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日本 建筑——贝聿铭设计之日本美秀美术馆

2017-07-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美秀美术馆,日文说明书上写的是"MIHO美术馆",英文名为"MIHOMUSEUM".此美术馆最大的特点是与大自然容为一体.远离尘嚣,MIHO美术馆在绿油油的信乐山岳中若隐若现.其主体建筑物达80%都是埋藏于地下,这是由于要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与周围景色的融合!通过跨越两个山脊的隧道及吊桥,便会看到美术馆的入口.当走近的時候,便会在长满松树的山坡中瞥见玻璃的屋頂,恰似中國古代的傳說.地上的天堂.美术馆的建筑大部份均埋藏于地下.花岗岩从广场一直铺到美术馆门前斜坡上的三段台阶

美秀美术馆,日文说明书上写的是"MIHO美术馆",英文名为"MIHOMUSEUM"。此美术馆最大的特点是与大自然容为一体。

远离尘嚣,MIHO美术馆在绿油油的信乐山岳中若隐若现。其主体建筑物达80%都是埋藏于地下,这是由于要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与周围景色的融合!

通过跨越两个山脊的隧道及吊桥,便会看到美术馆的入口。当走近的時候,便会在长满松树的山坡中瞥见玻璃的屋頂,恰似中國古代的傳說、地上的天堂。美术馆的建筑大部份均埋藏于地下。

花岗岩从广场一直铺到美术馆门前斜坡上的三段台阶,进门之后就全是大理石地面了。只见馆厅一律玻璃落地门窗,钢框条把门窗分隔成一整排透明的"屏风","连环画屏"映印着远山、碧树、红叶、翔鹰,景色美不胜收。欲入展览厅,就得先下一层楼。

日光透过天窗照射在楼梯上,因此有足够的亮度。往里走,展厅内就全靠灯光照明了。壁灯发出茶色的幽柔的光,似乎带领我们穿越时间隧道,从现代回到悠悠远古。正在举办"开馆5周年纪念展",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国、朝鲜、日本的古代文物,一部分是地中海周边地区纪元前的艺术品。

在惊叹人类文明智慧之余,再环顾展厅浅赭色的大理石墙面,淡黄的木板隔断;温暖的色调和磨光地面,与灯光融为一体了。仰视头顶上呈各种立体几何形状搭接的钢条架构,让人感到这是一件精美独特的现代创新之作。

一进入室內,便可领会到因美术馆室內环境而产生的戏剧性变化。阳光从屋顶裝有現代化设计的百叶窗板的天窗中进入宽敞的接待处,照亮了蜂蜜色的石灰石墙,帶來一种溫暖的光芒。空间感及开放感在四周山脈景色的影响下變变得更廣广阔。

设计此建筑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我肯定來這里的人將会明白我是有意识地设计此美术馆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照着这个意图发展此MIHO美术馆是建筑上两方向的壮丽体现:"建筑物矗立于大自然中,同时亦成为和大自然相融的一部份"!

(一) 丰富和发展了几何型体的建筑构图,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特征,还包括多样化和细腻的处理。作品中除了一般的方形和长方形体外,还增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扇形、五边形等。千变万化的结合,造出种种前所未见的建筑形象。

(二) 注意配合环境特点,进行有个性的建筑设计。在已有的建成区中建造新建筑,需细腻的处理新旧之间的微妙关系。完全不故旧环境,如在无人居住的地方盖方子一样是不对的,但也不是一昧屈就有装束。

(三)贝聿铭在建筑造型中的构造性与雕塑性并重。第一类指外型清楚的表露出建物的结构与构造,关节清楚,肌理分明;第二类指外观不易直接阅读其构造体系,重视其造型变化。

(四) 精致的细部处理。细腻的处理细微的部分,直与量并重,充分表现东方人特有的细腻精致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