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故事 顾文霞讲述与苏绣的故事 叶圣陶曾作诗题赞《猫蝶图》

2017-08-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问:大家对苏绣猫很感兴趣,苏绣猫是怎样形成的?答:第一幅是由曹克家画猫,陈半丁补景,先由赵骊珠和汪文秀合作绣制,还没有完成的绣品曾由我带到英国伦敦作刺绣表演,轰动一时.尔后,画猫专家曹克家又多次应邀来苏研究和辅导,并确定<白猫戏螳螂>.<波斯猫>.<花猫>.<友谊猫>.<玳瑁猫>为名稿,只做双面绣,保证名牌产品荣誉.我和其他5位艺人拜曹克家为师,努力学习.掌握绣猫要领,日夜思索如何把猫绣活.为了绣好猫,一般家中都养了猫,平时注意观察.揣摩猫的各种

问:大家对苏绣猫很感兴趣,苏绣猫是怎样形成的?

答:第一幅是由曹克家画猫,陈半丁补景,先由赵骊珠和汪文秀合作绣制,还没有完成的绣品曾由我带到英国伦敦作刺绣表演,轰动一时。尔后,画猫专家曹克家又多次应邀来苏研究和辅导,并确定《白猫戏螳螂》、《波斯猫》、《花猫》、《友谊猫》、《玳瑁猫》为名稿,只做双面绣,保证名牌产品荣誉。我和其他5位艺人拜曹克家为师,努力学习、掌握绣猫要领,日夜思索如何把猫绣活。为了绣好猫,一般家中都养了猫,平时注意观察、揣摩猫的各种姿势动态,经常把小猫抱在怀里,用手给它梳理那乌油滴水的毛丝。了解猫的骨骼身段,这样才能在毛丝掩盖下掌握猫的形神,熟悉猫瞬息万变的神态。那片片毛丝在灯光下回旋光亮,一双夜光眼在黑暗中炯炯有神,湿润的鼻、端庄的嘴、外翘的须,这些细小处都是可以创造发挥苏绣技艺的关键部位。

问:记得叶圣陶有诗题赞。

答:1962年,叶圣陶来苏视察,参观刺绣研究所时题词“国艺之花”。后来我绣了幅《猫蝶图》寄赠过去,猫蝶,取“耄耋”谐音,有祝寿的意思。叶老收到家乡送来的地方特产绣品猫,随后给我回复:“顾文霞同志以所绣《猫蝶图》见贻,精妙非凡,受之欣然,题十四韵为酬:‘小猫仰蝴蝶,定睛微侧首。侧首何所思,良难猜之透。未必食指动,馋涎流出口。未必如庄生,蝶我皆乌有。猜之亦奚为,但赏针法秀。小品状二物,恍睹春晴昼。制作者谁欤,文霞传顾绣。投邮远见贻,受之感意厚。文霞擅此艺,勤习始自幼。功到二美兼,灵心并妙手。往尝涉重洋,神技当众奏。观者咸惊叹,丝绘顷刻就。声誉驰异域,荣光宁独受。精进愿无涯,以为文霞寿。’”

现在苏绣猫以绣工精细、形象生动而闻名于世,成为苏绣的名牌产品,并有《双猫》、《三猫》、《八猫》(即《花篮猫》)、《白猫蝴蝶》、《波斯猫》、《花狸猫》、《白猫戏螳螂》等多种著名艺术绣品。《波斯猫》被作为国家礼品先后赠送给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法国蓬皮杜总统、圭亚那总理伯约姆以及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

《春回大地》开创了选用一幅完成画稿到多人组合画稿的先河

问:您对刺绣材料改革起了积极作用,请问有哪些方面?

答:原来艺术品大都是以缎料进行刺绣的,试制双面绣,开始用平纹绸、塔夫绸作底料。我曾于1961年首先试用半透明的纱绢作底料绣热带鱼、金鱼,成功后就在刺绣工场中推广使用。后见到伙伴李娥瑛用尼龙绡新底料绣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别具效果,心想,浅绿色的尼龙绡轻薄透明,不是像清水一泓吗?就找画师周爱珍商量,是否能画金鱼试试。毕业于艺术院校的周爱珍擅长油画,在我的鼓励下,将油画金鱼与刺绣金鱼结合起来,接连创作了二十多幅金鱼稿。经李娥瑛的刺绣再创造,但见几条金鱼缓缓游动,似隐似现,一缕水草随波摇曳,数个水泡冉冉上升,浅绿色的尼龙绡顿时成了秋水盈盈的画面。从此《金鱼》也成了苏绣的名牌产品。1984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双面绣《金鱼》获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此外,在主持万历皇帝缂丝《十二章团龙衮服》和孝靖皇后《百子衣》研制工作中,首创了缂丝衮服的主要原材料孔雀羽绒,挖掘恢复了失传四百多年的古技,效果良好。复制的万历缂丝衮服获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此后,将孔雀羽绣线移植到缂制双面缂丝台屏,获得成功。主持挖掘、复制刺绣底料“四经绞罗”,与俞家荣合作研制成功。

问:您当时还绣有《春回大地》巨幅自创作品,是怎样组织绣制的?

答:1978年,我担任苏绣总工艺师、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我的基本理念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求援于良师而非刻意于名师。我从小耳濡目染于母亲的刺绣,进文联刺绣小组后,先后师从金静芬、曹克家等很多老师,学习他们的刺绣技艺、绘画技能,还有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从创意到创新到创业,是我自创的三步走。当年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萌生了创制歌颂祖国以传后世的苏绣作品创意,开始组织所里技艺人员构思,便有了创作巨幅新作之举。先由徐绍青、张继馨大师勾出初稿,遍邀全国书画名家朱屺瞻、唐云、程十发、李苦禅、萧淑芳、黄胄、关山月、陈大羽、张辛稼、王个簃分别执笔,合作画成绣稿。书法家费新我题词:“针度名家笔,人分造化功。”

书画家们不是在一起的,我只能全国各地跑。到北京开会,就随身带了这幅书画名家联合创作的画作想去拜访赵朴初,请他为画作题款。电话一联系,赵朴初爽快地答应了。当我匆匆赶到时,离他接见日本客人还剩半个小时,赵老已研好墨做了题款准备。一看见我,立即展画端详,根据画作表现的内容,挥毫题下“春回大地”,真是画龙点睛之笔。这幅作品开创了选用一幅完成画稿到多人组合画稿的先河。我组织十多位苏绣高手,历时10个月的加班加点赶制终于完工。《春回大地》绣品问世后激起千层浪,这幅独创的名家书画刺绣成为传世佳作,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常年都有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