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房价2016年 2009年5月21日金岩石演讲实录82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的东西.通俗地讲,一个孩子,究竟是先天因素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还是后天的因素决定了孩子的成长?一个国家,它必须有产业,这是由要素决定的.但是,什么样的产业?朝哪个方向升级?就像孩子将来上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一样,绝对不是父母决定的.所以,我想很通俗地告诉大家,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有先天优势.要素禀赋,但是,随着产业的成长,它就越来越依赖于后天的因素.于是,我们更多强调的,不是它的先天优势,而是后天禀赋.这就是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用区位

这是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的东西。通俗地讲,一个孩子,究竟是先天因素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还是后天的因素决定了孩子的成长?一个国家,它必须有产业,这是由要素决定的。但是,什么样的产业?朝哪个方向升级?就像孩子将来上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一样,绝对不是父母决定的。所以,我想很通俗地告诉大家,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有先天优势、要素禀赋,但是,随着产业的成长,它就越来越依赖于后天的因素。

于是,我们更多强调的,不是它的先天优势,而是后天禀赋。这就是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用区位经济优势再做一次解读,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就是中国经济的复苏,一方面取决于跨国公司本身的扩张,也就是跨国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在追求规模扩张的时候,不断地把中国的产业纳入它的??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

那么,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全球经济中心的移动,会带来一种新的效应——财富效应。于是,这个财富效应一旦形成了一个中心,就会在它的中心外围不断扩散。于是我们看到微观,看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递增;同时要看宏观经济,财富效应所形成的一种扩散。财富扩散和规模扩张,就构成了产业升级和产业本身的积累。

我们用这个一概念来看,当今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微观的角度看,由于我们的经济在过去20、30年内,为了追求高成长、创造就业机会,我们变成了一个世界工厂。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必须依靠全球经济稳定,特别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最大的金融中心和跨国公司最大的公司基地,这就形成了一个美国经济企稳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提。这是我们从微观的角度上看的。

我们从乐观的角度看,我们看到什么呢?在这样一场金融海啸发生之后,中国事实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成了全球经济的中心之一。这种中心地位的建立,事实上是一个国际经济中心的移动,国际经济中心开始产生了一个新的区域中心,于是,以中国为中心,就会产生区位经济优势。

区位经济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意味着未来全球经济的增长,会向中国区域倾斜。向中国区域倾斜的过程中,我们的要素禀赋的劣势,会被区域经济的优势所抵消,也就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会享受越来越强的区位经济优势。

这就是我研究克鲁格曼理论形成的一些概念。

为什么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后,全球的经济中心向中国转移了呢?

我们现在,在座的所有的人,请你们上月球,站在月球往下看世界,把世界看成一场资产负债表。你看什么?看一看这张资产负债表,资产向下,负债向下。资产向下,我们看到的是,全球证券化的财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增发了50多万亿;全球实体经济的财富,从大米到石油,按照半年前最低的价格计算,贬值了30%到80%。

如果站在月球上能够看到房子、企业、家庭,你会看到全球的房产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贬值,全球的企业消失了20左右%。收藏品,具体到每一个家庭的收藏品,你可以看到08年全球各种收藏品的拍卖和交易萎缩了40%到60%,也就是说,我的左手,财产向下,资产在大幅度贬值。

我们再看,我的右手——负债。负债向下。少了一分钱吗?没有!一分钱也没有少!不仅没有,你们再看G20会议,它得出了什么结论?就是一起发债。G20代表的,就是当今

社会政府的主流价值观。因为,G20代表了65%的人口,85%的GDP,90%的世界贸易,95%的黄金储备。在G20国家之外,不是打仗,就是饥饿,或者是恐怖,或者正在沉默。所以,我们看到的是,G20实际上吹响了一个号子,全世界代表主流经济循环的G20国集团,开始集体发债,集体发钞票。

于是我们看,资产大幅度贬值,负债在大幅度上升,国家在积极行动。当国家行动来救市的时候,每个人想一想,国家靠什么救市?国家只有两张纸,左手是债,右手是货币。通货膨胀了,多发一点债,回笼货币;通货紧缩了,收回债券,释放货币。于是,我们看到两张纸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我们再看,当今世界整个财富的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我们把全世界看作一张八仙桌,四条腿。一条腿是实业,三条腿就是三张纸:货币、股票、债券。一条腿———实业,千变万化、各种各样,一揽子杂货,这就是实体经济;但三张纸———货币、股票、债券。

