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江的画 王世江:光伏产业的近忧

2017-1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世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2010年我国光伏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2010年国内装机量仅为400MW,仅为全球装机量的2%,也不足国内电池产量的5%,产出与应用存在巨大亏空.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高收益增长空间,已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首选.特别是2010年光伏行业的高回报率,使得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也纷纷将业务向光伏领域转移.同时,2011年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元年,基于光伏产业对地方GDP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很多地方政府将光伏产业列为该地区"

王世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

2010年我国光伏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2010年国内装机量仅为400MW,仅为全球装机量的2%,也不足国内电池产量的5%,产出与应用存在巨大亏空。

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高收益增长空间,已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首选。特别是2010年光伏行业的高回报率,使得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也纷纷将业务向光伏领域转移。同时,2011年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元年,基于光伏产业对地方GDP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很多地方政府将光伏产业列为该地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

然而,企业和各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持续投入,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问题:首先是巨大的产能将有可能导致更多的贸易保护举措。

“未来能够引领新能源经济的国家,也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句话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在欧美国家对我国的贸易保护色彩越来越重的今天,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压倒性的产能/产量,势必会激起欧美国家更多的贸易保护举措,如2010年美国对我国新能源行业发起的301调查,法国环境部长公开表示反对进口中国光伏组件等,特别是在我国电池组件95%主要依赖出口,国内市场尚未启动的情况下,当受到国外贸易纠纷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时,将会对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据全球咨询机构预测,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约为20GW,而在供给方面,单我国2010年的光伏电池产能就已高于这一目标。而各地方政府利用“十二五”规划这一时期,出台各种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将会进一步催动各种资金要素持续投入到光伏产业中,供大于求将不可避免。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和应用发展严重失衡。我国已经是生产制造大国,2010年光伏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2010年国内装机量仅为400MW,仅为全球装机量的2%,也不足国内电池产量的5%,产出与应用存在巨大亏空,我国在光伏应用市场仍未完全打开。

光伏发电和常规发电的高价差、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发电企业与电网工程的不协调等因素制约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虽然预计全球对于光伏应用的政策支持将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但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将会给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要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增长,除了光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力之外,还需要来自政府政策的支持,以规范行业发展,帮助国内市场快速启动,以降低整个产业的风险。

完善光伏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和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规范产业发展是首先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方面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按照市场需求及企业技术水平,会同有关标准主管部门,制定光伏产品和系统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择机推出行业准入条件,及时排除行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因素,促进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完善光伏并网技术,奠定规模应用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充分汲取并借鉴我国风电场及国外先进国家在光伏并网发电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一方面不断完善光伏发电并网的各项技术标准,确定光伏并网的管理方法,明确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的权责;另一方面,加强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间的沟通和协调,做好并网的衔接工作,确保发电项目及时并网运行和电网的安全,共同推动光伏发电建设的协调发展。

同时,政府应做好监管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协调并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