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第老婆 刘光第半截胡同 南城撷旧影 半截胡同中的会馆老字号

2017-1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半截胡同成巷于明时,与南半截胡同统称半截胡同,清代,分为南北半截胡同.北半截胡同内曾经颇有古迹,50.52号原为百年老店广和居,是清末民初文人墨客们聚会论政的场所,鲁迅住在南半截胡同时经常与朋友到这里吃饭,可惜民国六年该店就停业了.北半截胡同41号是浏阳会馆,浏阳会馆因馆内的苍莽莽斋曾经住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而闻名于世,在新公布的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浏阳会馆也榜上有名.寻找北半截胡同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出发去寻找北半截胡同.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北半截胡同在菜市口大街路

北半截胡同成巷于明时,与南半截胡同统称半截胡同,清代,分为南北半截胡同。北半截胡同内曾经颇有古迹,50、52号原为百年老店广和居,是清末民初文人墨客们聚会论政的场所,鲁迅住在南半截胡同时经常与朋友到这里吃饭,可惜民国六年该店就停业了。北半截胡同41号是浏阳会馆,浏阳会馆因馆内的苍莽莽斋曾经住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而闻名于世,在新公布的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浏阳会馆也榜上有名。

寻找北半截胡同

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出发去寻找北半截胡同。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北半截胡同在菜市口大街路口的西南边。而当我来到菜市口大街时,望着眼前的景象我有些迷惑——眼前是宽阔的大街,街的西南是高大的现代化大厦,小胡同的影子在这里已经没有了。

我向路人打听北半截胡同,可是在大街上行走的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谁还知道老北京的胡同。我沿着菜市口大街一路南行,走过了一栋栋高楼大厦,蓦然在眼前出现了一条胡同,再往南行数步,在高高的台阶上,有一个院子孤零零地在那里,院墙上一块文保单位特有的小白牌格外显眼,多年的探访经历使我对这种小白牌分外“敏感”。

我绕上台阶,只见小白牌上赫然写着“谭嗣同故居”。一阵欣喜袭上心头,谭嗣同故居就是浏阳会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谭嗣同的父亲出资购得北半截胡同一所官房,作为浏阳会馆说起浏阳会馆的历史,还与谭嗣同的父亲有关。谭嗣同的父亲是户部主事谭继洵。谭继洵热心“公益事业”,当他看到家乡会馆不敷使用时,就决心添置房屋以作会馆之用。同治十一年(1872年),谭继洵等人购得北半截胡同路西官房一所作为湖南会馆公产,会馆不久就更名为浏阳会馆。

浏阳会馆坐西朝东,由前后相连的三座院子组成,共有房24间半。会馆门上的匾额为谭继洵所题。同治十三年(1874年)谭继洵升任户部员外郎,谭嗣同全家就住进了浏阳会馆。不久,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来京,谭继洵请他来浏阳会馆教授谭嗣同学业。欧阳中鹄推崇王船山的学问与气节,并以此熏陶谭嗣同,对于谭嗣同的思想形成影响深远。光绪三年(1877年)谭嗣同的父亲到外地任职,谭嗣同随父离开浏阳会馆转移各地。

戊戌变法时谭嗣同住在浏阳会馆的“苍莽莽斋”

谭嗣同因参与戊戌变法,并成为中国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而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清名。谭嗣同在戊戌变法期间一直居住在浏阳会馆,使这座老会馆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走进浏阳会馆大门,前院就呈现在我眼前,这是一座标准的老北京四合院。据史料记载,前院是浏阳会馆的主院,院内有房14间,正对着大门的是5间西房,这是浏阳会馆的正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希图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召谭嗣同等维新变法人士入京参与变法,七月初五谭嗣同到京,住进阔别多年的浏阳会馆。

当年谭嗣同居住在浏阳会馆时就是住在前院的这5间西房内,他自题屋名为“苍莽莽斋”。苍莽莽斋的北间是谭嗣同的卧室,中间是会客厅,南间是书房。

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常聚集这里商议维新事宜,浏阳会馆也因此成为维新派活动的一个中心。这一阶段谭嗣同的许多信件和诗文等亦都成文于此。在我这次探访中,我看到在浏阳会馆前院内这5间西房还在,只是现在的会馆已经变成了居民大杂院。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本可以逃脱清廷追捕,他将自己藏于苍莽莽斋的书稿交予梁启超时,已表达了这种想法,谭嗣同的好友大刀王五劝他出逃,谭嗣同大义凛然地说:“大丈夫不做事则以,做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八月初九,谭嗣同在浏阳会馆从容被捕,八月十三日,谭嗣同与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杨锐六人被害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浏阳会馆目睹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这段血雨腥风。

