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周晓虹婚姻 婚姻有病 忍还是离?南大发布《中国公众的婚姻观调查报告》

2018-0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婚姻有病,忍还是离?南大发布<中国公众的婚姻观调查报告>"如果婚姻是契约夫妻间的承诺合同,那么你这种行为就叫合同欺诈!"--这是最近热播电视

婚姻有病,忍还是离?南大发布《中国公众的婚姻观调查报告》

“如果婚姻是契约夫妻间的承诺合同,那么你这种行为就叫合同欺诈!”——这是最近热播电视剧《离婚律师》中的一句台词。看得出,中国人对婚姻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西方的“契约论”。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是,离婚率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与西方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经历的离婚潮相似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离婚数量也在一直呈现出直线增长的趋势——1978年,中国有597.8万对新人结婚,28.

5万对夫妇离婚,平均下来,每21对人之中只有1对离婚。而这个数字,到2006年时已变成5比1,截至2013年,又上升到了3.8比1,每3.8对人结婚,就有1对离婚。与此同时,“粗离婚率”(每一千人中离婚的对数)已高达2.

58‰。中国确定无疑地进入了婚姻家庭脆弱、解体加速的时代。据说,《离婚律师》中每个离婚案例,也都有现实中的对应原型。疯狂的剧情,让主演姚晨和吴秀波献出了从艺以来堪称最放得开的表演,而这部讲述严肃社会问题的剧集,最终以喜剧笑闹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正说明,在今天,婚姻的严肃性和神圣性都在走向瓦解……你有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越来越多的人离婚了,你还相信爱吗?有句话说:“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

”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最近,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公众的婚姻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离婚念头离我们并不远。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参与了此次调查工作的樊佩佩告诉《新民周刊》,为了了解人们的离婚诱因以及当代人对婚姻的期待、婚姻家庭关系的现状,今年7月,在周晓虹教授的带领下,南大社会科学院选择了全国不同区域的12座城市,针对18-70周岁的婚恋市场主流人群,开展了一份全国性的问卷调查。

“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深圳和成都这7个大城市,每个城市抽样200个;在襄阳、铁岭、遵义、大同、新乡这5个中小城市,每个城市抽样80个,累计完成抽样1800个,性别分布均匀,可以较好地代表全国的基本情况。

”1800位调查对象,已婚的有1086位,其中24%的人表示曾经有过离婚念头。考虑到国人对于离婚的忌讳、对面子和隐私的在意,实际的比例可能更高。

有趣的是,表示有过离婚念头的人群中,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与一般所预期的不同,女性反而比男性更为追求个人幸福,在婚姻出现问题时更多地具有离婚意愿,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胜过了社会纽带和责任的牵绊。

”樊佩佩说,“而男性似乎在婚姻中更倾向于认为维持婚姻重于个人幸福。男性和女性在观点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会把个体幸福放在比维持婚姻更重要的位置。”再者,离婚念头高发的地区,也与常人预期的有所出入。

大城市女性经济独立能力强,生活水平并不会因为离婚而降低,因此常被认为离婚可能大于中小城市。但调查却显示,铁岭、新乡、大同等三线城市有过离婚念头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一、二线城市。

《报告》分析,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城市的择偶方式多为“相亲”,失败比例较高;二是小城市居民相对而言个体化程度较低,婚姻家庭生活更容易成为其生活的全部。离不离,到底谁说了算?尽管有将近七成的被访者都认为“现代社会离婚很容易”,离婚在以儒为本的社会体系中,即使不再是不光彩的家丑,也终究是一种不那么正面的选择。

“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宁破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之类逻辑不清的句子仍然时有耳闻。

当被问到对现代社会高离婚率的看法时,只有12.5%的被调查者认为离婚是“个性解放的体现,代表社会的进步”,还有近一半的人依然将之视作“自私,对家庭和社会不负责任”,而能把离婚当作个人选择予以尊重和理解的,不足三分之一。

很难想象,在“终身制”婚姻已经废除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不少人持有婚姻终身观念。唐朝时,已有法律明文规定:“夫妻义绝则离。”(《唐律疏议·户婚律》)而南大的调查对象中,却有高达18.