在这三张纸当中,政府管两张纸——货币和债券,金融家管一张纸——证券。这是我们看到的当今世界“一揽子杂货三张纸”。我们再看中国在这样一张桌子上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证券化的财富增发了50亿万以上,我们不到3万亿。于是,我们的相对财富增长了。这是我们看到的,我们是在绝对财富下降的同时,相对财富在虚拟经济的层面上大幅度上升。 这是第一个结论。

我们再看,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我们没原材料,所以跌不倒我们,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了原材料优势,也就是别人的痛苦变成了我们的利润。这时我们又看到,在实体经济当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原材料优势——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贬值而相对上升。

第三,我们再看中国的高成长和我们解决就业所取得的成就,带来的是我们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这个市场会由于全球经济相对萎缩,我们相对上升。因为中国的消费不是高端消费。这个道理就像“土豆定理”一样。土豆的价格,它不会由于经济危机的波动而发生任何变化。

这时候,中国的中、低端消费市场在全球消费市场萎缩的条件下,相对上升。中国的投资品市场,在全球投资品市场大幅度贬值的状态下,我们也相对上升。这就构成了一个现象:就是在全球经济的危机当中,无论哪一个资产向下,我们都出现了一个相对地位的上升。

相对地位的上升,就必然带来全球经济两个中心开始移动:跨国公司产业链开始向中方移动;全球的经济中心,以财富存量衡量的中心,开始移动。所以,未来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中心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区域经济优势会逐渐上升。也就意味着,虽然我们现在依赖着美国经济的企稳,但是,中国经济将领先成就自足。

这就是我们从区位经济优势,大宏观经济周期,来看中国目前的位置,中国目前的困难和中国目前的相对优势。所以,我们解读了一个全球经济中心移动的概念,解读了一个国际分工中的区位经济优势形成的概念。

我们再看,目前经济周期在这样一个概念下,如何形成一个热点行业,目前在经济周期的阶段我们正处在哪个阶段。如果我们把经济周期看作一个链条。这个链条,首先是在金融市场发生问题。也就是说,“一揽子杂货三张纸”,这“三张纸”发生了问题。

它为什么发生问题呢?过渡发行的货币,背后是过渡消费;过渡发行的债务,背后是过渡举债。所以,过渡消费,过渡举债,在某一个点会因为一个小的事件引发金融市场的危机。于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导致过渡消费消失,过渡举债消失,于是,产能萎缩,消费萎缩,金融市场萎缩。于是,这个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传递。

向实体经济传递的过程中,就从金融中心转向制造业中心,再转向原材料产地。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在中国是产能过剩,在澳洲是铁矿石暴跌;在俄罗斯,是石油

价格暴跌,引发区域性政治动荡。这就是我们看一个经济周期从美国开始传递到国际,从金融业——虚拟经济,开始传递到实体经济,然后再传递到各行各业,传递到家庭,传递到个人。所以,当我们每一个人耳边都开始听到就业问题、失业问题,开始听到工厂倒闭所有这些消息的时候,我们应当说这已经是危机的尾声。

因为,危机起于清平之末,首先发生在空间,远离我们的金融空间,然后传递、传递,传递到个人、家庭、企业。当我们能够看到个人、家庭、企业直接面临困难的时候,它已经是尾声了。

我们再看,当我们接受了一个虚拟经济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时候,我们再想一个问题。美国的实体经济是什么?很多人以为,美国的实体经济的危机,在于三大汽车公司。不是!昨天我在电视上讲了,美国的实体经济不是汽车。

汽车、纺织、机械,这曾经是一个产业集群,是上一次工业革命创造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升级,已经开始向全球转移。所以,在转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美国的纺织业已经离开了美国,钢铁业离开了美国,汽车业走就该离开美国,70年代就已经死了,但是由于工会的力量,政府的妥协,和“牙科卡”这样一些优秀企业家的协调能力,把一个已经死去僵尸,让它存在在这个经济当中。

实际上,这种经济,我们把它称作“就业经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要功能,是让它保持就业,同时构成了美国选票经济当中一个重要的票源。所以我们讲,三大汽车,那是民主党的票c h a n g 。

