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图书 唐德刚与《李宗仁回忆录》

2017-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德刚教授应哥伦比亚大学之聘,自1958年暮春至1965年初夏,断断续续用了将近7年时光,在李宗仁亲自和衷合作下写出了<李宗仁回忆录>中英文两稿.中文稿共分8编72章,60余万字.叙述从李宗仁少年时期.陆军教育及统一广西.北伐回忆.十年国难内战.八年抗战.国共内战中沏底溃败的经历,阐释其从政30余年,宦海浮沉,饱经沧桑,垂暮之年,寄居异国,退思补过,毅然回到祖国怀抱的心声.撰写完毕的<李宗仁回忆录>中英文稿是不完全相同的,英文稿(53章,40余万字)则是中文稿的节译.增补和改写.两

唐德刚教授应哥伦比亚大学之聘,自1958年暮春至1965年初夏,断断续续用了将近7年时光,在李宗仁亲自和衷合作下写出了《李宗仁回忆录》中英文两稿。中文稿共分8编72章,60余万字。叙述从李宗仁少年时期、陆军教育及统一广西、北伐回忆、十年国难内战、八年抗战、国共内战中沏底溃败的经历,阐释其从政30余年,宦海浮沉,饱经沧桑,垂暮之年,寄居异国,退思补过,毅然回到祖国怀抱的心声。

撰写完毕的《李宗仁回忆录》中英文稿是不完全相同的,英文稿(53章,40余万字)则是中文稿的节译、增补和改写。两稿确是相辅相成,各有长短。这是唐德刚教授研究口述历史,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具有原始性的史书,也有国外学者评其为“一个历史制造者与一个历史学家合作的产物”。《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稿经哥伦比亚大学的授权和供稿,从1977年4月起在香港《明报月刋》连载两年后有过停载,直到1980年初又恢复续载,全书刊毕。在这期间,海外的盗版不少,但均七零八落、印得乱七八糟。

中国大陆出版《李宗仁回忆录》,最早是由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在1979年回广西探望慈母(李宗仁的元配夫人李秀文)时,带来的稿本,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献研究室出版内部本;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11月正式出版上下两卷本;后经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再版,同年台湾也有出版;距今最新的版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05年12月出版。在后来出版的这些《李宗仁回忆录》中,都附有唐教授的“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一文,长达4万字,正如他所说,“我壮年执笔,历时7载,为它牺牲了一切,通宵不寝的情况,记忆犹新”,“披肝沥胆,前后凡二十有二年”,“我回想20多年的曲折遭遇,真不禁捧书泣下!”

目下,无论是李宗仁先生抑或唐德刚教授,他们都离世而去,成了历史人物。但是,他们所留给现实的人们的,还有值得认真思索和践行的若干启示。

李宗仁先生,既是由传统的宗法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这个“转移时代”的“末代帝王”,也是造成今日台海两岸对峙局势的重要人物之一。但他最终“叶落归根”,毅然回到了祖国怀抱,并出版了《李宗仁回忆录》。这二件事,是他一生最好的收尾,也可视作是他将亲身经历告示人们,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台海两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唐德刚教授所撰稿的《李宗仁回忆录》,既是他的成名作,也已是史学领域中的扛鼎之作。口述史本是记录历史的古老方式,而唐教授给它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设定了具体标准,这是他对现代史学的杰出贡献。口述历史決非是一个人讲、一个人记录下来那样简单,而是要经过考订、补充、大量的研究工作,就《李宗仁回忆录》而言,真正用上李氏所口述的内容也只占全书篇幅的15%,但全书的语言表达、口气习惯都采用李宗仁的桂林官话,栩栩如生地记叙李氏的口述。

这真如王元化先生在其《清园夜谈》中所评论的,“有一种独特风格,夹叙夹议,充满比兴,成语俚语、直至古奥典故,随手拈来,涉笔成趣;警句、格言、反议、隐喻、俏皮话,层出不穷,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唐教授在撰写《李宗仁回忆录》前后,所著的《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仅就对抢救史料这点上说,他是个功德无量的人;再如他的《晚清七十年》及《中国国家转型论提纲》等等作品,似给我们提供了一部鲜活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科书。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先生称他为“现代中国最活跃最优秀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