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奖者简要事迹介绍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聂海涛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历经多个飞机研制工程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我国新一代飞机设计专家.聂海涛同志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历经多个飞机型号研制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飞行器设计专家.他长期从事空天技术研究工作,参加过歼十系列飞机.枭龙飞机的研制工作,主持战术技术指标论证.飞行性能分析等工作;参与和组织了我国某新机的先期论证和XXX等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他从1987年开始参加国家XXX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2001年至

聂海涛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历经多个飞机研制工程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我国新一代飞机设计专家。聂海涛同志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历经多个飞机型号研制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飞行器设计专家。他长期从事空天技术研究工作,参加过歼十系列飞机、枭龙飞机的研制工作,主持战术技术指标论证、飞行性能分析等工作;参与和组织了我国某新机的先期论证和XXX等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他从1987年开始参加国家XXX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2001年至今任该项目专家组组长,在XX技术结合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设计、研究和试验工作,突破了XX技术融合带来的气动力、结构、防热、控制、动力、总体等关键技术,取得了多项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获多项专利,并成功实现了多项研究成果向应用的转化。

同时,他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项目涉及的多行业、多部门的协调组织中,着力落实专家负责制、扁平化管理、高效决策,也成为复杂项目系统工程管理的成功范例。他是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国防科工委第一批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航工业飞行器技术首席技术专家,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航空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荣获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国防专利和立功,2011年获中航工业航空报国金奖,为我国空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唐长红
研究员,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兼副院长,新飞豹等两项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飞机总体分会主任, 中航工业飞机总体首席专家。作为我国两项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在担任新飞豹飞机型号总师期间,他不仅果断决策采用国际最先进的CATIA.V5软件在国内首次进行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而且带领攻关团队在综合航电火控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飞机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他先后主持设计了总体技术方案、自主设计的超临界机翼、大飞机项目多功能工程样机模造、国内第一个强度分析自动化平台,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

在他的主持带领下,多项事关国家安危的重点型号研制成功守住重大节点,并使得我国航空技术水平获得显著跃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著作6部。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樊会涛
研究员,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三个导弹型号总设计师,是中航工业武器技术首席专家。樊会涛主持了第四代雷达型导弹、第四代出口型导弹和新型空空导弹的研制。担任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空导弹,为实现我国空空导弹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获得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 第二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排名1),国防发明专利四项。

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4篇。
刘 峰
高级工程师,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装备研究所科技处处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航空救生专家。
长期从事航空救生专业科研工作,完成30多项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第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5部;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获求是奖、发明创业奖和何梁何利奖;获政府特殊津贴,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协七大代表和中共十六大代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空军工程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武器装备评审委员会评委、全军武器装备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委、空军飞行安全技术顾问。首次提出建设我国航空救生体系的建议和实施方案,得到中央首长肯定和总部采纳,纳入国家995工程建设(投资18亿元);攻克了多项火箭弹射救生关键技术,解决了危及飞行安全重大问题;领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空中紧急运输服务基地建设工程(投资近9亿元)。
吴希明
研究员,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国家某重点工程总设计师,***特殊津贴专家,国家863飞机基础技术主题专家,中航工业飞机总体首席专家。他曾4次在型号研制中立功,4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工委511人才、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荣获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第三届十大井冈之子,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航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等荣誉称号。二十多年来,吴希明同志在航空高科技研究和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工程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年轻的总设计师。他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团结带领身边的科技人员,主持和参与了直八、直九等重点型号项目的研制任务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开创了六O二所直升机研制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多型号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我国直升机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的飞跃,为实现六O二所和我国直升机事业取得辉煌的发展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


欧阳绍修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担任多项重点飞机型号总设计师。
先后主持多型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工作,担任Y8型机、Y8型机、Y8型机、Y8指挥通信机副总设计师和研制现场副总指挥, 空警200总设计师,在研Y8型机、Y8新型机和021工程总设计师。空警200载机相对Y8飞机,新技术采用和应用超过80%,涉及飞机总体气动布局、飞行品质、结构强度、动力装置、操纵系统、航电综合等专业;空警200研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使我国拥有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预警机。

主持对Y8飞机和特种机的重新设计和全面改进,大胆革新飞机加工工艺,掌握了复杂构型飞机总体气动动力匹配设计、复杂构型飞机操稳特性预测与控制、大型整体壁板结构油箱设计与成型、驾驶舱设计与航电综合设计、大型飞机风险试飞等技术;Y8载机三类平台在中国航空史上创造了7项第一,16项航空技术形成比较优势。开展科研攻关260余项,攻克了发动机滑油温度偏高、螺旋桨桨叶变形、飞行中平衡木振动等重大科研难题。
益小苏
教授,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航工业复合材料首席技术专家,国际复合材料理事会(ICCM)理事(中国唯一一人),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兼材料工程分会副主任,同时出任亚澳复合材料理事会(ACCM)理事、世界粘接技术学会(WCARP)常务理事、SAMPE中国分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负责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防科工委重大基础科研项目、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国防型号任务、预研、基金课题等约几十项。带领团大幅度提高了航空结构复合材料的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建立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离位增韧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研制成功连续苎麻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引领我国轨道交通、汽车、轮船等内饰材料与结构件更新换代。

曾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863计划个人重要贡献奖以及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被SCI、EI等收录约400次以上,单篇最高引用近百次,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8本;授权和在申请的国际、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约25项。
严成忠
研究员,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我国第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昆仑飞机发动机总师。他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昆仑发动机,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测仿改进的历史,一跃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第五个能独立自行设计研制超音速飞机发动机的国家。主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在中原和大庆油田并网发电成功。他同时在任意类型涡轮发动机稳、瞬态性能数字仿真,国家863课题-超音速掠形风扇技术,静叶非对称分布降低动叶振动应力等预先研究中取得了有应用成效,技术先进的研究成果。

高正红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领域著名女科学家,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防973、863、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国防预研等多项科研项目,为大型飞机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面向新一代战机和新型无人机的气动设计等研究项目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次;全国***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中国航空学会出任国际航空科学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吴光辉
研究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919总设计师,曾任空警2000总设计师、ARJ21总设计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重要奖项多次。

齐贤德
高级工程师(军队),中国航空博物馆原馆长,长期从事航空科普教育、装备科研以及航空史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袁 立
研究员,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总经理、总工程师,作为技术带头人带领中航工业沈飞不断创新、完成多个型号研制任务,荣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张玉琢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研究所原总工程师、型号总设计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项,我国无人机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之一,为推进我国无人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侯 建
高级工程师(军队),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飞机测试保障系统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奖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殊荣;中国航空学会理事。

苏 航
高级工程师(军队),总参陆航部装备发展办公室主任,全军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对象,长期专注于武装直升机及机载武器系统装备科研工作,对推动陆航武装直升机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项。桑建华
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航空科学技术研究和飞行器设计、隐身技术研究工作,中航工业隐身技术首席专家、我国飞行器隐身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项;中国航空学会飞机总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聂 宏
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我国飞行器起落装备领域著名专家,长期从事飞行器起落装备缓冲性能分析和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洪堡研究基金等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项;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结构设计及强度专业分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