博昌县令,死于在任期间,而其父死的时候骆宾王还尚且年幼,便只能流落他方,在穷困潦倒中生活。

骆宾王像

直到永辉年间,骆宾王成为了李元庆的府属,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被封为东台详正学士,但因他犯事被降职,发配到了西域,驻守边疆。在此期间,他写了很多边塞诗。到了公元678年,骆宾王被调任为武功主簿,之后有过两次升迁,官至侍御史。当时正是武则天当政,对于受传统思想影响的骆宾王而言,认为女子执政是极为讽刺的,故骆宾王便多次上书讽刺武则天的行为,致使他受到了牢狱之灾。在他入狱的第二年遇到特赦才得以被释放,被派到临海作县丞,后来他自动放弃官位,过起了云游的生活。公元684年,骆宾王成为徐敬业的府属,参与了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自立为女皇事件,并写下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榭》这篇气势磅礴的名作。同年十一月,徐敬业起义失败,被诛杀,骆宾王则下落不明。对于骆宾王的死,有多种说法,一说是骆宾王被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所杀,还有一说是骆宾王逃了出来,最后出家为僧。

骆宾王七岁便能写诗,被人称为是“神童”,据说朗朗上口的《咏鹅》正是他七岁时候作的。骆宾王擅作七言歌行,比较出名的是初唐时期较为罕见的长篇《帝京篇》,在当时被认为是千古绝唱。骆宾王在五律诗、骈文上也有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之作,如《为徐敬业讨武瞾榭》,他的诗作是“初唐四杰”中最多的。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简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于易水送人》是唐初时期的著名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绝句。主要是描述送别友人的那种感受,整首诗都透漏着悲凉的语境和苍凉的意味。

《于易水送人》书法

公元679年,骆宾王奔赴边塞,进入边塞的军队之中,一心想着如何的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来。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个时期。骆宾王对于自己的处境很是不满,长时间的郁郁不得志,空有抱负在心间却是不能施展,在加上当时是武则天统治时期,骆宾王心里深感失望和厌恶,一心想着要等到时机,一定要匡复李唐王朝,像他的名字一样,施展抱负,辅佐明君,做出一番好的成就。

可是这个时候,却是他空怀抱负的最难熬的时期,他看着武则天一步步走到权利的顶峰,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那种压抑的境遇,这一切都使他陷入彷徨和苦闷之中。《于易水送别》正是表达了他这种怀才不遇的曲折心酸无奈却又不知所措的心境。

这首诗虽然题目是送别,可是整篇诗都没有具体描写送别的画面,但是壮士一去不复返的那种豪情依旧具有强烈的穿透力,让他将郁郁不平的境地透露出来,虽然这首诗并没有说明送别的人是谁,可是一定也是一个慷慨义气的热血男儿,骆宾王写出这首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也是想借此次机会鼓励送别的那个人,更想要借此自勉。

骆宾王讨武檄文的故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写于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

骆宾王讨武檄文

武曌宅元年间(公元684年),武则天设置了临朝称制,正在为下一步自己做皇帝而准备建立大周王朝,这件事,引起了许多贵族内臣的愤怒和反对,李敬业,是开国元勋李绩的后人,召集兵马在扬州起兵,想要康复唐朝的大业,骆宾王这个时候已经是李敬业的幕僚之一。骆宾王早就对武则天的统治存在着强烈的不满,在他看来,武则天宠信奸佞,秽乱后宫,又不守安分,残酷暴力,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他曾经多次上书出言讽刺,几次下狱却依旧不肯改变初衷,后来在李敬业起兵之时做了这首《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作为军用的文书,骆宾王确实做到了明理辩师,气势高昂却言辞谨慎干脆利落。

不仅仅表明了武则天作为一代君主的罪过,也顺便提醒了这些匡复李唐盛世的人们,寓意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为起兵讨伐武则天做了充足的铺垫,并且将人们心中的豪情壮志都激发出来,起到了很好的调度气氛,激发意志的效果。这篇《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行文流畅,感情饱满,是名垂千史的好作品,后世的人们可以从这首词中,认识到武则天的蛮横无理,从里到外,令人警醒深刻,文采劲道,令人深思。起到了鼓舞志气,折服人心的作为,至今仍是历史上极有艺术价值的不朽之作。

骆宾王年轻时候的图片大全

骆宾王的样貌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后世也只能通过他的一些图片来看骆宾王的样貌。下面我们就通过骆宾王图片来简单分析一下他的长相。

骆宾王图片

从这一张骆宾王图片中可以看出他正在饮酒,矮桌上放着纸笔,却没有看见字迹。而骆宾王一手拿着酒杯,却没有真的喝下去,眉头轻轻皱着,似乎有什么难题。

通过历史的记载我们知道骆宾王的一生并不顺利,虽然他才华横溢,在初唐时期,他也算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但是他的仕途却非常不顺,在仕途受阻后,他甚至有一段时间是直接和母亲回了老家靠种地维持生活。所以这个从骆宾王图片中也可以体现出来,他即使看似有悠闲的捧着酒杯也无法释怀,依旧带着愁绪。

另外图片中的他眼神比较深邃,看着不知名的地方,一定是在思索着什么,而矮桌上的纸张也能看出,他确实是需要写些什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骆宾王图片中可以看出,骆宾王其实还算是一个闲适的人,但是奈何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就算是他有心退出朝堂,奈何种地竟然维持不了生计,只能再次踏入朝堂,却依旧处于尴尬的地位。

骆宾王图片中的他,永远都是看似闲适实则却优思较重,或许这和他才华横溢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名声在外,却依旧维持不了家中生计的苦闷有关系,但不得不说骆宾王图片中的他将他刻画的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