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福著作《杏林求真》之用药真谛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生勤求古训博览群书的真实记录积四十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心血结晶1. 黄芪托表生肌效可信        宋某,男,28岁,北京西苑医院小卖部家属.1983年春某日,在工作中砸伤左脚大趾,东直门医院为之缝合后(共缝9针),感染化脓,外科乃切除大趾二分之一.四个月来,切口一直不愈合.我院外科主张再次手术,患者不愿,遂求我诊治.患者精神抖擞,谈笑自若,饮食远逾常人,体重约80公斤,殊无病态.检视创面清洁,无脓血,不臭,不疼,创口骨痂稍稍突出,如婴儿初生齿状,周围肉芽色淡.以我的经验,此人就全身情况而论,无

一生勤求古训博览群书的真实记录积四十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心血结晶

1. 黄芪托表生肌效可信        宋某,男,28岁,北京西苑医院小卖部家属。1983年春某日,在工作中砸伤左脚大趾,东直门医院为之缝合后(共缝9针),感染化脓,外科乃切除大趾二分之一。四个月来,切口一直不愈合。我院外科主张再次手术,患者不愿,遂求我诊治。患者精神抖擞,谈笑自若,饮食远逾常人,体重约80公斤,殊无病态。检视创面清洁,无脓血,不臭,不疼,创口骨痂稍稍突出,如婴儿初生齿状,周围肉芽色淡。以我的经验,此人就全身情况而论,无何虚证可言;而创口不敛,肉芽生长迟缓,则仍当归诸气血不足。非必以面色苍白、疲乏、自汗、食少、脉弱、舌淡始可判断为虚证。处方用黄芪125克,当归45克,老母鸡1只,燉烂,吃肉喝汤,两日l鸡,连用2周。患者颇以已大大超重为虑,我许以愈后再议减肥,相视莞尔。一周间,其肉芽渐由淡红而嫩红,生长迅速,已将骨痂全部包裹,再一周,欣欣然上班去矣。

       我以大量黄芪为主药,治疗创口不敛,20年间,约有十余病例。去年春天,我由荷兰返四川梓潼,偕家兄、杨定基医师会诊一下肢外伤患者,亦创口久不收敛。当晚服药,次日晨,主管史医师即来扣门,亟道“怪事,怪事,一夜之间;就开始长肉愈合了!“此亦出我意料之外者,然确是事实。附志于此,谨供同道参考。《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何绍奇》古道瘦马体悟:用黄芪治疗伤口溃疡久不收敛,疗效是可靠的,我一生用此治疗此症不下二三百例,包括二十年不愈的糖尿病足溃疡,无有不收效的。但是一定是要大量,我常用量是100-250g之间,小于此量效差。切记!       李某,男,48岁。就诊前1周,肚脐左上5cm处,长一热痈,开始有鸡蛋大小肿块,红肿热痛,随便找了一点消炎药吃了,又用了点拔毒膏,未能控制住病情发展,红肿继续增大。本应等脓熟透后切开引流即可,无奈患者自视懂点医学常识,未等熟透,  自行挤压,结果引起扩散感染,高热、灼烫,险些酿成败血症。

经医院连续注射大量抗生素,才未继续发展。1周后出院,伤口留了1个红枣大的窟窿,久不收口,来就诊中医。检视伤口不红发暗,塞有雷夫奴尔黄纱条,创面约2cm,深入腹腔,不愈合。舌淡苔白腻,脉浮大而芤。饮食二便一般。      诊断:腹痈,时间已久,气血虚耗。立法:大剂益气托表生肌兼清热解毒。      处方:生黄芪150g, 当归30g,川芎lOg, 赤芍12g, 熟地黄30g,太子参12g,  白术lOg, 生甘草lOg, 蒲公英15g,  野菊花30g,金银花15g,连翘15g, 紫花地丁50g。  7剂,水煎服。       此案以大剂温补气血为主,重用黄芪,因病为后期,伤口不敛,以虚为主;兼以清热解毒,蒲公英散结力大,宜小剂量,因感染未尽,故加紫花地丁解毒。主次分明,重点突出。1周后复诊:伤口已近收敛,无有脓水流出,创面发红,不再黯黑。前方去蒲公英、连翘、野菊花,续服7剂,痊愈。

