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个人资料简介】中国十大操盘手之一花荣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花荣,原名余郑华.花荣是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人称"不死鸟".花荣炒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底,当时开户最少需要资金1万元,他凑了3000元和别人合伙开户,从邮市转战股市.1993年花荣已经在证券公司工作,成为证券市场上第一批红马甲.中文名 余郑华别    名 花荣,花狐狸国    籍 中国民    族 汉族出生日期 1964年职    业 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毕业院校 南京邮电大学代表作品 <猎庄狐狸>等花荣,原名余郑华,人称花狐狸,

花荣,原名余郑华。花荣是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人称“不死鸟”。花荣炒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底,当时开户最少需要资金1万元,他凑了3000元和别人合伙开户,从邮市转战股市。1993年花荣已经在证券公司工作,成为证券市场上第一批红马甲。

中文名 余郑华

别    名 花荣,花狐狸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4年

职    业 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

毕业院校 南京邮电大学

代表作品 《猎庄狐狸》等

花荣,原名余郑华,人称花狐狸,祖籍湖北。著名股市职业操盘手,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红马甲,知名财经作家,知名财经博客博主。纵横股市二十余年,历经股海潮起潮落几轮牛熊,屹立不倒,是中国股市第一代知名操盘手中至今为数极少在市场幸存并活跃者,被称为常胜福将。

2011年1月被新浪网评选为“中国资本市场20年十大传奇人物”。1987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专业,1990年在英国CPT公司(英国第二大电讯公司)接受专业培训。

1991年进入证券行业,曾先后任职于河南证券交易中心,河南中原租赁集团、广东融通集团、海南置地集团、华融信托、中国银河证券等实力机构。现为职业证券投资人,在京城私募界和职业大户中拥有较大影响力。是国内证券投资界大资金稳健投机风格的顶尖代表人物。因在证券投资界的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凡国家出台重大金融政策,各大知名主流财经媒体和财经网站经常会第一时间电话采访其观点并发布。

被称为“中国十大操盘手之一”的花荣毫不讳言自己是投机者。他1991年就入市,先后经历了五轮牛熊转换,不仅担任过券商、信托、私募操盘手,还一直是一名财经写手。在疯狂且投机氛围极重的市场,他一边在书中告诫投资者要“舍得头颅做酒杯”,敢于追涨换手率最高的龙头股,一边自相矛盾地介绍自己的“盲点套利”理论。

花荣不认为投机是个贬义词。“投机就是投资机会,没有机会就不进场交易”,他始终认为在中国股市进行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难度很大,“企业也是有周期和寿命的,一支股票不会永远上涨,也不会永远下跌。很多人的缺点是要么过于短线,要么把自己命运和企业放在一块。一直拿着股票不卖是错误的,你应该把钱不断的投向处于周期最好企业。”

跟随证券市场一起成长的花荣,有时候会谦虚地宣称自己能成为“不死鸟”是运气,有时候却严厉地批评股市和投资者。“A股依旧是不成熟的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是傻瓜。这些人在证券市场分不清楚黑白、对错,不知道市场的规律和本质。”在花荣看来,最重要的功课发生在交易前。一名合格的交易者,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必须考虑各种情形和后果,对交易制度和公司治理情况有清晰了解,之后才是买入卖出,即落实一切原则的交易本身。

“比如交易制度是常识,但很多投资者却不感兴趣。一个人去菜场买颗白菜都知道挑挑拣拣,为什么到了股市,还不熟悉游戏规则,却可以草率地买入卖出?”花荣将自己的博客命名为“中暑山庄”,比喻股民们进到股市就晕头转向,如中暑一般。

正如菲利普·费雪说,股票投资有时难免需要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霉运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依靠良好的技能和原则。花荣认为投资者应该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而无知正是许多股民亏损的重要原因。

这位操盘手将自己的投资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9年之前。证券法、基金法尚未问世,这是证券市场的乱世,做庄行为被鼓励,胆子大的人才能生存。花荣的打法同样草莽,他的目标是“猎庄”,发现庄家、跟随庄家,激进操作,把基本面分析放在次要地位。

这期间花荣也中过枪。1994年时,花荣帮助一个民营老板操盘,当年的股市正经历第一轮熊市,沪市从1993年2月的1558点跌至1994年7月的333点,跌幅达到78%。当时花荣则注意到了新股内蒙华电,在大盘570点时以4元左右的价格建仓。本以为这支股票市盈率低,竞争力强,业绩稳定,结果大盘5月到7月间跌去50%,内蒙华电的股价也一泻千里。当时没有止损的概念,花荣只有越跌越买,加大仓位。

沮丧的花荣已经做好了被扫地出门,睡到火车站的准备,孰料1994年8月1日,管理层连颁三大救市政策,内蒙华电也趁势涨了起来,仅五天的时间,从2.32元涨到7.11元,花荣收益达到90%。

