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军北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获誉2016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获誉2016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新闻纵横新闻纵横2017年3月22日,"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颁奖典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获誉2016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

新闻纵横

新闻纵横

2017年3月22日,“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1号演播厅举行。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教授获誉“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

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人民网、今日头条、赛思健康科学研究院、医学科学报社共同主办,人民健康网、科学网、北京医科报公益基金会承办。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人民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为黄晓军颁奖

评选活动于今年1月下旬启动后,迅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候选公示、微信点赞、评委函评等环节,并根据今日头条平台用户关注度,最终评选出10项“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和10位“2016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

据主办方介绍,为保证评选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领域院士,部分医院院长,大学校长,学会协会领导和医疗科技媒体社长、总编辑等组成评审团,并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流程。活动旨在评选出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对全民健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年度医学进展及新闻人物。(文/陈月)

附:黄晓军教授简介

黄晓军,血液病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现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细胞治疗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临床PI。

黄晓军还担任亚太血液联盟(APHCON)常委会主任,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曾任第一/二届会长),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持“863”“杰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课题;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包括New Engl J Med(2篇Letter)、J Clin Oncol(2篇)、Blood(10篇)、Leukemia(6篇)、BBMT和BMT(64篇),2014、2015、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任血液学TOP10 SCI期刊Blood、Blood Review编委,J Hematol & Oncol、British J Hematol副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以及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黄晓军牵头制定多项中国及亚太血液病治疗指南/标准并在国际上推广普及,主持我国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领导建设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数据库、慢性髓性白血病联盟,促进我国血液病诊治的规范化及人才建设。

黄晓军主要贡献包括:

(1)发展完善了国际原创的单倍体移植体系:突破免疫屏障,使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白血病最佳治愈方法不再限于“配型相合”“父母供子女,子女供父母”等“单倍体移植”模式取得与全合移植相同疗效。此体系的发展与应用成功解决了“供者匮乏”这一困扰全世界的关键临床问题,迎来了“人人都有移植供者”新时代。

(2)移植合并症防治:建立了以分层乃至个体化治疗为特色的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新型防治体系,临床上实现了抗白血病效应和移植物抗宿主作用分离,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3)白血病分层与靶向治疗:国际上首次证实口服砷剂可替代静脉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此基础上证实非高危APL患者口服砷剂联合维甲酸即可获长期生存,首次实现了不输液、不化疗治愈白血病可行性;还发现APL砷剂耐药时新的“突变热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