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上海交大 上海交通大学编审熊丙奇为何关注南方科技大学?

2017-05-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为什么关注南方科技大学?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在中国比较引

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为什么关注南方科技大学?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在中国比较引人注目。

南方科技大学在中国若干媒体的报道中比较引人注目。

南方科技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的关注下比较引人注目。

2009年9月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连篇累牍拿南方科技大学说事,树立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掌握真理的高大形象。随手摘要举20余例,压缩到7000字。免得洋洋万言之说。

2009年9月17日,《南方都市报》《熊丙奇:四问南方科技大学去行政化》(原题为南方科技大学,如何才能真正去行政化?):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政府出资建立的一所公办大学,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

其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亟须在立校之初就得到解决。其一,大学是否有行政级别?校内是否有若干享有处级待遇的行政机构?其二,政府按照怎样的机制向学校拨款?其三,公办大学能否顺利过渡到"公立大学"?其四,大学校内能否真正实现学术与行政分权?新创的南方科技大学,肯定会打上朱清时院士的烙印,但是,如果办学一开始就坚持理事会治理、教授治校、学术自治,明确界定政府、学校、行政、学术的权界,将会因其制度与文化的优势,在中国所有公办学校中脱颖而出,稳健发展。

如是,对深圳来说,收获了一所好大学,而对中国来说,则探索出高等教育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办学质量的可行路径。

2010年10月02日,南方网《熊丙奇:大学去行政化从南科大招聘开始》:笔者也有一点担忧,这次南科大招聘学科人才,谁最终拍板?是行政领导,还是教授委员会?笔者所希望的是,南科大在人才招聘中,也应建立"去行政化"的模式——就如校长的聘任,也按现代大学的校长公开遴选机制进行——即对应聘人才的评价,不适合由校长作出,而应该由相关学科、部门的专业委员会进行(在筹备阶段,相关学术机构的建立也是重要内容),合适的候选人由学校行政聘任(校长只是努力执行教授委员会的决定)。

这也启迪我国的整体教改不能还采取传统的"上级部署,教师执行"的模式——这种模式之下,是难以诞生"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而应该以改革的思维去推进改革的实践,把改革主导权给教育者。

2010年10月22日,南方网【熊丙奇:南方科大应先有《大学章程》】:1999年1月施行的《高等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章程";第二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章程应当规定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章程修改程序等事项"。

依据这一法律规定,南科大要申请设立,必须提交章程。

那么,南科大现在有《大学章程》吗?答案是:准备制订但还没有。一个值得大学关注的问题是,南科大已经筹备了三年多,校长也采取全球公开遴选的方式,为何到现在《大学章程》还没有出台?这是不是反映出《大学章程》本身的难产?还有诸多学校管理问题没有想好?事实上,近来朱校长向媒体披露学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或多或少与此有关。

如果有了立法通过的《大学章程》,相关的办学事务,尤其是与政府打交道的事,按《大学章程》办理即可。朱校长之所以高度重视《大学章程》,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对南科大的重要意义。

2010年11月11日,《南方都市报》(熊丙奇)《南科大须彻底摆脱"行政化"思维惯性》:南科大的去行政化之路,是漫长而持久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南科大有坚持不懈的勇气以及保障这一漫长过程不变调的基本制度。

这就是制订《大学章程》,建立符合现代大学发展规律的治理结构,事实上,如果有《大学章程》作为大学依法治校的法律文本,有代表政府、立法机构、办学者、教师、学生、校友、社会各界利益的大学理事会,类似薪酬制度这类学校内部管理问题,由于有法可依,有民主管理的程序,是学校自主办学的范畴,而不至于受社会的质疑。

2010年12月10日,《南方都市报》《熊丙奇专栏:南科大办学改革需有长远规划》:12月8日,南科大创校校长朱清时透露,南科大计划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从部分省、市招50名已完成高中二年级阶段课业学习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入学,预计2011年春节开学。