下一页:南半截胡同里的绍兴会馆与《狂人日记》

南半截胡同里的绍兴会馆与《狂人日记》

南半截胡同在北半截胡同的南边,但不是正对着北半截胡同。从南半截胡同往南可达南横西街。南半截胡同在明时称半截胡同,清时与北半截胡同分开,称南半截胡同,巷名一直沿用至今。胡同南端曾有清康熙时礼部尚书王崇简及其子王熙之别业——“怡园”,为清初京城具有江南宅第园林特色的名园之一。清乾隆年间,园已毁废,房屋拆卖殆尽,空地全盖官房。南半截胡同内原有绍兴、彰德、黟县、江宁诸会馆。

南半截胡同中7号是绍兴会馆旧址,在新公布的第八批市级文保单位中绍兴会馆位列其中。

宣南地区多会馆,在宣南地区数百家会馆中,绍兴会馆不出名,会馆中也没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次绍兴会馆能够入选市级文保单位,是因为鲁迅先生曾经在这家会馆中居住有7年的时间,在中国文坛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皆诞生于绍兴会馆。

绍兴会馆就在南半截胡同北口

进南半截胡同北口不远,路西就是绍兴会馆。其实不用看门牌号,院墙上醒目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白牌,已经表明了这座建筑的身份。会馆的大门敞开着,因为门楼已改,我已经无法判断这座院落的规制。不过院门上四个大大的门簪子,暗示着这座院落曾经不是普通的住户人家。

走进大门,这座院落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拥挤。现在的绍兴会馆院落中盖满了小房,在小房的缝隙间是人为留出的通道,在这些通道中穿行,如同游走在迷宫中。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六年(1826年),以章学城为首的几个浙江籍的京官在南半截胡同筹建了山阴会稽两邑会馆,简称山会邑馆。民国元年山阴、会稽两县合并为绍兴县,会馆也就改名为绍兴县馆了,一般人们都称之为绍兴会馆。

绍兴会馆由南、北、中三组院落组成。前为仰蕺堂,供奉先贤牌位,后为晞贤阁,供奉着文昌魁星。馆内还有嘉荫堂、藤花馆、补树书屋等厅轩。会馆大门上方悬挂着由魏龙常题写着“绍兴县馆”四字的木匾。此外,会馆内悬挂有十一块刻有清代绍兴县历届科举考试中举者名单的科名录,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赵子谦、李慈铭、蔡元培等人。

鲁迅在绍兴会馆先住藤花馆 后搬补树书屋

鲁迅从1912年5月6日住进绍兴会馆,一直到1919年11月21日他与周作人一家搬到八道湾新居为止,在绍兴会馆鲁迅居住有7年多的时间,这里是他在北京居住最长的一处住所。

不过1912年还没有“鲁迅”,他在会馆登记的姓名是周树人。鲁迅日记中记载,1912年5月5日,“约七时抵京”;6日,“移入山会邑馆”,“夜卧未半小时即见肥虫(臭虫)三四十,乃卧桌上以避之。”山会邑馆即绍兴会馆。绍兴会馆是进京参加会考的同乡举子或京官居住的公寓,不必交房钱,只需在年节给看房的长班赏钱。

鲁迅在绍兴会馆中最早住在藤花馆,因不堪喧闹,后搬入补树书屋。我在院内问了很多老居民,院里的哪间屋子是藤花馆,老居民没有一人能说清楚。有一位大妈说,鲁迅住过的补树书屋还在,你去看看吧。

诞生了“鲁迅”和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的补树书屋

补树书屋是一所相对独立的小院,因为在院中的槐树上吊死过人,才没有被人抢住。补树书屋是第二进院子里的4间西房,靠南边一间是鲁迅的卧室,后让给周作人,鲁迅自己移住北屋。北屋因为有两间“小舍”的遮挡,光线较暗。

鲁迅在补树书屋居住有数年,这几年在鲁迅的一生中影响巨大。居住在补树书屋期间,鲁迅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鲁迅”的笔名,可以说影响中国文坛的“鲁迅”就诞生在补树书屋。此后鲁迅在补树书屋中又创作了《孔乙己》、《药》等震惊文坛的著作。

按照院里老居民的指引,我绕到了绍兴会馆第二进院,老居民指着西屋对我说:“这就是补树书屋,屋子的结构没有改变,屋顶的瓦还是老瓦呢。好多人来这里照相。”顺着老居民的手指方向,我看到了补树书屋,书屋前居民盖了小房,遮挡住了书屋的前脸,使人无法辨认。我抬头看书屋的屋顶,果然还覆盖着老瓦,如今的补树书屋还在,只是旧貌难觅了。

下一页:前门大街30号全聚德烤鸭店门面老墙

前门大街30号全聚德烤鸭店门面老墙

在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全聚德烤鸭店的老门面墙入选其中,成为了这次文保单位评选的一个亮点。拥有老门面墙的全聚德烤鸭店在前门大街30号,就是新修的前门大街步行街的东侧,只要沿着前门大街步行街从北口一路南行,在路边就可以看到。