 

2.地骨皮重用确实能够止痒        读《中医临床家---胡天雄》一书时,读到地骨皮止痒一篇真叫人拍案叫绝,不时拿到临床上验证确有实效,乃感天雄老中医不胡言也。      原文是:地骨皮性味苦寒,通常之用有二:退伏热以除蒸;清肺而定喘。此外,尚可祛风热以止痒,则不甚为人所注意。一人患疹,遍身瘙痒,胸腹尤甚,久治未效,谭礼初老医师用地骨皮30克  生地30克,紫草15克,猪蹄壳7个煎水服,三帖即愈。以药测证,知此种瘙痒,当有血分燥热证候之可验。又见一人患脓疱疮,瘙痒流汁,遍请县城诸老医治之不愈。一年轻女医师单用地骨皮一味煎水洗之,随洗随愈,因而声名大噪。《中医临床家---胡天熊》      古道瘦马体悟:近期治一孕妇,33岁,妊娠三个月,突患荨麻疹,混身上下陡然云起大片红白相间的大疙瘩,瘙痒无比,抓挠血痂。要求中医治疗,坚称不服中药,外洗。现代女性自我保护意识真强。余接诊后,思之: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结合胡天雄老中医重用地骨皮之经验。      处方:荆芥12g防风12g透骨草30g地骨皮100g野菊花60g蝉衣20g益母草60g地肤子60g蛇床子60g生甘草10g三剂,令用大锅煎20分钟,洗浴。三付药用完即告痊愈。此案即是重用了地骨皮,合其它药共奏疏风、透热、活血、止痒。平时临床上,吾不但外洗重用地骨皮止痒,内服亦然,仍然效佳。

3.肝脾肿大灵验药对       肝脾肿大加合欢皮、白蒺藜,有个小故事。      那是找我看肝的病人,还不是糖尿病人,差不多肝炎病人晚期的时候都有肝脾肿大,同时都有睡觉不好,那时候我就用这个合欢皮加白蒺藜。这俩也是我老师常用的一个对药,使人睡觉好,安眠的效果挺好挺好的,我就用这两样药。       因为他是肝炎病人我也没考虑到肝脾大的这个问题。主要用白蒺藜跟合欢皮是解决他睡眠问题。没想到这个肝炎病人后来让西医给检查了一下,结果他肝脾不大了。我就很奇怪,于是我在首都医院西医学习中医班,跟那些西医大夫也讲到了这件事。      有一个大夫他就是搞肝炎病的,于是他见着肝脾大的,他不加别的药,就给他来合欢皮、白蒺藜,熬水给他吃。

因为西医同志他很容易想到找特效药、特效方这个途径的,没想到白蒺藜、合欢消肝脾大相当好。这也是无意中发现的一个经验,同志们今后如碰到这样的病人你也可以试试。      不只是糖尿病病人,就是肝病的人,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的人,这些人如果发现肝脾大,特别是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很多都出现这个现象。你可以试一下,就是在你给解决肝硬化的基础上,你就加上这两味药,你试试看,因为它也可以解决他那个睡觉不好。      另外我查了一些资料,这个白蒺藜有消痞的作用。有那么一个方子,拿白蒺藜熬成膏子,1斤白蒺藜,熬,就那么煮,煮煮他就黏稠了、浓缩了,然后你把白蒺藜那个渣滓给滤出去,就要那个汤,然后再拿微火熬,结果就成了药膏子一样,很黏很黏的药膏子。治小孩儿的那个痞积,小孩儿痞积不就是脾大吗。你就把白蒺藜那个药膏子,按他那个痞的大小,你给他糊上,上面盖上纱布,结果消痞块,这白蒺藜有这个作用。