而真正的美国经济,实体经济是哪些呢?四大产业:

第一、农业。你们如果了解美国的农民,你就会知道,美国的农民,就是调度室:打电话,播种;打电话,施肥;打电话,收割;打电话,销售。所以,一个农庄就是一个调度室。而且为了保持农业的竞争优势,美国政府怎么规定的呢?你的农庄一分为四,每年必须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休耕。

如果你不休耕,罚款!休耕,每年给你补贴四万美元。所以,你不种地,给钱!种地,罚款!这就保持了美国的农业始终保持在世界第一的地位上。这是真正的美国实体经济。

第二个产业,航天军工。我想这个不用解读,全世界打仗用的都是美式装备,走出太空的设备90%都是美式装备。

第三大产业,IT信息,我想也不用解读。

第四大产业,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源头上讲,就是中国帝王的炼丹术,现在仍然在持续。

我们看这四大产业,美国的实体经济并没有真正受到冲击,所以,当虚拟经济的危机向实体经济过渡的时候,危机开始向中国转移,向原材料生产国转移。于是,在同一个经济周期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就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美国的问题,是发纸过多了,过度消费,过度举债。中国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过度出口,出口萎缩,导致出口产能无法转成内需。澳洲和俄罗斯的问题,是原材料价格暴跌。于是,我们每一个国家解决问题的政策、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寄托于政府来救市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个悖论。美国的危机,是由于发债过多,发纸过多。可是美国人解决危机的方法是什么呢?继续发债,继续发纸。中国的危机,是由于产能过剩,生产过剩。而我们解决危机的方法是什么呢?继续投资,扩大生产。

所以,两个政府都在走着相反的路。 一个结论,就是把我们今天的危机送到未来,是通过发纸,让这一代人走出危机,然后把危机转移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当我们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不久前,巴菲特在自己的家乡召开了一个三万五千人的股东大会,在这个会上有一幕,一个13岁的孩子站起来,给巴菲特爷爷提了一个问题。“巴菲特爷爷,你们这一代人发了这么多债,你们真的就想让我们还吗?”巴菲特怎么回答呢?你们想想,巴菲特是这么回答的。他

说:“好好学习,我们发债让你还,将来你学会了,你发债让你孙子还啦!”(众笑)这就叫好好学习!

其实,当今世界的财富结构,改变了我们的传统观念。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我们应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不应该让后代子孙为我们还债。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活得更健康,但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就业,我们追求高成长,必然破坏环境。为了让我们这一代走出危机,我们追求稳定经济,必须发债。结果就形成了前人发债,后人乘凉。其实,就形成了一个规律。

为什么我们说我们要有信心?信心是什么?就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子孙后代愿意给我们还债。说起来也公平,我们给了他们命,如果我们死了,哪有他们?所以也公平,我们下种,他们还债,正常!(众笑)

这样一个逻辑,就是我们现在化解危机的方式。因为政府绝对不会生产什么,它只会生产纸,只会把短期债变成长期债。于是,我们再回到月球,再看这个世界。债务在增长,资产在贬值,我们如何让这个世界恢复平衡呢?我们不得不接受唯一的办法,就是:吹泡泡,发票票!(众笑)票子发多了,债务相对贬值;泡泡吹大了,资产相对升值。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

于是在这个阶段,就形成了以G20会议为标志的,出现了一个经济周期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叫什么呢?叫政策性复苏。政策性复苏,就是各国政府一致行动,往经济注入流动性,或者发纸,或者发债。于是,让整个经济在政府流动性刺激的条件下,能够把危机传递到未来。所以,政策性复苏,就构成了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实体经济急速下滑,它开始威胁到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第二,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不是因为票子发少了,而是因为价格下跌,财富贬值了。 第三,政策性出现逆转。原来反通胀的政策,变成反萧条。通货紧缩的表象,给了政府更多的空间,左手发债,右手发纸。

于是,当债券和纸不断流入市场,就会形成两大预期:第1,通货膨胀的预期;第2,资产溢价的预期。所以我们看到,股市、房市应声反弹。

这就是政策性复苏的四个特征。

实体经济下滑,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政策开转暖升温,股市、房市应声反弹。我们用中国目前的图来给大家解读,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票子是如何发出来的。大家可以看出来,第一季度,25.5%的货币供应量,是1977年以来全中国货币发行量增长最快的季度,但是,就在这个季度,我们看到,价格在急剧下跌。这时我们如何解读这个现象呢?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没有通货膨胀,那你就太笨了!这是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价格下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是因为我们把票子发到了另外一个空间,也就是我们很多人生存的空间。每个人想一想CPI——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是我们衡量通货膨胀的政府官方标准。现在请在座的每一个人想想,过去30天,你的所有经济活动有多大比例是和CPI构成商品发生关系?有多大比例是CPI构成商品之外的经济活动?