2%的人同意“婚姻是终生的,即使不幸福也应该在一起”,还有36%的人不同意“个人幸福比维持不幸福的婚姻更重要”。在离婚与否的抉择中,做出决定的并非只有亲密关系的双方,还混杂了复杂的“代际关系”。

调查显示,随着独生子女进入婚姻阶段,父母对子代核心家庭的插手越来越多,不仅婆媳,岳父母与女婿的关系,也在成为影响婚姻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新时代的独生子女们,尽管受到个性化思潮的影响,认为自己必须有主见,父母不该瞎掺合——但在碰到婚姻危机时,却仍然成了“妈妈围裙底下的孩子”,对亲代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还有十分之一的人希望父母“劝和不劝离”,将父母亲缘视为拯救自己失败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公有小三了怎么办?不久前,文章出轨,马伊俐一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令人唏嘘。又过了不久,放弃大好演艺事业相夫教子(教的还是老公前妻孩子)的李心洁,又被曝出老公外遇新闻。在公众为两位女星猛打抱不平之际,当事人的反应却如出一辙——不生气、不提倡、不离婚,简称“三不”。

再往远一点想,当年倪震当街舌吻女学生,周慧敏从与之闹分手到忽然发布嫁人新闻,短短一周内的一百八十度大转折,令人跌破眼镜。

而两人最终在媒体上发布的结婚启事,很可代表圈子女星在遭遇小三时,对肇事男人的期待:“动摇过,才懂得坚定;失去过,才学会珍惜。一场风波,令我们更了解互相的爱;四方压力,使我们更体会到彼此的不可分割。

”换言之,只要男人肯认错,就浪子回头金不换。公众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时间一长,绯闻随小三一起淡出,当事人还能收获一个“情商高”、“懂得经营婚姻”的“人生赢家”美名。那么普通女性又如何呢?调查发现,当遭遇婚内不忠时,女性的忍耐度可谓相当大——一旦面对小三,马伊俐的选择,也会是大多数中国女人的选择——将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想办法让丈夫离开小三,继续婚姻生活”,或者“睁只眼闭只眼,维持家庭生活”,选择离婚的只有不到两成。

即使每天都有不少人在网络上控诉小三可耻,当被问及“法律中是否应该对小三进行定罪”时,人们的态度却没有明显的倾向。认为应该定罪和不应该定罪的人数比例,都在35%左右,堪称势均力敌,认为不应该定罪的还略微胜出。

《报告》认为,如此模糊的态度,“既表现了人们对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尊重,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维护和家庭稳固的追求”。而用“三不”原则来对抗“小三”的貌似消极做法,其实也与女性对婚姻的期待非常符合。

在大多数女性看来,维持婚姻的最大原因是出于夫妻感情,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于男性对物质的看重,女性始终是种感情动物,她们会更关注夫妇感情,顾及自己的母性天职。在所有受访女性中,为了保有目前物质生活而选择对小三忍气吞声的极少。

当婚姻中了毒“你是否愿意:无论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将毫无保留地爱他/她,对他/她忠诚,直到永远?”每个采用西方婚礼仪式的人,大概都听到过上面这段话。

从前,由神父来发问,现在,说出这段话的大都是婚礼司仪。得到双方肯定的答复之后,一段婚姻正式宣告开始。在恐怖电影《撕裂人》里,丈夫被不知名的毒物当作宿主,在他体内疯狂繁殖,最终将其变成一个巨大的肉球,方圆百里的小镇居民,只要靠近,就被当作食物吃掉。

此时,影片闪回到开头,夫妇二人当着神父的面宣誓:不管对方变成什么样子,都仍然接纳他、爱他……你愿意吗?妻子回答:我愿意。

黑色的不只是电影,还有人生。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直到死都是同一个人,从这点来说,终身承诺的确是件风险很大的事。假如其中一方,因为本人无法控制的天灾人祸,出现身体残疾或精神分裂,甚至因而成为了和结婚时完全不同的一个人,维系婚姻仍然是一种道德的必要吗?如果大家的回答都没说假话,调查结果可说很令人放心——超过八成的人都同意,当对方出现精神疾病或身体残疾时,“另一方应该不离不弃”,尽管疾病可能会构成家庭的重大负担。

与之相比,人们似乎更在意:对方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家庭尽了最大的努力。个人恶习,已经取代身体变故,成为杀死婚姻最大的毒素。调查显示,高居离婚原因榜首的四大因素分别是:家庭暴力、赌博、吸毒、犯罪服刑,无一例外,都已从道德过渡到法律的准绳内。

