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李劼人故居 寻访老成都文化人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也许不少成都本地人,对李劼人都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知道.殊不知成都人都知道的人民南路.杜甫草堂,都是由李劼人任成都市首任副市长时主持修建的人物

也许不少成都本地人,对李劼人都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知道。殊不知成都人都知道的人民南路、杜甫草堂,都是由李劼人任成都市首任副市长时主持修建的

人物链接:

李劼人(1891—1962),原名李家祥,祖籍湖北黄陂,四川成都人。被巴金誉为“成都真正的历史家”、“川西民俗的百科全书”和“中国的左拉”。

走出川师大狮子山校区北门,有条不长的马路,名叫劼人路。它将一条与之相交的马路分为菱窠西路和菱窠东路。李劼人的故居,就位于菱窠西路70号,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中。“菱窠”,是李劼人故居的名字。与周围朝气蓬勃、热闹非凡的大学相比,李劼人故居显得古朴而静谧,伫立在由白墙青瓦围成的小巷尽头。白墙灰瓦间,郁郁葱葱的古树探出枝叶来。两三栋墙壁洁白的瓦房、高低簇立的树木、小桥流水、亭台轩榭组成了园林的主要景象。

【其居】

菱窠之中写下传世巨作

李劼人1962年去世后,故居便交给了国家,现在的故居亦是博物馆,还保留着1998年修葺后的模样。主楼的一楼基本保持着原样,二楼则改为了李劼人生平事迹的展厅,尽其一生,分为九个主题展区。现在的李劼人故居博物馆,是成都唯一一处近代文化名人故居遗址,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9年,原先居住在成都市区指挥街的李劼人,为躲避日军轰炸,选址东郊,从当时川大教授手中买来土地,用黄泥、木材和茅草修建了“疏散房”。因屋前有一汪状如菱角的堰塘,李劼人便在门楣上自题“菱窠”,为其命名。李劼人在“菱窠”居住生活了近23年。

最初的“菱窠”东为客厅,西为卧室,中间是书房;书房里四周挂着不少照片,

大多数是李劼人与家人的合影。一张干干净净的案台上,现在只留下了一部老式电话。李劼人故居博物馆研究人员张志强告诉记者,在这里,李劼人常常伏案至深夜,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天魔舞》,并完成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改写。也正是因为深夜创作,李劼人害怕打扰家人,于是在书房安放了床和屏风。

故居未来将成文化标签

去年,政府启动了李劼人故居改造工程,工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馆外新建李劼人故居公园,二是对故居博物馆本身进行修缮。李劼人故居博物馆馆长叶军向记者介绍说:“故居现已有些陈旧,需要翻新。”

建成之后,故居、博物馆、公园融为一体,小巷中这不起眼的“菱窠”或将成为如杜甫草堂一般的成都文化标签、旅游胜地。

【其人】

大师李劼人

少年巴金深受他影响

有很多人,包括成都本地人,对李劼人都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知道。殊不知,李劼人先生一生70余年,当过科长、编辑、作家、教授、餐馆老板、造纸厂董事、成都市首任副市长等,是我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翻译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收藏家、美食家。李劼人先生一生成就卓越,是成都人身边的大师。

你可能熟知鲁迅的白话文开篇之作《狂人日记》,却不知早在1912年李劼人便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游园会》;你可能读过巴金的激流勇进三部曲,却不知李劼人比巴金更自觉而忠实地采用法国“大河小说”的体式,也创作了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连贯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同为成都人,少年巴金深受李劼人所宣扬的进步思想的影响;你可能知道世界名著《包法利夫人》,却不知道这部小说最早是由李劼人先生翻译的;而成都人都知道的人民南路、杜甫草堂,也鲜有人知它们都是由李劼人任副市长主持修建的。

巨匠李劼人

旧成都活在他笔下

李劼人的文学作品多以描写成都市井生活和文化风俗为主,在其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老成都的影子。巴金曾感慨:“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

读李劼人便是读老成都。在李劼人的作品中,我们能够寻见很多老成都街头巷尾的痕迹和历史发展的印记。即使与先生身处不同的年代,相信成都人也能在先生的作品中找到共鸣。茶馆、灯会、街道名称等城市标签,会使得成都人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浮现出成都旧时的模样,体会到历史变迁中存留与颠覆的奇妙,感受到成都的历史质感,从而对成都产生更为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李劼人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是以成都的“天回镇”为背景创作的。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狂》,在一开始便提到了成都的四道城门和昭觉寺,电影中还有青羊宫、茶馆、春节灯会等成都文化生活的展现,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

志士李劼人

参与救国办报又办刊

少年丧父的李劼人,学习刻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四川高等学堂分社中学,与郭沫若、王光祈、魏时珍、周太玄等人成为同班同学。

作为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1910年,李劼人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召开国会”请愿活动;1911年,李劼人又参加了四川的保路运动。后来,李劼人创办了白话报纸《群报》、《川报》,任主笔和编辑。1918年,李大钊、王光祈等人组织创建了少年中国学会,作为学会成都分会的负责人,李劼人创办了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刊物之一《星期日》,用于宣传进步思想。当时,年少的巴金、艾芜等都是《星期日》的忠实读者。

1919年,周太玄将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到中国,又传给身在四川的李劼人,李劼人主笔并创作按语,通过《川报》进行了“五四运动”的宣传与鼓动。收到讯息后,成都进步学生群力奋起,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掀起了成都本地的学生运动。

正气李劼人

摇身一变成一代实业家

1930年,不愿忍受军阀对教育界的压榨和亵渎,李劼人辞去了大学教授的职务。为谋生计,他借款300元,和妻子在指挥街开设了餐馆,取名“小雅餐馆”(一说名为“小雅轩”)。这一举动在当时的成都掀起了轩然大波,报纸以“文豪做酒佣”为题报道此事,称“成大教授不当教授开酒馆,师大学生不当学生当堂倌”。而事件的背后则体现出了李劼人洁身自好,不屈服于权贵的气节。

1925年,李劼人在乐山主持创办了“嘉乐纸厂”,但其创办纸厂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解决印刷用纸匮乏的问题。李劼人发现文化文明的传播离不开纸张,便以自己办厂的方式,实业救国。1938年,纸厂收益情况转好,李劼人便用赚来的钱资助了孤儿院,捐助了20多所学校,帮助贫困学生,并用于支持文化刊物的创办等。可以说,当时的李劼人将文化的传播视为己任,并且极富爱心,热心公益。

对于李劼人先生的评价,用张秀熟撰写的《李劼人先生像赞》总结再合适不过了:“巴蜀天府\地杰人灵\劼人先生\一代文哲\锦心绣口\冰清玉洁\微澜大波\呕心沥血\山何巍巍\日何烨烨\缅念斯人\高风亮节。”

华西都市报记者陆阳阳实习记者任鸿摄影刘陈平(文中相关史料和图片由李劼人故居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