熊市无情,一批操盘手被清理。到1999年到2007年,市场上的主流群体已经由职业大户演变为券商、基金,交易也更为规范,花荣的投资进入了进取和稳健结合的阶段。花荣的策略是“题材是第一生命力”,即跟随重大社会事件、重大政策等进行投机,利用技术面分析判断卖出时机。

现在,花荣则琢磨了一套另类的投资方法——盲点套利,即在弱势市场寻找确定性的机会,在一般人熟视无睹的地方获利。花荣总结这一方法的核心要素有三点: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利润明显、效率较高;有从盲点变为热点的可能性。这三大要素连接的关键因素是双轨价格。

盲点套利的最佳案例之一是投资樊纲钢钒。2008年,樊纲系谋划资产重组整体上市,重组方案中给予持有樊纲系三只股票现金选择权,其中樊纲钢钒股东在规定期限内可将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按9.58元/的价格出售给大股东所指定的第三方。这就意味着,只要在9.58元下方买,就可以视作无风险。

樊纲也被花荣认为是投资生涯里记忆最深刻的股票,原因是当时买卖股票的整个操作过程在博客上公开,并引发了圈内广泛讨论。当时存在证监会不批准、鞍钢集团单方面毁约等多种可能性,2008年8月1日樊纲系一度全线跌停。

花荣在他的书中引用一名知名的券商分析师的评论:“樊纲钢钒的信息面是透明的,股价的表现大家也都全看到的。花荣的看法与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分析师的看法不一样,其中必有一方是傻瓜。不是我们大家是傻瓜,就是花荣是傻瓜。”

最后的结果是,当年8月到10月的三个月内大盘从3000点跌至1600点附近,樊纲钒钛则由6元左右涨到九块多,别人赔50%,花荣则净赚30%。

除了现金选择权的套利,还有闲置资金国债逆回购、公开增发股、定向增发股、可转债、权证等多种机会。“投资第一要务是保证不亏钱”,尽管不认同价值投资,花荣和巴菲特的投资思路却异曲同工。

“顺势而为”,是花荣一切投资方法的基础。“我的方法是波段操作,牛市做多,熊市做空。趋势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你要顺应整个大势才能生存。”怎么度时审势则看成交量是否活跃、指数均线系统的方向、市盈率倍数等,以发现时间和价格的大概率性和确定性。当沪市成交量高于1500亿,选股做多;当成交量低于800亿,观望为主。两个成交量的数字不是绝对化,关键是市场的持续成交量越大,越说明市场活跃。

至于现在的A股,花荣认为仍处在熊途中。“两市最大的问题是供求关系失衡。新股发行得太多,投资者的资金不足以支撑这样的量。”在熊市中,人是非理性的。一支股票无论基本面如何,只要股价不稳,就会引来大量的抛售,“聪明人应该以防守为主。”

自称“花狐狸”的花荣对更多的问题则狡猾地以“标准答案”略过。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操盘手?“有个好爸爸。”国内有哪位操盘手值得关注?花荣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也许有,但到现在我还没发现。”

花荣并没有一个好爸爸。把时间快转回1991年,大学毕业不久的花荣还在郑州一家酒店负责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听说朋友的哥哥炒股赚了一大笔钱,他也跑去证券公司开了个户。就像发现了世界的一个秘密一样,他开始利用每天中午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炒股。在当时,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被看做是不务正业,尽管输赢参半,但在炒股笔记本的第一页上,每天勤奋研究股市的花荣仍旧立下了志向:“平庸不如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乎!”

1993年,券商自营盘开放。花荣决定曲线救国,他寻找机会进入证券公司IT部门担任技术员,并在参加了上交所红马甲培训后,逐步担任了操盘手。

这期间对花荣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他刚入行时到公司老板家吃饭。席间,他被邀请参加一个游戏,互相模仿对方的动作。老板喝下一口水,花荣也跟着喝下一口水。接着,老板一张口将那口水吐回水杯,花荣却傻眼了,他的那口水早就咽了下去……

这让花荣开始明白,所有的操作都得留有余地,许多看似绝对的事情都可以变成“没被喝下去的水”,而操盘手必须考虑隐形变化。

几次胜利的狙击战后,花荣成长为一名耀眼的操盘手,1997年买卖深发展等战绩让他名震江湖。在花荣创作的小说里,他为男主角塑造了战无不胜的操盘手形象,但现实中他则遭受过更严重的打击。

一直到2001年破产前,花荣都是一路春风,无往不胜。他辗转于信托、期货、租赁、券商各类公司,世纪初来到北京后,花荣的心态突然失衡了,“之前太顺利导致头脑膨胀,我开始希望自己的财产迅速升值”。在2001年,花荣和他的合作伙伴本来持有五粮液、重庆啤酒、中成股份,之后仅重仓了当时的主力南方证券重仓的中成股份。

