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嘉论曹操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复旦老学者朱永嘉论史作品 重启改革话题)

2018-0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镕基为什么会为商鞅的命运热泪盈眶? 毛泽东晚年为何要求注释<商君书>三篇? 毛泽东当年发动的"尊法批儒"基于什么历史考量? 共和国建立六十年后重启改革话题,"习李新政"该当何为? 朱永嘉这部论史著作,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来探讨何谓真正的进步的改革,如果改革才能符合历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质与命运等问题.   作者结合时代环境和历史现状,着重从解读改革的思想资源入手,分别演述了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进程,并藉此说明:一

朱镕基为什么会为商鞅的命运热泪盈眶? 毛泽东晚年为何要求注释《商君书》三篇? 毛泽东当年发动的“尊法批儒”基于什么历史考量? 共和国建立六十年后重启改革话题,“习李新政”该当何为? 朱永嘉这部论史著作,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来探讨何谓真正的进步的改革,如果改革才能符合历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质与命运等问题。

   作者结合时代环境和历史现状,着重从解读改革的思想资源入手,分别演述了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进程,并藉此说明:一场改革的开展需要“法、术、势”三者相互结合,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从实际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出发,调节好各个群体间的利益关系让多数人受益。

   历来改革成败皆难预料,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一成一败,其中历史经验教训恰好可为后世改革者镜鉴。朱永嘉先生在共和国建立六十年后,抛出这个话题,显然是意识到当前的中国发展需要进行新的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如何调整,怎样才能保证改革符合历史潮流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正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这两次著名改革,获得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