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漫漫长途独自行 东方不败吴清源

2018-03-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首先,今年(2000年)2月21日,上海女棋手芮乃伟九段,在韩国第43届国手战中笑傲群雄,经过三番决战,以二比一力克"围棋皇帝"曹薰铉,开创

首先,今年(2000年)2月21日,上海女棋手芮乃伟九段,在韩国第43届国手战中笑傲群雄,经过三番决战,以二比一力克“围棋皇帝”曹薰铉,开创了在男子霸占的头衔战中夺魁的世界纪录,被棋界誉为“纹枰铁女”。

不仅如此,于新千年之交寄籍棋坛新霸主韩国的芮乃伟,还在去年(1999年)韩国棋院的年度排名中,胜率超越韩国李昌镐、曹薰铉、刘昌赫、徐奉洙四大天王,排名第一。对不可一世的李昌镐,芮乃伟目前的战绩是三胜一负,仅次于“李昌镐克星”依田纪基。

随后,3月9日,大器晚成的华裔台湾男棋手王立诚在日本规格最高的新闻棋战“棋圣战”(第23届)七番决战中,四比二战胜“长青树”赵治勋,终结了木谷道场众弟子称霸日本棋坛半个世纪的历史。不仅如此,王立诚还是全日本与赵治勋下过五盘以上的所有棋手中,唯一一个总比分战胜赵治勋的棋手(63胜61负)。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位棋手都是空前绝后的棋坛泰斗、华裔日籍棋手吴清源的晚年弟子,学习了凝结着吴清源毕生心血结晶的“二十一世纪围棋”之道。更令人吃惊的是,今年1月24日,吴清源公开宣布:“以我的眼光看,在新千年中只有四位棋手能在世界棋坛上大有作为。

他们是李昌镐、赵治勋、王立诚、芮乃伟。”李、赵称霸韩、日乃至世界棋坛,早已世所公认。而王、芮却是吴清源仅有的三个弟子之二,闻者皆以为大师爱徒情切,过于偏心。不料大师话音刚落,弟子立刻予以兑现。

让我们放远视线,一睹吴大师的绝世风采——

二战初期,在日军铁蹄蹂躏中国和东亚大陆的同时,华裔棋士吴清源在日本本土孤军奋战,仅凭一人之力,在震古铄今、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1939-1955)中,逐一战胜了七位最为顶尖的日本超级棋士:木谷实,雁金准一,藤泽库之助(先后三次),桥本宇太郎(先后两次),岩本薰和,坂田荣男,高川秀格。

并把所有对手打到降级,吴清源让他们“先相先”或“长先”。当时有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把这一后院起火的巨大失败,视为奇耻大辱,频频发出死亡威胁。

因此吴清源每赢一盘棋,无不冒着极大危险。然而吴清源为棋道而战,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吴清源的“抗日战争”大获全胜,乃是中华之道的胜利。日本的武士道,其实不过是术,只能暂时胜利,长久注定必败。吴清源的棋士道,才是真正的中华之道。吴清源的东方不败,证明中华之道永远不败。

吴清源的棋艺所达到的高度,不熟悉围棋的人或许难以想象,那么看一看吴清源被对手让“长先”,会是什么结果。1928年,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吴清源,在北京被来华访问的日本井上孝平五段让先三局,一胜一负一和。井上回国以后,把棋谱送给日本棋界权威濑越宪作过目。

濑越一眼看出吴清源是“古今罕见的大棋士”,立刻派遣时年二十岁的大弟子桥本宇太郎四段来华考察。吴清源被桥本让先,下了两盘考试棋,获得二连胜。于是濑越邀请吴清源赴日深造,并且收为弟子(曹薰铉是濑越晚年弟子),由此可见“让先”的威力。

同一等级的两位超级棋士,几乎是让先者必败,更不可能在番棋中让对手长先。当今超一流棋手之间对局,执黑实行大贴目(日本五目半,韩国六目半,中国七目半),也常常错进错出,而且最终的胜负往往仅有半目之微,两目以上就是大胜,五目以上无疑是中盘胜。

借此,我们或许能够依稀推测(但是肯定无法确知),吴清源的棋艺达到了何等不可思议的至高境界。

切莫以为吴清源的对手都是凡庸之辈。不必说前不久刚刚引退的曾经所向披靡的“剃刀”坂田,即以1933年与吴清源携手共创“新布局”的木谷实为例,也是不世出的一代奇才。木谷弟子,又有大竹英雄、石田芳夫、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等一大批超一流棋士。