所以我查了半天只找出这么一个根据来,合欢皮我没找出来。但是俩配合一起呢,也就是我们那个西医大夫后来跟我讲的,他说现在我可找着消肝脾大的一个方了,就这两味药。这也是我们碰上的这个临床经验吧,给同志们介绍,看看你们今后用,是不是也取得那个效果。(《名老中医传略,学术•传人丛书》祝谌予)       古道瘦马体悟:这是我在读祝老的一篇演讲稿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尤其是肝脾肿大,包括门静脉粗大,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与有效药物。祝老的偶然发现,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白蒺藜合欢皮药对。临床上是否真有效,祝老叫我们再试。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是有效的。我曾经用此药对加入有关方子里治一早期肝硬化,乙肝小三阳,伴脾脏门静脉肿大的病人,服药半年脾和门静脉均恢复正常,一年后小三阳亦转阴。以后又治过多例此类病人均有显著效果。祝老不虚言也。

4.半夏重剂治失眠      《清*吴鞠通医案》卷4载:“秀氏,23岁。产后不寐,脉弦,呛咳。与《灵枢》半夏汤。先用半夏一两不应,次服二两得熟寐,又减至一两仍不寐,又加至二两又得寐,于是竞用二两。服七八贴后,以《外台秘要》茯苓饮收功。”       古道瘦马体悟:用重剂半夏治失眠是我的拿手好戏,但是这也不是我凭空想象来的,最初用半夏治失眠就是从读《吴鞠通医案》这则医案中受到启发和学习的。要说用半夏吴鞠通是这方面的高手,古人还真见的不多。吴氏治失眠动则一两至二两,收效颇著。看的我心中直发痒,总想跃跃以试,后在今人大量用半夏无副作用的启示下,也就开始一点点试用。      主要是运用于治疗失眠一症,先是从15克用起,效果不显著,又加之30克,始见初效。

经过多年的使用,摸索出有效量为45克以上。对于严重的失眠症我一般是用90克至120克,几无不效者。多年来我用半夏治失眠相当频繁,治此症无有不用,成了我用药的一大特色。对此我曾撰文多次推荐,但是应者甚少,致使一良药被埋没。但是也有胆大者,一用即效。       有一名老中医,七十多岁去年冬,在海南三亚渡假休养期间,兼事医疗工作。曾接诊一糖尿病顽固失眠者,整日整晚睡不着觉,屡用各种中药不效,在读了我的文章后,凭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可用,果断地用大剂量半夏,每剂清半夏120克,当晚使患者熟睡6个小时,病人医生惊叹不已,拍手称庆。而后连用一月余,治好此顽症。该案老医事后专门打电话告之我,谢我公开秘方。该案患者也多次打电话写信捎礼品表示感谢。老医称是秘方,其实那里是秘方啊!就是一普通半夏,重用而己。       附:江尔逊治顽固失眠重用法半夏       患者男性,46岁。

1996年10月18日来诊。年前因事拂逆,郁怒难伸,渐至失眠,4年来常服中成药,如归脾丸、养安神片、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等,临睡前加服西药安定。       近半年来失眠加重,每晚必服安定5mg方能浅睡三四小时,且多梦纷纭。怵惕易惊。又因宿患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常用三九胃泰、胃苏冲剂、消炎利胆片等,似效非效,甚是烦恼。       刻诊:面容瘦削,略显晦暗,胃脘满闷而不痛,嗳气频频,口干苦,纳差,大便偏干,舌质红、苔黄粗厚,脉弦沉。      本例宿疾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所致的胃脘满闷、暖气、口干苦、纳差等是失眠的伴见症,而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病机——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恰恰就是主症失眠的病机之一。胆热犯胃往往酿热生痰,痰热上扰于心则失眠。所以开手重点治疗胆热犯胃、胃失和降便是一举两得。       患者长期饱受失眠之苦,唯求安睡,无复他求。