首届实验班学生将享受全额奖学金,包括减免学费并每年补助1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费用。这无疑是南科大办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完全自主招生"、"首届实验班学生将享受全额奖学金",这不仅有利于南科大吸引优质生源,同时,也可为我国教育改革积累推进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的经验。

也正是由于如此,笔者对南科大的招生、办学尚有一些疑虑,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想透",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就会成为办学的障碍,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南方都市报

2010年12月17日,《深圳特区报》《熊丙奇:南科大改革成功须过两道关》:举目全国范围的高校,能有去行政化勇气,且有较明晰改革思路的大学,除南科大之外,尚很难找到第二家。某种程度而言,南科大已经成为去行政化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面旗帜。

因此,南科大的改革能否成功,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关系重大。从这一意义上说,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南科大按照教改规划纲要所作出的大胆改革尝试,并主动为其扫清当前的制度障碍。

2011年01月6日,北京信息网《熊丙奇:"南方科大"成流行语反衬教改滞后》:客观上说,南方科大的所有改革设想,全部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有章可循,而遗憾的是,做有章可循的改革,还是受制于既得利益,这就制造出改革的"看点"。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南科大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朱清时校长的改革勇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不幸"——改革方案已经确定(也称达成"共识"),但落实和推进却十分不力,存在各种有形无形的阻力。

2011年01月18日,《新京报》《熊丙奇:南方科大引领制度改革,五味杂陈》(原题《"筹办"的南科大为何就成了"名校"》):如果一个新大学只是照搬当前的办学制度,又怎可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而就在这种关注中,这所今年3月才会有首批学生入校的大学,已然成为一所"名校"。

去年底,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南方科大"成为教育类十大流行语之一。

其中针对"南方科大"的解读是:"南方科大"引领了制度改革的办校模式,其过程充满挑战。南科大如此成为一所"名校",可谓五味杂陈。南科大的所作所为,不是离经叛道,而是"有章可循",按照国家、省市和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在稳步推进。

然而,就是这样的推进,却一波三折。先是筹建三年,方获得批准;接着是拿到了"准生证",却没有"招生证";就是学校在筹建中,也遭遇传统思维习惯的"不配合"……

2011年1月18日,《广州日报》《熊丙奇:南科大获准筹建仅是开始》:笔者赞成朱清时先生此前做出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决定,不按过去的"常规"办事,同时也期望教育行政部门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做出"中央向地方放权、地方向学校放权"的表率,逐渐清理不应该审批的教育事项,并提高工作效率,一心为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一流大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011年5月3日,《南方都市报》(熊丙奇)《选拔局级副校长可能影响南科大去行政化》:对于大学的改革,很多人寄望政府部门要有改革的勇气和胆识。此前,舆论也一再对深圳的改革胆识叫好。但推进深入的教改,难以寄望政府的自觉,而应建立新的改革模式。

这就是将教改的主导权,由政府部门转向人大机构,通过人大立法审议,把教改的具体举措变为必须执行的法律规章,政府部门必须按规定履行自身的责任,同时调整与学校的关系。对于南科大的改革来说,则应尽快制订大学章程,将章程提交深圳人大常委会审议,最终成为政府机构、大学以及社会,都必须执行的法律文本。没有这一章程,就很难确定南科大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处。

2011年05月12日,东方网《熊丙奇:没有大学章程的南科大将走向何方》:可以说,南科大一出生,就承载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使命。然而,上述理念,基本上只是口头表态,并没有形成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

去年12月颁布的《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和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根本没有提到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而这一提法,已出现在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

另外,深圳市有关领导和朱清时校长曾多次提到,要制订南科大章程,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使南科大章程成为真正意义的大学宪章,但眼下南科大已有首批学生入校,还不见大学章程出台。这给南科大的办学带来了很多的未知数,也使得南科大的办学,有诸多随意和不严肃之处。

