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金云龙 袁伟民自传怒批何振梁不听招呼 暗示其收钱支持金云龙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时间昨天15时50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因病于北京去世,享年85岁.何振梁被誉为"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和"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是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在国际奥委会拥有极高威望和影响力.何振梁说——"我一生做好了三件事.到现在,从大的方面讲,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就做了三件事.一是中国争取到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二是成功举办北京亚运会,三是经过一

北京时间昨天15时50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因病于北京去世,享年85岁。何振梁被誉为"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和"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是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在国际奥委会拥有极高威望和影响力。

何振梁说——

"我一生做好了三件事。到现在,从大的方面讲,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就做了三件事。一是中国争取到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二是成功举办北京亚运会,三是经过一次挫折争取到奥运会的举办权。"

生平

(1929年12月29日-2015年1月4日)

祖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无锡,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名誉主席。

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电机系。1955年起从事体育工作。历任国家体委国际联络司司长、国家新体委副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等职。1981年被中国奥委会推选为国际奥委会中国委员。2001年北京申奥团陈述人之一,力助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

"振作精神的振, 栋梁的梁"

为毛泽东周恩来当翻译

何振梁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无锡市,1938年何家搬到上海法租界,他转到离家近的中法学校就读。何振梁在中法学校上初级班时,曾跳过3次班,7年的学习为他日后的法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后,他继续深造又精通了英语等多国语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何振梁为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担任翻译。一次翻译结束后,毛泽东主席问道:"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报告主席,我叫何振梁。振作精神的振,栋梁的梁。"毛泽东说:"呵,振作精神,很好!"(2001年8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何振梁:从毛泽东翻译到北京申奥功臣》)

后来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的法语翻译,大多由何振梁担任。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把何振梁介绍给周恩来总理,以至于他有机会多次以翻译身份随总理出访。

"对不起, 对不起……"

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

1952年,何振梁参加了赴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翻译工作,这次经历也成了何振梁毕生从事体育工作的开始。回国后,在当地充分发挥了法语特长的何振梁很快就被派到国家体委工作。1981年,在体委老前辈荣高棠的竭力推荐下,何振梁作为中国奥委会推荐的第一候选人,当选为国际奥委会第334号委员。随后他又全票当选执委和副主席。

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之后全国人民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申奥的工作上。1993年,北京第一次参加了2000年奥运会的申办,同时申办的还有悉尼、柏林、曼彻斯特、米兰等7个城市。

据何振梁夫人梁丽娟所著《亲历申奥》一书,投票前夕,何振梁分析,"北京如要获胜,可能在第三轮,如果第三轮表决的结果剩下北京、悉尼和曼彻斯特,那么,进入第四轮时,北京将处于不利地位……无论是北京或悉尼获胜,票数都将是十分接近的,大概是三票左右。"

后来,和他预料并担心的一样,曼彻斯特在第三轮被淘汰。在休息室等待时,何振梁和萨马兰奇说:"看来悉尼获得了举办权"。萨马兰奇说,"你怎么知道呢?也许是北京呢?"何振梁说,"不,曼彻斯特的支持者大多数将支持悉尼。"在休息室里,监票人姆巴伊总是避免与何振梁的眼光相对。这使何振梁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北京最终以2票之差输给了悉尼,无缘承办2000年奥运会。蒙特卡洛从此成了何老一座刻骨铭心的"伤城",当时回国,何振梁走下飞机流着泪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对不起……"

他教萨翁念"北京"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关于后来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大多数人的记忆起点是萨马兰奇标准的"北京"二字,原来,这发音是何振梁教的。

何振梁说,那天,萨马兰奇先生突然造访他,说他的中文发音不够准确,希望何先生传真经。熟悉多国语言的何先生意识到,萨马兰奇是在为宣布结果作准备,他便立即用萨马兰奇先生祖国语言西班牙文按"北京"的发音标明字母,并当场给他示范,让萨马兰奇重复,果然地道。萨马兰奇多次练习,所以萨翁在宣布2008年奥运举办权投票结果时,"北京"两个字读得字正腔圆。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并没有让何振梁停止继续传递奥运的脚步,年过八旬的他不顾身体抱恙仍积极投身于南京青奥会的申办工作中去,身为江苏人的他希望能协助家乡申办成功。

两个月前何老已经卧床,但他仍关注着北京申冬奥的情况。媒体人王奇曾透露说,何老坚信北京一定会申办成功的,这也是何老的一个理想,希望北京还能再举办一届冬奥会。

"我问心无愧就好"

2009年何振梁袁伟民之争

何振梁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两次参加申奥更成就中国体育史上的一段佳话。而在晚年,何振梁和同为中国体坛泰斗级人物的袁伟民之间,却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2009年, 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出书《袁伟民与体坛风云》,其中《申奥:深层的故事》一章中,袁伟民直指何振梁"不听招呼,自作主张",在体坛掀起波澜。

书中称,在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奥申委通过支持罗格(时任欧洲各国奥委会联合会主席)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换取欧洲委员对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支持票。"……我们为了北京申奥成功,积极做中国的朋友的工作,希望他们也把票投给罗格。

而这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指何振梁)却做反工作,让我们的朋友把票投给韩国的金云龙……他明明知道这么做对北京不利,为什么还要不听劝阻坚持己见呢?真不知道他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

"国际奥委会某中国籍的资深委员"、"《五环之路》一书的作者"这些指称无疑是指向有"中国申奥之父"名头的何振梁。

袁伟民后来表示:"我对事不对人。但提事肯定会涉及到人。……我只是不想再违背历史、违背真实了。不想让大家永远搞不清楚一些真相。总之,我不欠谁的。"

何振梁则说:"一个退下来的、身体有病的人,为什么还要参加‘申奥’?无非是希望多为国家做点事情!!书里暗示我为了蝇头小利去投金云龙的票,别忘了我早就是国际奥委会里公认的‘不可收买的人!’我都是快80的人了,那个钱对我有何意义?一个一辈子都为国家的人,怎么会做那种事情呢?"

对于投票,何振梁表示:"投票都是秘密进行的——那本书里前几页还说是秘密投票,后面几页就肯定我投了金云龙的票,这不互相矛盾吗?当然,没有物证来证明我投了谁的票,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按照国际奥委会通过的有关表决条例,过去的票决、现在的电子表决这些很快就销毁了,不再有记录。

机器也是随机发给我们每个人的,并不与座位相连,所以一点记录都没有。那么我怎么证明我自己?能证明我的只有我的一生,我的为人,我一贯的表现,我能投对北京不利的票吗?!"

有记者曾问:"何老,你希望后人怎么评价你?"何振梁说,我不考虑这些,我只考虑尽可能多地做事。评价是别人的事。我问心无愧就好。……我相信一切自有公论。刘少奇同志说过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我借用一下:"好在历史是事实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