然则宿病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宿病不除,卧安从来?       今先行清胆和胃,用黄连温胆汤合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化裁,使胆宁胃和则易安卧矣。处方:法半夏15g,茯苓30g,竹茹20g,炒枳实15g,黄连5g,黄芩lOg,干姜5g,瓜蒌仁15g,太子参lOg,蒲公英30g,4剂,安定照服。       二诊:胃脘满闷消失,嗳气、口干苦、怵惕易惊等减轻,大便通畅,睡眠略有改善。患者喜,乃续服本方,而停服安定。但当晚便通宵失眠,不得已,复用安定如前。服至12剂,纳开,口苦除,唯仍不敢停服安定,停服则入睡极难,心烦不安。察其舌质仍红,苔黄薄少津,脉弦沉而细。知其胆热胃逆之证已愈,而露出肝郁血虚之底板。乃改投舒郁养血的酸枣仁汤加味:酸枣仁30g,茯苓30g,知母12g,川芎lOg,炙甘草lOg,丹参30g,百合30g,3剂,安定减半服。         三诊:睡眠仍无明显改善,上方加法半夏40g,夏枯草30g,高梁米50g。

       效果:服3剂,入睡较快,且能安睡四五个小时;停服安定,继服至15~30剂后,入睡如常人,能安睡五六个小时矣。嘱将上方制成蜜丸常服。半年后访,睡眠大致正常。江老治失眠顽症,恒在辨证方的基础上加法半夏30~60g,高梁米50~lOOg,夏枯草15~30g,颇能提高疗效,本病例便是。      自上述病例以《失眠4年》发表以来,陆续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其中约有数十封来信对文中病例第三诊重用法半夏40g提出疑问。       如浙江省金华市夏医生的来信便颇具代表性,信中写道:  “读了您发表的《失眠4年》,又巧遇一位与您文中所述病例病情极相同的患者,失眠近1年,四处求治不效。患者,男,47岁,失眠近11年,宿患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求治多处。曾服消炎利胆片、养胃冲剂、血府逐瘀口服液、敖东安神补脑液,效果不甚明显。来我处就诊前,每日需服安定5mg才能浅睡2~3小时。    “经我观察,觉得这位患者与您文章中的那位患者证候极为相似,就斗胆抄用您一诊的处方。

5剂服完后,患者述说效果较为明显,很是高兴,对我说了不少感谢的话,我就把您的文章给他看。他表示继续再服药。按一诊的方,又服了7剂。结果,每晚不服安定,可睡4~5小时,若服安定25mg,可睡7~8小时,基本可达正常。     “此时病人提出要求,最好能不服安定,也可有正常睡眠。昨日患者就诊,患者胆热犯胃证候已消除,似有血虚气滞的表现。遂又抄了您三诊的处方:酸枣仁汤合半夏秫米汤。不料我院中药房药师拒不给药,认为方中法半夏一味用量过大。她说干了半辈子药师,从未见过法半夏用到40g的方子。我很为难,她是老资格的药师,说或许是杂志在印刷的时候出了错误。我想向您印证校对一下是什么原因,也好对患者有所交代。”笔者在此首先申明:杂志印刷无错误。而应当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半夏到底有毒还是无毒?半夏可否大剂量使用?        众所周知,半夏分生半夏和制半夏两类。生半夏有毒,若用至40g,应注明先煮半小时以破坏其有毒的成分。今则连法半夏即制半夏40g亦拒付之,令初涉医林者遭遇满头雾水。       拙见认为,资深药师拒付之是有书为证的。

谓予不信,请翻阅历代本草(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无不笼统记载半夏有毒,就连中医高校《中药学》亦从其说,且规定半夏用量为5~lOg。《中药学》是这样介绍半夏毒性的:半夏中有毒成分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生食时可使舌、咽和口腔产生麻木、肿痛、流涎、张口困难等。但是需要明确者,此言生半夏生食之。而生食之者,往往是误食。煮食呢?《中药学》继续写道:“此有毒成分难溶于水,经久加热可被破坏。”由此可见,生半夏煮熟且久煮后食之,或仅服食其药液,应当是基本无毒的。        然而《中药学》由此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生半夏有毒,内服一般不用。”这就令人费解了。《中药学》提倡使用姜汁、白矾加工制成的制半夏,还特别注明:生半夏的有毒成分“不能单纯被姜汁破坏,而能被白矾所消除”。可见完全符合炮制规范的制半夏是无毒的。       由此应当得出结论:①制半夏无毒;生半夏有毒,久煮可消除其毒性。②制半夏可用大剂量,不必先煮;生半夏宜先煮半小时以去其毒性,若重用30~60g,以先煮1小时为宜。③若顾虑到半夏炮制不规范而可能残存毒性,则在使用大剂量(30g以上)时不妨先煮半小时,以防万一。

