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新教授 张立新(著名生物学专家、教授)

2018-0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立新,1970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句容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4月至1998年6月和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生物化学系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合作研究工作.1992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97年6月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光系统II钙结合和钙定位的分子机理研究'获选为'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作为主要参加人荣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12-2001

张立新,1970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句容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4月至1998年6月和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生物化学系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合作研究工作。

1992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97年6月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光系统II钙结合和钙定位的分子机理研究’获选为‘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1年作为主要参加人荣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12-2001.12在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4-1998.6和2000.11-2001.

1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生物化学系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合作研究工作。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2年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特聘教授。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国际著名的植物学和生物化学刊物如“Plant Cell”“J. Biol. Chem.”“Plant Journal”“FEBS Lett.”等发表论文数篇。

张立新主要研究工作编辑

1. 光合膜复合物生成和降解的分子机理

从突变体筛选和蛋白质互作等方法筛选光合膜复合物生成和降解的调控因子,研究重要调控蛋白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进而阐释其相互作用的调控机理。

2. 质核信号转导机理

研究叶绿体与细胞核之间信号传导的本质,以及叶绿体信号调控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并探讨质核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