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下忆吕正操:难忘反击日军五一大扫荡战斗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者简介:赵勇田,男,笔名赵耕,1925年6月25日出生,河北省安平县什伍村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国***,1939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

作者简介:赵勇田,男,笔名赵耕,1925年6月25日出生,河北省安平县什伍村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国***,1939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解放军任排长、指导员、编辑,曾跟随吕正操同志在冀中地区进行抗日斗争;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文化部长(正师级),1983年4月离职休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朝鲜友好协会理事、中国老年报特约记者,有《独脚虎将》、《小八路日记》、《板门店谈判》、《孙毅将军年谱》等军事题材著作数百万字。

我敬慕的老首长、共和国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的祖国和他热爱的事业。

我第一次听说吕正操的名字,是1938年12月我加入中国***时,介绍人赵鸿文说"吕正操的队伍就是***领导的。"1937年春,32岁的吕正操秘密加入了中国***。时任东北军第53军691团团长的他,10 月14日率部在河北省晋县小樵镇,甩掉***军队番号,通电全国拒绝***的南逃命令,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也就是后来建立的冀中军区、八路军第三纵队的前身。这是中国***在冀中这块土地上领导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第一次和吕正操见面,是1939年春天,我给中共冀中区党委***黄敬当警卫员时,吕正操是冀中区司令员。行军路上,吕司令员要我和他一起赛马。之后,我们多次在乡村道上边行军边赛马,有时还有评判员。

1941年夏天,吕正操看过的《八路军三纵队辉煌战绩表》,交给我保存,至今已70年了。在那艰苦的战争年月里,人民军队官兵犹如兄弟一般,亲如手足,同战斗,同娱乐,同吃一锅饭。我记得1941年"七一"前夕,我们"***青年队"正在"列宁室"排练文艺节目,练唱《三纵队进行曲》,司令员吕正操、党委***黄敬寻声而至,吕司令员亲自打拍子、指挥唱歌,气氛非常活跃。歌声如号角,响彻抗日战场。

我和吕正操在一起的日子里,1942年跟着他一起反击日寇的"五一"大"扫荡",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军出动5万人马,在冀中区8000多个村庄、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先后建筑2000多个据点和碉堡,控制着铁路、公路,还挖封锁沟8300多华里。为应付这严峻的形势和局面,吕正操和黄敬日夜运筹帷幄,巧心对敌。10天内,我们冀中区党政军民领导机关3000多人与敌周旋,从腹地饶阳转至大清河南北,又折返南下,越过沧石铁路,在威县掌史村与敌激战一日,我在黄敬身旁听吕司令员说,迎敌部队要用"蘑菇战"的战术,近打、小打、用密集手榴弹、步枪还击,不是情况紧急,不用轻重机枪。夜晚,我们几千人突围冲出来了。突围时,我紧跟在吕正操、黄敬的身后。战火中凝成了生死友谊,吕正操的形象,永远留在我心中。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我和吕正操在一个战区相处4年,不管驻军、助民劳动,还是在枪林弹雨中,朝夕相处,有难同当,有福同享。1945年日本投降后,我们不在一个战区了,他在大西北任晋绥军区司令员,我在太行山上的八路军前方总部滕代远参谋长身边从事情报工作。有一次大会上,***副总司令高度赞扬吕正操,说他出身于旧军队,在东北军习武多年,当民族危亡之时,挻身而出,高举抗日大旗,在冀中迎敌北上,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人民武装,功勋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首任铁道部部长,1956年7月的一天,我在滕代远住处与时任铁道部副部长的吕正操相遇,在滕家午餐桌上我与他有一次深谈。

"我是抗战时期在冀中区跟着黄敬***当警卫员的赵……"

"啊!想起来了,知道,知道!"

"掌史战斗我们是一起迎着敌人的子弹冲出来的呀!"

"突围时,我就在你的身后,你能突围出来,我也能突出来。"

我二人的对话说到这里,就餐的人们都哈哈大笑了。滕代远插话,他对吕正操说,赵勇田离开你们冀中部队后,就在我身边工作啦!

新中国建设过程中,我和吕正操将军时有见面和交谈。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要写回忆录,让写作组的人找我核对当年冀中区领导机关行军路线和行军里数。1986年9月15日,他要我陪同他到北方工业大学参观书画展览;11月1日,在湖南省怀化巿宾馆我们长谈2小时,忆冀中,说往事,每说到1942年掌史战斗突围时,我俩的情绪都很亢奋。1989年2月20日,秘书通知我陪同吕老参观中央电视台,当我俩坐在一号演播大厅里的时候,他动情地说:新中国的进步日新月异,在冀中打游击的时候,怎么会想到今天能进入中央电视台呢?

1992年12月18日,下午5点半,吕正操的夫人沙沙从广州打来电话。她本名叫刘沙,战争年代我们一起行军时都叫她沙沙。她说,吕老这里有三篇文章需要写,一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约写纪念邓颕超大姐的文章;二是他想概述一下新中国铁路发展史;三是1991年他代表中央赴美看望张学良,需要成文。为此,问我有无时间参与写作,我当即表示吕老赴美会见张学良这个题目非常好,如有机会我愿听听吕老的叙说。

时隔半年后的1993年5月24日,由沙沙安排约我前去寓所听吕老畅谈赴美会见张学良将军的前前后后。86岁的吕老侃侃而谈,我则侧耳静听。

1991年4月30日晚,国家******当面转达中央的决定,委托吕正操代表党和人民赴美看望张学良将军。5月23日,吕偕阎明光、秘书、翻译、医生一行5人飞往美国,5月29日,在纽约会见了分别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同乡两将军晤面,情投意合,话语不断,第二天下午再晤谈一次。第三次见面是6月4日,地点安排在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的别墅。吕、张在大洋彼岸不寻常的会见和谈话内容,吕老归纳了三条:一是转达了中共中央、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贯关注张将军的海外生活和身体状况;二是表达了祖国人民的心愿,希望他在有生之年回家乡转一转、看一看;三是征询了他对家乡住宅、祠堂、祖坟修复的意见。我听吕老叙述后,我认为吕老一行不虚此行,带回了张学良将军对祖国、对家乡人民的真情实意。张将军说:"我终身遗憾,没有参加打日本鬼子!"又说:"我愿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点力量!"这就是张学良将军幽居50多年的感言和赤诚之心。

令我高兴的是,2004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吕正操回忆录》,系统地、准确地披露了吕、张会面的细节。此书出版后,吕正操亲自签名赠我一册,我视为珍品,列入家藏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