       行文至此,已可打住。又欲写几句题外之言供同道参考:       第一,方书之祖《伤寒论》使用半夏的方剂多多,均注明“洗”,即生半夏用水洗干净后人药,绝非后世使用生姜、明矾炮制之者。而近代名医张锡纯使用制半夏,则深恶其炮制不当,含明矾太多,  “相制太过,毫无辛味,转多矾味,令人呕吐。即药房所鬻之清半夏中亦有矾,以之利湿尤可,若以之止呕吐及吐血、衄血,殊为非宜。愚治此等证,必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然后用之。然屡次淘之则力减,故需将分量加重也”。       第二,上文已经回答半夏可以大剂量使用,今再续申之。半夏使用机会多,取效的关键是用量:若燥湿化痰,6~lOg足矣;降逆止呕,15~20g不为多;镇静安神,必用30~60g。       第三,生半夏阙功伟哉!顽痰宿瘀致病,特别是癌性疼痛,制半夏无能为力,应当大胆重用生半夏(久煮去其毒性)。 

5.白头翁尿道灼热之克星       白头翁一药,功效清热解毒凉血,为治痢之要药,如白头翁汤就是以此药为主。历代文献均论本药治热痢,但却很少论及其它功用。近代名医冉雪峰龚姓弟子所著《医笔谈》中提出了白头翁有治尿道灼热坠痛之功效。笔者临床治疗尿道灼热坠痛时, 常在辨证基础上加入白头翁,每每收到良好疗效。现将点滴体会介绍于下。       尿道灼热坠痛主要是由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所致。症见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厚而腻,脉数。而笔者认为本病病机尚与肝木之气逆乱有关,因肝经络  阴器,肝木逆乱之气与邪热郁遏迫注阴器,则可致尿道灼热坠痛。故笔者以八正散合白头翁治疗本病疗效甚好。       如曾治一25岁男性患者,小便时尿道灼热坠痛,尿黄口苦,  舌红苔厚腻,尿常规隐血,蛋白(一),血常规正常。

前医诊为尿道炎,用氟哌酸和中药清热通淋之剂,辗转数医治疗2月余,疗效不佳。刻下症如前述,属下焦湿热之淋证。处以八正散合白头翁加减:白头翁、栀子、瞿麦、生地、甘草、木通各10g,车前草、萹蓄各15g,黄柏12g,滑石20g。3剂而愈。      以上可见白头翁的功用不仅能治热痢,在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更能治尿道灼热坠痛。(方药妙用:刘仁毅)       古道瘦马体悟:说起白头翁一药,大家并不陌生,著名的经方白头翁汤即是,临床上一般用于痢疾,我亦不例外,但是正如上文所述,白头翁的作用不止此一端。我临床上治血热崩漏一证也擅于重用白头翁清热凉血,效果颇佳。山东名老中医张志远的生地榆生贯众白头翁汤即是。尽管病证不同,病机相同,同取白头翁清热凉血的作用是一致的,移治于尿道灼热坠痛同理亦是可行的。临床上泌尿糸感染除了引起尿急尿频尿结外,部分病人尿道灼热疼痛亦常见,一般用八正散、导赤散解决其它证状较易,但解决尿道发热灼痛不佳,在这方面白头翁是特长,是专药。受上文启示我常用之,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我曾治一龚姓中年妇女,泌尿系感染,发热,尿急、尿频、尿涩痛,尿检后诊断为急性尿道炎,在医院打点滴一周,诸症消失,唯有尿道灼热涩痛不减,西医无法,寻求中医治疗,我即予四妙散加白头翁50克,一剂痛轻热减,三剂即愈。类似此症,只要是尿道灼热一症突出者,我即在治淋方中加入白头翁一味,屡收速效。其实临证中很多中药都有多种功效,学中医者不妨广开思路,多探索一药多能,充分发挥挖掘中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