全聚德烤鸭店老店原在肉市街

全聚德烤鸭店老店原来不在前门大街上,而是在肉市街,这是京城古老的地名之一,因清代、民国,直到60年代这条街里肉铺多而得名肉市。肉市街地理位置极好,就在前门大街东侧,有前门大街里街之称。不仅如此,此街还四通八达,南通鲜鱼口街,再南面有布巷子胡同和果子胡同。1965年,将文宝楼、天泰楼夹道、太顺居夹道并入,统称肉市街。肉市街里因有戏院、饭庄,十分热闹,因而与大栅栏、鲜鱼口同列为北京的繁华街巷。

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初到北京时,在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深谙贩鸭之道,因此他的生鸡鸭买卖越做越红火。清同治三年(1864年),他盘下了肉市街一家濒临倒闭的干果店“德聚全”,准备经营烤鸭子和烤炉肉。开业前,杨全仁请了位风水先生看风水,这位风水先生围着新店转了两圈后站定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运,要想冲其晦气,除非将 ‘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新字号才能上坦途。

杨全仁听了风水先生的建议,觉得很好,因为他自己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而“聚德”意为聚拢德行,做买卖讲究的就是德行。于是,闻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诞生了。杨全仁还请来颇有书法造诣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的匾额,并制成金字匾额悬挂于门楣之上。在杨全仁的苦心经营下,全聚德一天天发展,由一个普通的烤炉铺发展成为一个以挂炉烤鸭为特色、兼有各式炒菜的名副其实的餐馆。

全聚德烤鸭店老门面墙入围市级文保单位是“开创先河”之举

全聚德烤鸭店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现保留的老店门面墙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全聚德历史的见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市级文保单位都是保存完整的古迹,这次全聚德老门面墙入围市级文保单位,是一次创新。

据媒体报道:“全聚德烤鸭店老门面墙入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阐述了市委市政府和文物部门对于‘文物’的重新界定,原本文保单位必须是‘保存完好的古建’,这一门槛正在放宽,凡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都将有望成为文物被珍惜。

”著名的文博界大腕王世仁、罗哲文、谢辰生在点评全聚德老门面墙时,写下了“此门面保持了文物建筑的原真性,后移位置仍在原店堂范围内,迁移工艺与材料均符合文物保护要求,因此同意申报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座门面墙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这么多文博大腕为它投了赞成票?

我来到了全聚德烤鸭店前门店,前门店外的院墙是按照老门面墙的模样新建的门脸,但是这不是我要寻找的老门面墙。走入店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来到了店铺的最里面,见到了传说中的这座门面墙。这座门面墙有9.3米长, 3.

8米高, 0.3米厚,就是这段老门面墙成就了全聚德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愿望。门面墙为三开间,门楣是砖砌拱券结构,两侧是槛墙支摘窗。门窗上方有砖雕匾额,正中为“全聚德”、左为“老炉铺”、右为“鸡鸭店”。

现在全聚德将这段老墙巧妙地与雅间结合,成为雅间外的门面墙,步入雅间里,只见这里的陈设完全复原成老店铺的模样,老式的留声机、算盘、笔墨、八仙桌等老物件儿摆满了屋子,在雅间里服务的“伙计”也是一幅旧时的打扮。我与店内的“伙计”攀谈得知,在这间雅间里还有老店铺烤鸭用的炉眼。

全聚德烤鸭店老门面墙入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故事

在探访中,店内的工作人员与我谈起这段门面墙的经历,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段堪称“功臣”的老墙,能够保留至今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985年,全聚德前门店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决定将肉市街东侧的老房子推掉盖新楼。当时为了避免行人在工地上来回穿行,就把老店临街的门面墙留住了,作为工地围墙,准备等到新店竣工后再将它拆除。

当时,恰巧有位香港的建筑设计师来到这里,当他看到这面孤零零的门面墙时,立刻被吸引住了。他以建筑设计师的敏感,意识到这面门面墙的价值,他当即建议饭店,要将全聚德老店保留至今的唯一“文物”请进店堂内,并要好好保存下来。

全聚德听从了这位香港建筑设计师的建议,他们在拆除这面墙的时候,专门请专业人员对原墙的门窗进行了测量,并保存了照片资料,以便按照原尺寸复原。当时对每一块砖都做了编号,尤其是门上的砖刻牌匾更是小心翼翼地抠下来,生怕毁坏老门面墙的一砖一石。

重新修葺老门面墙的时候,有些老砖不能用了,饭店特意委托砖厂严格按照原砖的尺寸重新烧制,再按照原来位置一块块地码放回去。后来,全聚德烤鸭店前门店的新楼盖好后,门面墙也是按照老墙的样子修建的。1999年7月18日,全聚德建店135周年之时,将关闭多年的老门面墙大门再度打开,并在里面原样复原了老店二层小楼格局。

今年评选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是因为这段百岁老门面墙,使前门全聚德烤鸭店成为北京首个获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殊荣的餐饮类老字号。我伫立在老门面墙前,望着古朴的灰砖,端详着门上方的砖刻牌匾,如同看到历经风雨走来的全聚德和它沧桑巨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