木谷弟子获得的段位总数,达到五百段。没有木谷及其众多杰出弟子,日本现代围棋不可能达到有史以来的棋艺最高峰,而吴清源高居这座围棋富士山的绝顶,令人目眩神迷。

当今所有的超一流棋手,都对吴清源衷心钦服。尤以木谷实的众弟子,对乃师畏友吴清源最为敬若神明。而其中对吴清源的棋道研究最透也最为倾倒的,当属木谷关门弟子赵治勋。赵治勋把《吴清源全集》打过三遍谱,书都翻烂了,又重新买一套,开始打第四遍谱,虔敬程度一如日日诵经的僧人。

我相信这是赵治勋称霸日本棋坛时间最长的主因。在《斗魂》一书中,赵治勋坦然承认:“对我影响最大的棋士是吴清源先生。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地打谱研究吴先生的棋。

”赵治勋认为,博大精深的吴清源棋道,已经达到了常人不可企及的“玄妙境界”,这使仰慕者不仅因为仰之弥高,不得其门而入,更因其永远创新和永不重复,不知从何处学起。这大概正是吴清源至今仅有二男(林海峰、王立诚)一女(芮乃伟)三个弟子的缘故。

吴清源虽非三人的蒙师,但他们一经吴清源稍加点拨,立刻达到了惊人的棋艺高度。在吴清源隐退之后的六、七十年代,扳不倒的“二枚腰”林海峰横扫木谷门下众弟子,并像乃师一样显示了番棋王者的实力。在十番棋成为绝响之后,七番棋成为最高番棋,而林海峰不仅是七番决战中出场次数最多的棋手,并且先后两度(对石田芳夫和赵治勋)上演了先输三盘再胜四盘的世纪大逆转。

赵治勋认为,吴清源棋道的真髓是自由精神:“吴先生的棋完全是随机应变的好棋,没有丝毫破绽。和吴先生对局的人,一定会有无法抵抗的感觉。”赵治勋还特别指出,吴清源的棋与所有其他棋士的本质不同之处:“除吴先生以外,尽管有那么多具有高超棋艺的一流棋士,厚味的棋在现今却成了主流。

我认为过分强调厚味,就不能正确掌握棋艺。”吴清源棋道的特征,根本无法描绘,或许只有“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才能形容,因为“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老子》)。既然没人可以打败他,那么吴清源棋道的边界在哪里,根本无法确知。

由于无法直接描绘,赵治勋不得不把恩师木谷实与吴清源作了略有不恭然而诚实的比较:“吴先生的棋,是现在好→其次还好→再其次仍然很好。木谷先生的棋,是现在似乎不太好→忍耐→不久就全好。吴先生的棋,是不断追求着‘现在’的好棋。

而渐渐才好起来的木谷先生,是追求‘将来’的好棋。”出于对恩师的尊敬,赵治勋没有明确点出:如果木谷面对其他棋士,他的棋当然有可能“不久就全好”,但是一旦面对吴清源,木谷就只剩下“现在似乎不太好”了。

赵治勋认为,吴清源的棋“只要失误一步,就会导致无理和过分。对于吴先生,后人也许会有这样的评价:‘稍有一点无理的味道吧。’其实,正因为最强的着法,最好的手段,一旦下得过分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被这样评价也并不奇怪。

不过吴先生完全是以周密的准备,作为行动依据的。因为一旦准备不足,立刻就会全面崩溃。由于吴先生的全盛时期,是站在必须打败不贴目的黑棋的立场上,所以也只有采取这种不留余地的疾风暴雨的快速战法。”也就是说,厚味的棋是等对方出错的被动的棋,万一对方不出错,自己的厚味就发挥不了作用,也赢不了棋。

而吴清源的棋是争取自己不出错的主动的棋,只要自己不出错,就一定能赢棋,而且根本不在乎你的先手之利。然而谁又能不出错呢?只有吴清源才能经常做到。

任何围棋高手,只要不与吴清源对局,那么对手迟早必将出错,所以注重厚味的棋手赢面更大。这就是厚味的棋成为当今主流的原因。对于当今世界棋坛,虽然不能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但是起码可以说“当今没有吴清源,遂使厚味占上风”。

