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叶秋红 红色经典巨匠黎汝清

2018-04-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上世纪70年代,根据其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的电影<海霞>家喻户晓;其长篇小说<万山红遍>.<叶秋红>曾伴着无线电波响彻华夏大地;电影文学剧本<长征>获1988年华表奖.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人们熟知和喜爱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他就是被誉为奉献红色精神食粮的一代文坛巨匠,从博兴县走出的我国著名作家--黎汝清.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考验,成为黎汝清永久的记忆,也成为他挖掘不尽的创作素材博兴县历

在上世纪70年代,根据其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的电影《海霞》家喻户晓;其长篇小说《万山红遍》、《叶秋红》曾伴着无线电波响彻华夏大地;电影文学剧本《长征》获1988年华表奖、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人们熟知和喜爱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他就是被誉为奉献红色精神食粮的一代文坛巨匠,从博兴县走出的我国著名作家——黎汝清。

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考验,成为黎汝清永久的记忆,也成为他挖掘不尽的创作素材

博兴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厚,大自然的恩泽养育了无数优秀儿女。1928年,黎汝清就出生在该县庞家镇八甲村(现卫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木匠,尽管当时战乱世道生存艰难,家里还是将7岁半的黎汝清送进私塾。在黎汝清11岁时,日寇的铁蹄践踏家乡,打破了他的求学梦。当时渤海老区根据地就在博兴县庞家镇,滚滚抗日洪流烘热了少年的报国心,不久,黎汝清参加了儿童团等抗日先锋组织。

在博兴,人们崇尚文化,农闲时间说古论今,逢年过节唱大戏,那浓浓的文化底蕴,亲切的吕戏唱腔,如春雨般滋润着黎汝清幼小的心田。闲暇时间,黎汝清阅读了家乡农村广为流传的大量通俗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古今奇观》等。据黎汝清童年的伙伴回忆,只要一有时间,黎汝清就拿起书本,在油灯下读书到天亮,这为其以后的创作道路铺下厚厚的文学基石。

漫长的冬夜里,少年的遐想伴着祖母传神的故事驰骋星空,而八路军英勇善战的传奇故事让还年少的黎汝清不禁产生了创作英雄故事的想法。

如许多作家一样,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考验成了黎汝清永久的记忆,也成为其挖掘不尽的创作素材。1944年7月,黎汝清考入抗日政府创办的耀南中学,1945年11月,又来到渤海军区后勤部担任见习编辑干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先后参加过昌潍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战地记者和战斗员的身份,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战斗。

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就是历史情景的再现。虽然离开家乡已60多年,但黎汝清仍然对其魂牵梦绕,故乡的一草一木也多次在梦中闪现。笔者采访他时,他这样回忆对故乡的印象:“家乡当时还比较贫穷,四条胡同,瓦房很少,都是草房,后来逐渐有了发展。”

半个多世纪来,他谢绝世俗应酬,在创作旺盛期,每年都有一部长篇小说诞生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黎汝清始终没有割舍自己对文学的情缘。上世纪50年代后期,黎汝清开始了艰苦而又充满激情的创作生涯。他的夫人邓德云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时条件很艰苦,三个儿子都在上学,为了不影响我们,他就‘钻’到一个大壁橱里边写作。为了不弄出声音,夏天我们不用电风扇,要知道南京是很热的,以致他起了一身的痱子痒得难受,但还是继续写。”

从小八路成长为专业作家,黎汝清始终勤奋好学、笔耕不辍。自195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迄今发表作品1000余万字,包括产生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叶秋红》、《皖南事变》、《湘江之战》、《碧血黄沙》、《丛林战争》、《黄洋界上》、《故园晨曦》等26部,还有诗歌散文集4部、儿童文学集1部、电影小说集1部。

几十年来,他谢绝世俗应酬,倾心于创作之中。在他创作旺盛时期,每年都有一部长篇小说诞生,堪称中国当代最高产的作家。

这与黎汝清超常的勤奋和坚韧的毅力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他的夫人邓德云最了解。邓老说:“黎汝清算得上是个很虚心的人,也是个很刻苦的人,他的刻苦钻研是别人难以想象的。原来我的手上有老茧,都是给他抄书稿磨的。他的手更不用说,一次次磨起血泡,为了不使其太疼,他就绑上个泡沫塑料。曾有记者来采访他,跟他讲,假若文艺界要评劳动英雄的话,应该评黎汝清。”