不巧的是,他们遇上了下半年国有股减持引发的并一直持续到2006年的大熊市。由于融资杠杆的原因,花荣迅速地赔尽持有五粮液和重庆啤酒曾获得的盈利,并输光了全部财产。没有钱,在2002年到2004年之间,他蛰伏在书房中,只能靠写字谋生,当时在博客上有网友这样评价他:“花荣炒股没挣钱,挣钱靠写书。”

“写书就像搬砖,一个字相当于一块砖。”这是花荣最惨痛的经历,写书写到主人公破产时的情节,他也忍不住痛哭流涕。“窘态”,这是网络上流传广泛的一篇评价国内第一代操盘手下场的文章里,花荣的名字后面跟随的两个词。

花荣对这些评价的反应是哈哈大笑。“每个人对窘态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不到100亿都是窘态。”不过他又突然变得严肃,“如果以破产为时间点,我当时确实是窘态。”现在的花荣除了重新积攒了财富,还找到了另一种存在感——财经作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以“花荣”这一笔名为报纸撰写专栏。他所创作的小说《操盘手》,是2007年中国书市十大畅销书之一,描述了证券市场原始时代的内幕交易、挤占保障金、股价操纵等不规范行为和操盘手实战交易的过程,第一次将操盘手这个神秘的群体曝露在阳光下。

2012年写就的股市实战手册《百战成精》,则在一年内重印五次。除了销量,让花荣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书曾被《纽约客》评选为“快速了解中国的五本书之一”。“现在遇到比我更富裕的人,我不再自卑。物质财富不会得到传承,但精神财富可以。”

尽管困难总会给人带来无尽痛苦,花荣仍然志在股市。这次破产也直接催生了花荣的“盲点套利”方法论。财富被清零使他厌恶风险,开始在股市的风险中追寻无风险,在无规律中追求确定性。

翻身的第一仗在2004年,他成功发现了潜力股中集集团,这只股票基本面超预期高成长,在6月进行10送6除权时花荣重仓介入。在当年阴跌不止的股市,该股涨幅超过100%。

由于整体收入有限,花荣当时在这只股票上赚的钱不多,但他重建了自己的威信,那个自信、好运的职业操盘手又杀回来了。之后他将盲点套利加热点投机的手法使用得愈发纯熟,即使在2008年的大熊市里,由于只在明确的涨势中进行操作,也获得了近40%的正收益。

头发花白的花荣谈到破产,依然心有余悸:“现在不过是因为咸鱼翻身,还能笑着说。还有多少人赔尽了财产,无言地消失了。”

二十多年观察和接触各类投资者,也让花荣发现了中国股市常胜将军们的共同特点:没有被大熊所伤,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败,没有一刻让心智和账户失去控制。

投资心态尽管是玄妙的,难以量化,花荣认为是自己当年惨败的重要原因。“我当时心里着急,急于赚到1个亿。把交易变成生死决战的后果就是,不仅一个亿没赚到,所有的身家都烟消云散。”恐惧和贪婪,往往会让投资者在完全错误的时间作出完全错误的决定。一个交易者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只要急于挣钱,就会完蛋。花荣这样总结。

二十多年的经验让花荣意识到股市里永远是一赢两平七亏:“这一概率不仅适用散户,对于基金、私募等机构,全部都适用,一个交易者来到股市就必须认识到这点,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他现在只为自己打工。“古话说的是达则兼济天下,在股市里,是达则独善其身。”多年的操盘经历,则为他的身体留下了另外的痕迹,他告诉记者操盘手们普遍肠胃不好:“炒股时人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反胃,饭都没法吃下去。”放松方法则有很多,他爱讲笑话、编段子,发表的每一篇博文里都不忘加上一个笑话为股民和自己减压。

笑话背后是投资这条路上的斑斑血迹。花荣的朋友当中,有自杀的、坐牢的、销声匿迹的、亿万身家赔光的。当年一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参加职业操盘手培训的33个人,仍留在股市的只有花荣一人。“所谓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无奈就是有时候看到朋友在走向深渊,却无能为力,拦都拦不住。”

回首萧瑟处,有些什么样的感悟?花荣闭上了眼睛:“我所遭受被称为“中国十大操盘手之一”的花荣毫不讳言自己是投机者。他1991年就入市,先后经历了五轮牛熊转换,不仅担任过券商、信托、私募操盘手,还一直是一名财经写手。在疯狂且投机氛围极重的市场,他一边在书中告诫投资者要“舍得头颅做酒杯”,敢于追涨换手率最高的龙头股,一边自相矛盾地介绍自己的“盲点套利”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