除此之外,一些慢性毒药的杀伤力,也不可小觑。在慢性毒药类别中,最常见的是——物质条件匮乏、家庭整合失败、丈夫或妻子不尽家庭义务、过于繁忙或分居两地导致感情疏远。

尤其最后一项,在一二线大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双方在维护感情和执行义务中的长期缺位,使婚姻名存实亡。什么是家庭整合失败?原本的意思包括婆媳关系差、女方不生育、假离婚等,最近几年,形式婚姻和性生活不和谐的情况占比亦显著上升。

将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性生活不和谐会是离婚的重要因素,《报告》还特别指出:“鉴于中国老百姓在性生活话题上的保守性,我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将此视为离婚因素者要远高于此。

”耐人寻味的是,女方不生育导致的离婚,远多于男方不能生育——后者往往会通过人工受精、领养的方式解决。追根究底,婚姻的存续与否仍然与男权社会的属性密切相关。婚姻满意度,从择偶开始最初,婚姻与家庭的意义,很少在于它的质量,更多是一种“抚育—赡养”的代际关系,追求后代子孙的繁衍不息。

1929年,汉密尔顿(Hamilton·G)最早提出了“婚姻满意度”这一概念,并将它定义为“已婚夫妇对其所处婚姻关系的主观评价,其高低对于婚姻的稳定性与婚姻质量有重要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之视为婚姻的必要元素。而调查发现,婚后的满意度,其实早在择偶阶段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在相亲节目火爆荧屏的今天,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期待、最为认可的择偶途径,却绝非此道。

在南大调查的616名未婚者中,最期待的择偶途径,是“偶遇邂逅”,其次是同学关系或熟人介绍。选择靠“学缘”来择偶的人数,远超选择在“业缘”关系中择偶。而婚恋网站由于从业门槛低、欠缺监管,仅成为1.

9%的未婚者选项——前一阵,某公安部通缉人员出现在相亲综艺节目上风度翩翩俘获女嘉宾爱慕的新闻,更凸显出相亲节目类似于“盲婚哑嫁”的危机。不管最终因为什么契机走到一起,调查研究发现,受访者对于“同质婚姻”最为认同——将近一半的人认为志趣相投的婚姻最幸福,三成受访者认为性格爱好不同,但互相欣赏的夫妻最幸福。

南大社会科学院列举了十多项对婚姻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情投意合、家庭背景、外貌、身高、个人能力、物质基础、生活习惯、性生活……结果发现,在公众意见中位居榜首的三项,分别是:情投意合、生活习惯和个人能力。

最终,在综合考虑各个调查样本的实际情况后,《报告》给出了“幸福婚姻的30字密码”——同类联姻,情投意合;异质互补,相互欣赏;习惯契合,实力筑底。

正因为择偶对婚后满意度的影响如此之大,才会有那么多好男好女“剩下”。调查发现,学历越高、年收入越高,人们的结婚年龄也越大。

“个人文化水平与经济地位的提升,都会使得个体对婚姻的要求提高,从而宁缺毋滥。”夫妻如何互动才是积极的?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一直吸引着世界范围内,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于婚姻和家庭的研究兴趣。

在心理学范畴内,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是研究夫妻之间的互动行为(Interaction Behavior)。根据“易感—压力—适应”理论,夫妻间的互动行为,是影响婚姻结果的最近路径,也是婚姻成与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夫妻互动中的积极行为,主要是指“温暖支持、肢体情感、倾听反应”等等。这些积极行为,被南大调查组具象化为“您和配偶是否经常一起逛街或购物?”等可操作的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家庭夫妻互动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但在不同城市、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单位的群体之间,略有差异。

“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外资及三资企业的群体,夫妻间一起逛街或购物的频率较高,这一方面可能和经济收入高低有关,另一方面,较高社会阶层群体可能更为注重夫妻间的积极互动行为。

”而根据西方学者Guttmann的研究,夫妻互动中还存在“四大预警”行为,分别是——批评、防御、轻视、冷若冰霜。夫妻互动中的消极行为也多与之相关,比如互相指责、敌意升级、蔑视……而看似不起眼的“偷偷查看配偶手机”,同样位列“消极互动行为”。

有趣的是,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反而越倾向于查看配偶手机——一方面,这些人有着更强烈的隐私意识,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不太愿意放弃对于配偶隐私的关注。受教育程度并没有提高夫妻之间的信任度,反而提高了内心深处的怀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