从渤海革命老区走出的黎汝清,秉承了家乡人不怕吃苦、勤劳朴实的精神。他多次深入浙江、福建沿海岛屿长时间体验生活,四次深入鄂豫皖革命老区访问,三次到井冈山根据地采访,走访了许多老红军和老赤卫队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丰富厚实的积累,开辟了他广阔的创作天地。

黎汝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了三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败仗”

1987年,在黎汝清59岁的时候,其长篇巨著《皖南事变》问世,小说一出版,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人们通过小说,了解了那段难以逾越的历史事件,揭开了尘封的真相。当时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争议,甚至作者也遭到了人身攻击。

但历史毕竟是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人们研究这段特殊的革命历程时,黎汝清创作的《皖南事变》,以辩证的观点成为重要的研究资料。桑榆之年劲头不减,黎汝清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众多的革命战争参与者,创作激情更像飞驰的骏马,在红色疆域里纵横驰骋,红军时期悲剧性史诗小说《湘江之战》、《碧血黄沙》相继出版。

《皖南事变》、《湘江之战》、《碧血黄沙》被称为我国现代军事战争史上的“三大悲剧”。这三部小说,奠定了黎汝清在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黎汝清的红色经典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我国著名军事历史研究专家朱清泽这样评价黎汝清,他说:“我跟黎汝清既是老乡也是老战友,黎汝清是著名的文学家、军旅作家,同时也是军事历史学家,值得写的凯歌的作品,黎汝清同志写了很多。

但与其他作家相比,黎汝清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他写了三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败仗,一部是长征期间的《湘江之战》,一部是《西路军》(《碧血黄沙》),还有一部就是《皖南事变》。人民军队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与敌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和歌颂的,而黎汝清写的这三部历史性小说,则总结了人民解放军,从红军、西路军一直到新四军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这对人民的教育特别深刻,对人民的启迪也特别深刻。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当感谢黎汝清同志对总结我军历史经验教训所作出的贡献。”

黎汝清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自己面对文学圣殿,甘愿做一个殉道者。”他富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库增添了绚丽的篇章。

任何条件下都保持自己的朴素本色,视创作、读书为人生快事

黎汝清的家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一幢普通的楼房里。笔者看到,在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居室里,摆设的家具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除了各房间垛满的书籍和资料外,用家徒四壁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度过了几十年的写作生涯,呕心沥血笔耕出20多部长篇巨著,黎汝清竟然没有一张像样的书桌。

黎汝清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购买书籍和资料。更让人感动的是,进入暮年的黎汝清提前写好了遗嘱,他称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对名利生死看得非常淡,自己去世后,决定把遗体捐献给国家作医学研究之用。

黎汝清回忆说,小时候,祖母经常告诉自己,在家乡有这样一句古训:“人逢勤必俭”。祖母的教诲影响了他一生,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黎汝清都视创作读书为人生快事,面对俭朴如食甘饴。

作为作家的夫人邓德云这样评价黎汝清:“按照今天的话讲,我就是他的粉丝、铁杆粉丝,从年轻时我就非常崇拜他。我嫁给他,一是因为他的为人,再就是他的创作才能。在其他方面他可以说非常普通,朴素得像个庄稼汉……”

无论身处流光溢彩的大上海,还是家居繁花似锦的秦淮河,黎汝清都保持着自己的朴素本色,把满腔激情倾吐在稿纸上。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紫金山下的车马喧嚣,秦淮河畔的一轮明月,都掩不住赤子的思乡情怀。那黄河岸边的春光,董永故里的风土人情,已深深印刻在黎汝清的记忆和梦境里,乡思就像根根琴弦,时时拨动着他的魂魄。在诗作中他这样写道:

少小从军意纵横,风雨关山任驰骋。

报国秉承父老志,为民勉与故人同。

阵前篝火照暗夜,笔底烽火记站程。

华发不叹夕阳暮,伏枥仍闻鼓角鸣。

凝目钟山游子梦,遥望渤海动乡情。

扬子江涛汹汹浪,小清河水潺潺声。

莫道南国山常绿,锦秋湖畔花更红。

最喜故乡多志士,盐碱地上创峥嵘。

黎汝清简介:

1928年出生于博兴县,1944年参加工作。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58年从事文学创作至今,累计创作出版作品1030余万字。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众多的国内外读者,茅盾盛赞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