2011年06月08日,《新京报》《熊丙奇: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应是"权宜之计"》:如果实行这样的招录体系,意味着政府部门不能再给大学额定招生计划———一所学校如果按招生计划发出通知书,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来确认(因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要招满目标学生数,必定要发出更多通知书———进而也意味着大学的自主权全部放开,由此,国家统一授予学位的根基就被动摇,大学必然走向自授学位。

2011年6月13日,《南都周刊》《熊丙奇:南科大还有多少改革空间?》:以"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官化、去行政化"为核心改革理念,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南方科技大学,目前遭遇空前的改革困境。继上月底深圳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为南科大公选两名局级副校长之后,网上风传:教育部门要求南科大45名3月入校的学生参加今年高考。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针对相关提问时公开表示,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学校改革都须依法办学。如果站在改革角度,可以说,根据目前教育部和深圳的做法,南科大的改革,已经基本结束,留给南科大的改革空间已经接近为零。

2011年06月19日,《新京报》《熊丙奇:南科大的路不能越走越窄》:南科大的改革之路越走越窄,这不是改革者希望看到的,更不是社会和公众希望看到的。因此,有必要多方会诊南科大改革的迷茫,努力使之成为推进改革的良机。切忌把迷茫演变为更大的危机,使南科大的改革路越走越窄,最终无路可走。一旦如此,就不仅是南科大的悲剧,更是全社会的悲剧。

2011年7月5日,《南都周刊》《熊丙奇:港科大应如何帮南科大》:一直以来,我认为内地高校向港校借鉴的最大之处,是学校的治理制度,即现代大学制度,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就得益于这一制度。所以,港校的外援对于南科大来说,最大的贡献,应该不是帮"朱老板"干活,而是帮助南科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督促南科大制订大学章程、建立大学理事会(董事会)、形成独立运作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教授会、学术委员会,而不是旁观,然后表示失望情绪。

总体看来,南科大的内患始于外忧,把南科大变成"四不像"的不是朱清时,而是极不明朗、纠结的教改格局。

2012年03月07日,北青网《熊丙奇:南科大的未来是否值得期待》:日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表示,南方科技大学有望今年获批转正。同时,他还透露,已经为自己找了一个不错的接班候选人。将南科大转正与朱清时校长找接班人放在一起,不由得让人感慨,作为创校校长,朱校长快要卸任,而学校则刚转正(如果顺利的话)。

南科大这一路走来,历经坎坷。有人很担忧,朱校长离开后,南科大还会是那个南科大吗?在笔者看来,转正之际的南科大,应当给社会交出的一份最好答卷是,一份可以作为范本的大学章程。

这远比南科大的校舍、师资,以及找到一个接班人更为重要。深圳和南科大应在目前的南科大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进一步制订南科大章程,并纳入立法程序。

这也是朱校长在卸任之前,应该努力攻克的。当有了南科大章程,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的权责明晰,大学理事会、大学校长的遴选、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就都有了明确规范,一所学校的走向,不因校长的变化而变化,一所学校的文化,由于制度的维护而传承,这样的大学,未来就值得期待。

2012年04月24日,凤凰网教育(作者:毕威)《熊丙奇:南科大首批学生不一定有被认可的学历》:对于在2011年未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南方科技大学的数十名学生来说,熊丙奇认为目前还很难预测他们是否能够在三年以后获得被国家和教育部认可的学历学位。但从2012年开始,南方科技大学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转正后,2012年进入南方科技大学进行学习的学生将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

2012年04月25日,《东方早报》《熊丙奇:南科大正式成立后的待解悬疑》: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法》,注册成为一所高等学校,是需要提交大学章程的,教育部批准南科大设立,显然把目前的"暂行管理办法"作为章程。

如果南科大在未来较长时间中不出台真正的章程,其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步伐将难以加快。从这一角度看,获批正式建设的南科大,依旧任重道远;就诸多改革问题,在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与学校间,还将有博弈。