围棋爱好者大概不难从赵治勋的比较中看出,当代超级棋士中,与木谷的棋风最相似的,恰好是有“当今世界第一人”之称的李昌镐,李昌镐的棋正是“现在似乎不太好→忍耐→不久就全好”。许多围棋爱好者喜欢假设,如果李昌镐与吴清源对局,谁更强?这一“关公战秦琼”的好奇,虽然不太有实际意义,但从棋道上加以探讨,却是可能的。

李昌镐的布局,不如“大局观天下一品”的聂卫平等许多超级棋士。聂卫平与李昌镐下棋,布局阶段总是局面占优,中盘也领先,但是后半盘必出“昏招”,最终痛失好局。

因为李昌镐后半盘的雄浑力量,逼得聂卫平非出昏招不可。聂卫平在李昌镐那里,一再尝到布局大优且中盘稍优还赢不下来的滋味,就进入了怪圈,自信心受挫,方寸大乱,最后对其他棋手也大出昏招。就这样,李昌镐成了终结聂卫平棋士生涯的终极杀手。

李昌镐的中盘搏杀力,也不如“天下第一攻击手”刘昌赫等人,不时被刘昌赫中盘击溃。布局和中盘,李昌镐基本没有优势,唯一的致胜法宝就是后半盘。由于他的后半盘太强,所以对手即便在布局和中盘领先不少,也往往没有信心赢下来,后半盘也会像聂卫平一样大出昏招——马晓春、常昊等许多棋手皆然。

李昌镐布局略亏,中盘战再求稳走厚,实地就落后较多,到大官子阶段开始反击,东捞一点便宜,西捞一点便宜。如果对手不太强,李昌镐在大官子阶段已把形势逆转。

如果对手很强,大官子结束他还是落后,就要靠最后的小官子,再东捞一点便宜,西捞一点便宜,最后以微弱优势赢下来。因此李昌镐刚刚崛起时,所有输给李昌镐的棋手都误以为自己差一点完胜,忿忿不平地暗中嘀咕着“要不是最后那个官子……”。

殊不知“最后那个官子”,恰恰是与李昌镐对局的必然。李昌镐的每个手下败将,一开始都以为“最后那个官子”能够避免,等到发现李昌镐的大部分对手都无法幸免,才终于明白“差一点完胜”纯属错觉。然而这一正确的“明白”比之错误的“差一点完胜”更为致命,这一“明白”,导致世界棋坛进入了李昌镐时代。

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李昌镐的对手因为担心后半盘被残酷搜刮,不得不奢望在布局和中盘领先更多:既然中盘领先五目不够,那就争取领先十目;要是领先十目还不够,那就争取领先十五目。

但是正如赵治勋所说,“一旦下得过分就会谬以千里”,即便是吴清源,也只是追求最高效率,而非“过分”。李昌镐的布局和中盘,仅比最高境界略差,然而决非很差。他的对手妄想在布局和中盘领先更多,当然过犹不及。

由于过分,反而在布局阶段已经落后,中盘更要拚命,更加过分,结果中盘就输了。所以吴清源能够战胜木谷实,不让对手在“忍耐”中迎来“不久就全好”;现在的其他棋手却因为“过分”而难以战胜李昌镐,频频让李昌镐在“忍耐”中迎来“不久就全好”。

不过李昌镐的后半盘优势,基本上仅限于慢棋。他现在有志于做中、日、韩所有世界性围棋比赛的“全冠王”,我认为他极有可能成为慢棋的全冠王,但他要拿到“亚洲杯电视快棋赛”的冠军,可能性极小,几乎没有机会,他甚至常常连决赛都进不了[2]。

因为无论大小官子,目数多少和先后顺序都要算得极精确,相当花时间,快棋没时间细算,所以遇到擅长搏杀、精于算路的快棋高手,就能把布局和中盘的优势保持到终局,不让李昌镐在后半盘逆转。

目前唯一在慢棋中不怵李昌镐的,是依田纪基。他保持了对李昌镐七连胜的骄人战绩(最近又一负一胜,总比分八胜一负),原因仅仅在于,他不会因为李昌镐后半盘较好而在前半盘用力过度。所以能把前半盘的优势,平稳保持到终局。

即便后半盘被李昌镐追近一点差距,但他大抵能在终局之时,为前半盘的优势保留一点盈余。然而依田的前半盘,算不上当今世界最好,比如就未必比马晓春好,更没有聂卫平好。依田仅是心理强大,没有“恐李症”,而其他有“恐李症”的中日棋手,其实是帮着李昌镐打败自己。