这个概念,就是现代政府用CPI像魔术师的障眼法一样,把我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障住了。而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它事实上发生在CPI的外层空间。同样的货币,如果你注入到CPI的内层空间,它会引发通货膨胀。

同样的货币,如果你把它注入到CPI的外层空间,它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反而会引发财富效应。于是把所有人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同时追逐着品牌、时尚、格调、高档。所有这些东西,都把你从CPI的内层空间转移CPI的外层空间。而在这个空间当中,越贵的越有人买,越涨的越有人追逐。

所以,货币并没有减少,而是在不断地增大。

这也就意味着:真实的通货膨胀现在已经开始,股市的反弹,房市的企稳,都是通货膨胀的另一种表象,因为它背后是经济复苏的预期,通货膨胀的预期,资产溢价的预期。

在中国,这个数字还有更大的??因为,我们的CPI和欧美的CPI比较,有三大差别。哪三大差别呢?

第一,我们的CPI里面没有房子。房子在中国,没有归到消费品类。所以,中国的CPI,永远不体现房价上升。

第二,中国的CPI,在取样上是按照人口结构取样,也就是三分之二是农村,三分之一是城市。所以,中国的CPI,三分之二反应的是农村的物价。而由于家电下乡,农村的价格补贴和基础消费品的价格管制,就导致了事实上中国的CPI反映的是折扣价格,反映的是农村消费品的价格。

第三,我们把农村消费品和进入CPI的城镇消费品再做一次分类,你就会发现,70%的CPI构成商品是管制价格商品。也就是说,我们的CPI并不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开始随着货币的发行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们的财富在不断地缩水,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冥冥之中你会感觉到压力,也就是在绝对财富增长的同时,相对财富在大幅度下降。

80年代,一个万元户已经很牛了。现在一个亿万元户也没有人理你。这时我们看到,生活当中开始出现了三种不幸:一种不幸,是小沈阳讲的不幸——“钱没花,人死了”,这是富人的不幸。第二个不幸是赵本山讲的不幸——“人活着,钱没了。

”但是更大的不幸,更代表社会主流经济活动的不幸,是资产阶层的不幸——想赚钱,赚钱的时候不想花,看着电脑激动,想花的时候没了。所以,人们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你冥冥之中会感到,财富起起落落,它和你的劳动,和你的勤劳,和你的节俭没有发生关系。所以我们才产生了一种需求——理财需求。私人银行业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今天,我是应秘书长的请求,我把我们金融业最古老而且最受人尊敬的一个家族请到了东莞,希望他们能和你们建立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多人看了《货币战争》这本书,把这场金融危机的源头,归结到了这个家族。你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螺丝碴儿(音)的家族。就在休息之后,他们会告诉你,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我们为什么在这场金融海啸当中几乎毫发无损,但是我们没有害你。

我们很多中国人接受了一个错误的概念,以为这场金融海啸是华尔街的贪婪,是因为金融家的阴谋,甚至是由于我们很多人编的故事——其中包括著名的螺丝碴儿家族的阴谋。但是,我今天告诉大家,不是!酿成今天这场金融海啸,造成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就是现代政府,就是现代政府发了太多的纸,太多的债,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纸和债会随时发生价值难以预料的变化。

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产生了这样一个危机。而这种危机,它还会再来。所以,通货膨胀的威胁,背后所形成的预期,一方面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感觉到股市目前的上行突破并不是实体经济真正在复苏,而是宏观的经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大量地发纸,注入流动性。

如果我们看中国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乐观和悲观。乐观的一面——如果我们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画成这张图,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个概念。乐观的观念我告诉大家,中国保8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在今年的经济增长当中多了一个东西。什么东西呢?非生产性GDP。如果我们用经济增长GDP数据来衡量,在过去10年当中,中国的GDP和中国的工业增长之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