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李朝辉 助理工作体会与总结——李朝辉

2017-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半个学期在紧张中度过了,和其他的助理们不同,我是唯一一个要考研的助理.半年来,在工作上虽因考研耽误了些,但走过了也收获颇丰. 还记得刚开始工

半个学期在紧张中度过了,和其他的助理们不同,我是唯一一个要考研的助理。半年来,在工作上虽因考研耽误了些,但走过了也收获颇丰。 还记得刚开始工作时的紧张不安,总以为什么都做不好,甚至见到学校老师也心里怕怕的,像公司职员是见到上司一般,后来慢慢的和助理们还有老师联系多起来了,在工作上也渐渐熟练起了后就不再觉得太拘束而是从这些工作中体会到了轻松和乐趣。

体会之一:虽不是正式的"员工",却要有"员工"一样的激情和付出 学校给我们的定位是助理、志愿者,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立场。

但虽然是"不拿工资的工人",在工作中的尽力尽职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学校把这样一个机会给了我,我就要把工作做到最好。王老师在给我们培训的时候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期待以及参加这样一种义务付出的动机和目的,当时我就给自己之后的工作定下一个目标:做到最好。

我定义的最好是:校方满意,企业满意,学生满意。有了这样一种标杆,在工作中我就拿它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果。

半年之后的现在,如果让我给自己之前的工作打个分,我只能打良,因为在工作中常会有一些突发性事件,比如企业方联系时没有说要空教室做面试场地,临时借教室的情况就很紧急,还有些企业来的HR是通过第三方(中介如智联等)来校招聘,在这中间我们对自己工作定位很清楚但第三方和企业方却对我们不了解,使得中间产生些不愉快,当然这些矛盾有些已经得到很好解决,有些因为人品原因(如接待的中介人员的态度等)导致的不快我们也爱莫能助。

之前总有同学问我:最近忙啥呢?我说在做助理啊,他们会很惊讶说:那工资不低吧?我说没有,他们更加惊讶了。其实,做了这几个月的助理,接触了很多单位,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提高,我想这是学校给我们的"无价的工资"呢。

从开始紧张、期待的心情倒后来平和、熟练地联系单位,布置场地,从这中间就能慢慢感觉到自己的提高。不再有刚接到邀请函要联系单位时字斟句酌的一条短信息发半天,不再为临时性的事件慌乱手脚。

也许贴海报还是那么劳累,最多时一天贴上百张,但内心的态度已经和初做这份工作时有了很大不同。 体会之二:在考研和工作之间寻找时间的平衡点、人生的定位 在助理团队中,我是情况特殊的一个。

整个团队中,每一位都和优秀,有一部分是保研的,想王继荣、赵娜娜等,也有一部分是专心找工作寻求事业道路的刘文平、朱云龙等。而我自己是唯一一个要考研的,上学期的任务多,所以如何寻找到工作和学习之间时间分配的平衡就成了我面临的一个问题。

曾经也为这个事咨询过王老师,随着工作、学习不断步入正轨,也慢慢学会在这两者中寻找平衡。一学期下来,接待的单位虽不算多但基本圆满完成任务,学习上的紧张是常态,但有了在学习之余的工作,使得学习节奏张弛有度,其实在这两者的协调下反而使得两件事做起来相得益彰,这不能说不是一大收获。

在我的工作和学习中,我真实的体会到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就在这两条路的交叉口,该走哪一个?这也是每一个面临毕业的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随着工作的进行,对工作本身有了一些认识,也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走向社会的工作与在学业上的成就两者是一个矛盾体。

如果现在让我在这两者中做选择,我会选后者,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坚持考研的一个原因。走向社会的工作与学业甚至学术道路同时又是一个有着一致性的道路,那就是学习。无论那种工作、在哪一行,学习的本质不会变,因为我们都在不断面对、接受新的事物,也不断在接触我们未曾接受过的世界,没有学习的心态就不能叫工作。

工作不是简单的做完事情,而是要学习把一份工作做的更好。走向社会的工作与学业、学术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没有太多不同,都是学习,只是学习的对象有别。

工作中要学习沟通、专业的技术、人际交往等,学术中要学习思想、课本、理论等。在经营人生这场事业中,我相信投资总会有回报,也许这种回报和我们付出的不一定成正比,但如果没有付出的态度和激情,没有抱着谦逊学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那也许只能做一个庸碌无为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