李昌镐的棋道造诣,尽管远逊于吴清源,总体上还是合于道,这是他在缺乏吴清源式巨人的当代棋坛大放异彩的主因。悟透棋道,也可悟出人生之道。我认为吴清源的棋道要旨是“完美的和谐”,而李昌镐的棋道要旨是“均衡的渐强”。

由于大部分读者对吴清源的棋不太熟悉,所以不妨把李昌镐的均衡棋道与为文之道略作比较。许多作家,布局(构思)平庸,中盘(初稿)也不行,但是大官子(调整初稿和段落增删)和小官子(文字推敲和最后润色)极好,就能写出好文章,甚至成为文章大家。

勤奋型作家,往往前半盘的功力深厚,四平八稳,很少出错,但不擅长修改,后半盘没有精妙的收官手段,结果难以写出真正的名篇。才子型作家,往往布局不好,中盘也不稳定,但后半盘才气横溢,妙手(妙句)连发,时有光彩照人的新手乃至鬼手。

他们也许没有名局和名篇,但是这种棋手可以仅凭一个鬼手而载入围棋史,这种作家也可以仅凭一句名言而青史留名。由此可见,即便是写文章,也宁可像木谷实、李昌镐这样后半盘比前半盘好,而不能像后期的聂卫平和现在的马晓春那样,只有前半盘好。

像吴清源那样通盘皆好,“现在好→其次还好→再其次仍然很好”,则是千百年一遇,无法强求。聂卫平和马晓春,都是前半盘较好,后半盘略差,所以都不是李昌镐的对手。聂卫平布局最好,中盘略逊,但是官子比较马虎[3];马晓春布局稍差,中盘略好,但是后半盘的韧劲尤其不够。

不过聂卫平在全盛期足以击败李昌镐,马晓春就不行。常昊与李昌镐比较像,属于均衡型棋手。常昊前半盘比李昌镐好一目,后半盘却要差两目,如果前半盘超常发挥,好了三目,就有可能赢。

不过这些分析比较,已落到了术的层次。而吴清源的棋道,完全超越了这种可分析的技术层次。不妨再以吴清源首创的雪崩定式为例。这一定式的某些变化,已被棋界公认不利,但是吴清源却在正式比赛中屡屡尝试,而且越是重要的比赛,越喜欢试用新手。

有人觉得奇怪,问他为何如此冒险。吴清源说:“还有些演变,尚未研究透彻,或许未必不利。其所以必须在重要比赛场合试用,乃因为只有真剑决胜,全力以赴,才能窥前所未窥。”正是这种置胜负、荣誉、利益于度外的纯粹求道精神,使吴清源终成空前绝后的划时代巨人。

与之相比,不少当代超一流棋手,一旦碰到重要比赛,必拿出自己最有把握、最为熟悉的布局和定式,这与吴清源的境界,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也正如大部分作家,一旦成名,就不敢轻易改变风格,更上层楼,因为一来缺乏自信,二来患得患失。

而对吴清源来说,如果下棋本身没有创造性,赢棋就毫无价值。如果没有创造性,他根本就不愿下棋。所以首创“新布局”和无数“新定式”的吴清源,对“定式”和一切现成招数的看法,是完全自由开放的。他认为:“在围棋盘上,尚不知道的手段像海一样,即使一百年、二百年连续使用过、研究过的定式,也会出乎意料地展现出新天地。

对此表现迷惑、吃惊,作为一个喜爱棋艺的人将会受到质疑。欢迎新手,敢于应战新型,是保证在棋盘跃动年轻的新鲜血液的好事。

对于未知的手段,不宜敬而远之,而应致力于未知手段的创造。”正是这种永远创新的自由精神,使吴清源虽然远离赛场多年,但其围棋思想却长期指导着现代围棋长达半个多世纪,并且必将更加长久地影响世界棋坛的未来发展。

吴清源的围棋精神,已经使他远远超越了一个争胜负的棋士,而体现为一种极其充盈丰沛的伟岸人格。我认为,吴清源完全称得上是二十世纪的世纪伟人,他是古老的中国之道和中国智慧的最新化身。正如吴清源自己所相信的,围棋之道是世界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认为,把围棋之道发扬光大,足以推进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和平,创造和谐美满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