2012年4月25日,中外招生网《熊丙奇:南方科技大学转正后的招生方式》:熊丙奇介绍,南科大的招生模式有四种:一是第一年采取的完全自主招生,第二种是基于高考成绩的高考后自主招生,第三种是和现有部分自主招生院校一样的高考前自主招生,第四种是通过高考集中录取。

如果南科大采取第三和第四种模式招生,就丧失了改革的意义。目前,南科大已经失去了今年考前自主招生的时机,所以今年的招生工作只可能在第一、第二和第四种中选择,如果是前两种方式则意味着改革还有希望。

2012年04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熊丙奇:南科大是否被收编 自主招生权是关键》:教育部批准南科大建立,允许其招生,既可以是完全自主招生,也可以是纳入计划内统一招生,是否支持改革,就要看具体允许其采取何种招生模式了。

如果南科大今年的招生纳入计划内进行集中录取,那么,南科大确实被收编了;而如果南科大采取完全自主招生模式,或由学校自行举行测试、自主录取(类似去年的方式),或结合统一高考进行自主招生,那么就都表明,南科大的改革希望还在。

2012年04月29日《北京青年报》《熊丙奇:南科大能否开创新自主招生模式?》: 如果南科大的方案得到批准,那么,就将建立起基于统一高考的自主招生模式。实行这一模式,统一高考的功能就从过去的选拔转为评价,大学将结合考生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综合评价,录取考生。

在这一模式中,统一高考作为基本的评价依据,减轻了学校组织笔试的负担,也扩大学生的考试选择权,同时保障基本公平;而学校自主确定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根据多元评价结果决定录取学生,也体现了招生自主。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模式。相对于内地高校采取的高考之前进行自主招生考试,给予达到条件考生自主招生资格,再要求其参加高考的方式,这种自主招生,从根本上打破了集中录取制度。这恰恰是我国高考改革所需要突破的。

2014年01月23日,搜狐博客《熊丙奇:南科大路在何方?》:南科大也曾经按现代大学制度,来设计学校的治理结构,包括成立大学理事会,但遗憾的是,大学理事会的所有成员均由政府部门委派,官员占了过半名额,且没有师 生代表、社会人士代表,另外,学校的管理,也没有明晰理事会(举办者)、校长(行政权)、教授委员会(教育权)、学术委员会(学术权)的权责,这导致南科 大的治理,还是行政治校,而不是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

2014年07月12日,《京华时报》《熊丙奇: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改革能否重启》:南科大授予的学位文凭得到国际认可,可喜可贺。这传递的信息是,在我国,实行"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办学,完全可以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在学校层面是完全行得通的,当学位文凭失去国家背书,学校会对教育质量负责。

可遗憾的是,南科大这一改革,仅限于这一届学生,从2012年起的第二届学生,招生被纳入统一高考,而这批学生毕业时将授予国家承认的文凭,也就是说,南科大自授文凭的"美谈",只是"昙花一现"。我们期待,国家有关部门能认真审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改革,并结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持续推进这一改革。

2014年01月22日,网易教育《熊丙奇:朱清时最大贡献是为南方科大树立了形象》:2014年1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有关任免职决定,决定李铭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书记,朱清时不再兼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书记。究竟李铭的到任意味着什么?朱清时5年任期将满,该如何评价这五年的南方科大,网易教育第一时间独家专访教育时评家熊丙奇先生,给出他的解读。

读完以上文字,我感到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似乎提着尚方宝剑在呼风唤雨,叱咤风云。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怪现象: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站的,站的不如调皮捣蛋的。

南方科技大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的试验场吗?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是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的试验品吗?

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像牵着木偶一样摆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难道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不如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

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为什么关注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难道由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玩于掌骨?

南方科技大学让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出尽了风头。

南方科技大学让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不是教授)熊丙奇不累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