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和先生的治史经历与方法给予我的启示—读《访刘家和教授》

2017-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读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邹兆辰教授的"在中外历史文化长河中徜徉-访刘家和教授",有这样一些感触:学习历史,必须进行理论性的思考和考实性的研究;研究中国史,必须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切的了解和理解,而且须将中国历史纳入世界的体系之中,在世界史的背景下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世界史,不应忽视中国的存在,中国的历史也是世界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家和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先秦秦汉史研究,都

读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邹兆辰教授的“在中外历史文化长河中徜徉-访刘家和教授“,有这样一些感触:学习历史,必须进行理论性的思考和考实性的研究;研究中国史,必须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切的了解和理解,而且须将中国历史纳入世界的体系之中,在世界史的背景下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世界史,不应忽视中国的存在,中国的历史也是世界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刘家和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先秦秦汉史研究,都有卓著的成就。他善于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中外古代历史文化间进行相互比照,明同异。

刘家和先生于1995年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及2005 年出版的第二部著作《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都体现了中外历史比较的思想。

从刘家和先生的成长和研究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对中国古代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进行深入探索,得益于小时候对古文的学习。刘家和先生在上私塾和小学期间,一直没有中断对古文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先生对于关键的字会给他讲字的起源、篆体的写法与古音。

这些都促使他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养成了考证的习惯。后来,老先生又教他读《说文解字》,让他朗读、背诵、默写古文,这样使他将读书与作文紧密得结合起来。

通过少年时期的学习,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对后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对于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古文的探究,可以使我们养成对历史事实进行考证的习惯,这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是极其重要的。

搞中国古代史是刘家和先生的愿望和兴趣所在,本应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继续学习和研究。但因为工作需要,他于1952年开始从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教学和研究。他研究世界古代史从希腊开始,因为希腊的思想文化非常丰富,可以和中国古代思想如先秦诸子比较。

从中国古代史转到世界古代史,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转变,外文水平的提高是必需的,刘家和先生在学习外文的过程中运用了比较对读的方法,英文与俄文比较,英文与德文比较,这样的方法不仅使他外文水平迅速提高,而且使他受到启示,开始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进行比较。故从研究世界史开始,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必须和中国史有所比较。

在进行中外历史文化比较研究时,刘家和先生选了三个点来进行比较,古代中国是他的兴趣所在,这是早已定好的;另一个点选择了离中国较近的印度,他认为古代印度也是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完全可以和中国及西方历史进行比较;再一个点即是希腊。

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方面来说,进行中外古史比较,印度是不可或缺的。在对我们的邻国印度古代文明给以充分肯定时展示一个这样的道理:古代世界并不是只有西方是先进的,东方的民族同样有着光辉的灿烂文化。

从刘家和先生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显著特点。如他的《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特点的分析》一文,里面包括了许多世界历史大环境的分析,而不是就中国论中国。在这篇文章中谈

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三个特点:首先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其次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统一性;第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精神特点,即四海一家、天人相应思想。他就中国古代文明连续性的特点作了这样的解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生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和三千年代,有埃及

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但到了公元前两千年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了,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也灭亡了。产生最晚、影响最大的罗马文明也在

五世纪中断了政治上的连续性。中国在类似的时期也有类似的危机,但尽管有过许多对中原文明的威胁,都没有导致中国古代文明的中断,保持了在政治史上的连续性。中国古代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

从世界史的背景来看,如世界最古老的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字系统,也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献。但当它们失去独立以后,文字的使用范围变小,以后终于被人遗忘,它们的历史也被遗忘。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发生断裂的现象。中国古代文明在学术史上也存在很强的连续性。

学习和研究历史,我们须在世界史的背景下来看中国,同时也要以对中国历史的观察来看世界。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轴心时代”的理论。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学术思想活跃、文化成就焕发异彩的时期。

但我们也要看到,大约在同时,印度、希腊也有一个类似的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雅斯贝尔斯认为这时在中国、印度、希腊等地首次出现了许多哲学家,人类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这种精神觉醒给人类历史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关键性作用,把它称为“轴心时代”。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 刘家和先生在他的《附录.谈学术工作的基础》中这样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但在外国人写的世界古代史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要改变中国历史在世界上的不合理地位,不能依赖别人,只有靠我们自己把中国史放进世界史中去研究。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学习、研究世界史,不应该忽视中国史的存在,它也是世界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刘家和先生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我得到这样的启示:学习中国历史,必须要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广泛涉猎中国的各种典籍,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字和传统文化功底,才能对中国历史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学习历史必须要勤奋、脚踏实地,要有求真、严谨的态度,养成考证的习惯;学习历史要学会用比较的研究方法,要进行理论性的思考;研究中国史,要把它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中进行探索,研究世界史也不要忽视对中国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