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莉莉的电影 电影界人士纪念黎莉莉:遗憾 她没能等到百年庆典!

2018-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年龄比黎莉莉小3岁,但是她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红遍上海滩了,对于我们这些40年代末才开始演电影的演员来说,可谓前辈.她很年轻就开始演戏

我年龄比黎莉莉小3岁,但是她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红遍上海滩了,对于我们这些40年代末才开始演电影的演员来说,可谓前辈。她很年轻就开始演戏了,她演的戏我们做中学生的时候非常喜欢。

她以及王人美都给影坛带来了健康的新空气,她们在电影中的形象都是那么健美和生气勃勃,黎莉莉的笑容很甜美,当时就有“甜姐”之称,她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上海的电影画报上。她那时候在电影里塑造的健康、活泼的角色和我们后来不一样,她是非常自觉地展现,合乎进步潮流,由内而外展现。

老年黎莉莉

后来她离开表演,躬身教育也是对中国电影的一大贡献。我们虽然没有很多接触,但我是非常尊敬她的。去年“华表奖”时看到她出来了,感觉精神挺好的。

上一次见面是将近10年前了,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一百年的时候。遗憾的是这位老大姐没能等到中国电影的百年庆典。

(张瑞芳,著名表演艺术家)

陆弘石

再也找不回来了

4年前,我刚调到电影频道的时候,想在《电影人物》栏目中专门为黎莉莉做一期节目。初衷很简单,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她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历史联系。

于是给老人家打电话。老人家拒绝了,但对我说:“你哪天来吧,我送你一本书”。她指的是刚出版的回忆录,里面收录了我与她的一篇对话文章。

那篇文章实际上是根据大型电视片《中国电影》的采访素材整理的。片子制作于纪念中国电影90年的时候。为了能够说服她接受拍摄,我费了很多口舌。可能是因为我这样的小字辈居然能“听懂”那些遥远的电影往事,使她对我多了一份信任,后来的拍摄进行得轻松而顺利。不过,这也可能是她息影之后除关锦鹏拍摄的《阮玲玉》外的惟一的一次出镜。

人与人真的很不同。黎莉莉在经历人生辉煌之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活得很低调。这种“大隐”境界令人心生感动。

因了与黎莉莉的交往,30年代电影史对我来说就变得亲切了许多。而当听到黎莉莉离世的消息之后,那段曾经亲切的电影史似乎突然黯淡了下来。我想起了老人家当年和我谈到孙瑜之死时的一段话:“每次想到他,就像丢失了一件珍贵的东西那样———想找回来但又再也找不回来了,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她说这番话的神情和语调,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

(陆弘石,CCTV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助理,电影史学家)

朱天纬

“8·13”,走上逃亡之路

听到黎莉莉老师过世的消息,我很难过,她是默片时期硕果仅存的一位,关于中国电影百年的纪念活动缺少了她的出席,真是一件太遗憾的事情。我对老人更深的是一种眷恋之情,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与她相熟的,那时她还住在东总部胡同,我经常到她家里请教她30年代电影方面的问题,老人非常直爽和坦率,什么事情都与我们谈。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日本的电影资料馆来我们这里访问,馆长先生非常喜欢孙瑜导演、黎莉莉主演的电影,我们帮助联系见面,黎莉莉老师自己选择了一个日子———8月13日,她说:“几十年前的今天,日本轰炸上海,我们走上了逃亡之路”。

当时,我们都觉得特别震撼,不仅是作为一名老演员,更是因为她的政治头脑和民族自尊心。可见老人的确是个“不凡”的人,把我们都镇住了,跟她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她性格里发自内心的情趣和幽默。她作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的见证人,给我们从事电影研究的人员提供了非常大的教导和帮助。

(朱天纬,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馆员,电影史学者)

秦怡

她是最自然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黎莉莉和秦怡都来到了重庆,当时就一同住在重庆观音岩的一间宿舍里。秦怡当时很小,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而黎莉莉已经结婚了,是个大姐姐,很懂事,在生活上也很照顾小妹妹们。秦怡印象中的黎莉莉很友善,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乐观、风趣。尽管当时大家生活并不宽裕,物资不丰富,但黎莉莉很有气质,穿着得体,最朴素的衣服也能穿出韵味,这让秦怡很羡慕。

秦怡说,当时大家住在一起,虽然生活上很拮据,但黎莉莉非常善于制造一些小惊喜。由于是在抗战时期,集体伙食很简单,黎莉莉当时工资比秦怡高几十块,于是她很大方地拿出一部分,经常买回一些其他菜来开小灶。秦怡最难忘的是她买回虾米皮来,用滚油炒的虾皮肉丁。秦怡是上海人,虾皮很合她口味。

秦怡最感谢黎莉莉的一件事,是1944年上半年,当时秦怡因为理想的不同,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做得不愉快,另一方面,秦怡当时和孩子的父亲感情出现很大问题,所以她毅然逃离那个地方。母亲离开了,尚且年幼的孩子没人照顾,很可怜。这个时候,黎莉莉挺身而出,尽可能地帮秦怡照顾孩子的生活,让秦怡在最艰难的时候得到帮助。秦怡说,去年,黎莉莉给她寄来自己的画册,还写了短信,如今她看着这些老照片,总觉得故人还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