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鸿烈身边十一年(转载)

2018-0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在1931年,考入了青岛海军学校,毕业后,于1938年被调到沈鸿烈身边,任山东省政府电务室主任,负责电台通讯及电报翻译工作.到重庆后,任沈

我在1931年,考入了青岛海军学校,毕业后,于1938年被调到沈鸿烈身边,任山东省政府电务室主任,负责电台通讯及电报翻译工作。到重庆后,任沈的私人秘书。在沈的身边11年之久。本文所述,材料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亲身经历;二是亲闻沈谈;三是沈对有关人谈后,这些人又向我转述;四是从来往函电中得知。

唯以时隔久远,记忆不准,对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具体时间,恐有出入,希知者指正。平 息 崂 山 兵 变1932年春,沈鸿烈所管辖的东北海军发生了叛变。

第一舰队长凌霄、海圻舰长方念祖及其他几位舰长刘田甫、吴兆林等,请沈到崂山训练某地阅兵,研讨今后的训练工作。沈即率领海圻、海琛、肇和、镇海等舰,驶抵崂山湾海面。

沈及凌霄、方念祖、刘田甫、吴兆林等离舰登陆,进驻下清宫,随即开会。会刚开始,凌霄等人一反常态,指责沈虚伪狡诈,任用私人,处事不公,营私贪污,克扣军饷。沈大发脾气,予以驳斥。凌霄等人掏出手枪进行威胁,并将沈的随从副官史福生(湖南人)缴械,送到海圻舰上,加以囚禁。

随后凌霄等人,将拟好的一份致***会北平分会张学良的电报稿,要沈签字后自裁。电报内容大意是:沈因急病甚危,不能视事,请以第一舰队队长凌霄接任其职。

同时桌上放了一瓶毒药水,一棵手枪,任沈自择,沈面色苍白,呆若泥塑,一言不发。史福生被送到海圻舰上后,立即把沈的危险处境,告诉海圻舰的枪炮大副敁李信候,请李设法救沈。李当即集合其连队登陆,将太清宫包围,逮捕了凌霄等人。

李信侯向沈请示如何处置凌霄等人,沈仍如木偶,只是摆手点头。过了一会,沈似清醒,李又请示如何处理,沈喟然长叹:“这些人目无法纪,犯上作乱,扣压长官,罪在不赦,理应明正典刑,以儆来兹。但他们多是我留日的同学,多年来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杀之殊有不忍,他们又都是国家的人才,培植不易,杀之又殊可惜。

人生何处不相逢,要他们即日离开青岛算了。”并嘱按其官阶给足路费,保证其家属安全。沈乃率领各舰返回青岛,随将经过详情,电告北平张学良,引咎自请处分。张接“沈因急病甚危,不能视事”电后,甚感疑惑,后又接沈自请处分电,始知崂山事件真相,即复电慰勉,并认为处置得当。事后李信候被提升为永翔舰舰长。

凌霄等人离开青岛去南京,进入南京政府海军部任职。抗日战争时期,凌霄当了汉奸,任汪伪政府海军部长。李信候也当了汉奸,任汪伪政府武汉市水上公安局局长。
三 舰 叛 逃 风 波
东北海军,中下级军官及士兵,多是东北人。

1931年“九.一八”后,东北沦陷。这些官兵,有家归不得,飘泊在异乡,倍受歧视,另外蒋介石消灭“杂牌军”的措施,也经常刺激他们,怨愤之气,溢于言表,每唱流亡三部曲,无不伤心落泪。

他们朝思暮想,打回老家去,收回失地东北,对沈鸿烈一味追随蒋介石,不积极备战抗日,极为不满,认为沈背叛了东北父老和张学良,因而极为仇视沈鸿烈。认为要排出痛苦,只有驱逐或处死沈鸿烈。但是驱沈,很难取得一致意见,万一驱逐不成,反受其累。

他们决心寻找机会,处死沈鸿烈。沈亦有所察觉,听说东北籍官兵,怀有思乡思亲情绪,对现状不满,沈认为只要多讲几次话,打打气,抚慰一番,就可以安然无事。因而沈常到各舰了解情况并训话。
1933年夏天,沈鸿烈拟到海圻舰上检查工作并训话。

时间决定之后,通知海圻舰届时派小火轮到码头迎接。海圻舰副舰长姜西园及该舰东北籍军官关继周、唐镜海,刘南屏、冯自冲攩①攪等,知道这一消息后,当即密谋决定,趁此机会干掉沈鸿烈。

到了那天,沈按时驱车来到码头,登上迎接的小火轮。因为随从副官史福生未到,沈令冯稍待,沈进舱里,冯坐在轮尾舷边。一会儿,史福生赶来,因迟到恐沈斥责,一到码头就慌慌张张,从轮尾处,纵身跳上火轮,因用力过猛,将冯自冲撞落水中,冯作贼心虚,以为机密被史识破,便在水中开了一枪,大骂沈、史。

沈见此情况,当即上岸。冯被码头守卫人员逮捕,送至海军教导总队关押起来。该总队长张丽生,为沈留日同学,性烈如黑旋风,见冯行刺,当晚就将冯枪毙了。
姜西园得悉冯自冲被枪毙,以为他们的计划已全部暴露。于是率领海圻、海琛、肇和三舰南逃。

沈一再电令彼等返航,均被拒绝。当时有美英军舰十余艘停泊青岛避暑,美海军司令颜鲁尔得悉三艘主力舰叛逃,便登陆访沈,表示愿意帮助追拦回来。沈以事关国家体面,婉言谢绝。1943年夏,小颜鲁尔以美国军事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到重庆,持其父函,到国家总动员委员会访沈。

沈盛筵招待,席间还谈到这件往事,沈和小颜鲁尔合影留念,这是后话。姜西园等是在惊慌失措中率领三舰离开青岛港的。当他们驶入太平洋时就感到水天无际,前途茫茫,驶向何方?回东北,那里已被日军侵占,去不得;到天津找于学忠主敁席,或去烟台再去济南找韩复榘***,但于、韩、沈亲如一家,去是自找难堪;到苏浙沿海,那里是蒋家天下,到那里是自投罗网;福建又是遍地战火,满天烽烟,国共两军鏖战正激,不能前往;唯一办法,是回广东找南天王陈济棠收留。

因为三舰原属孙中山领导,后被吴佩孚收买,继后又归附东北,现在回广东,也算名正言顺。于是姜西园、唐镜海等率三舰直驶虎门口外抛锚。遂派人去同陈济棠接洽,要求收留。陈以三舰突然来临,感到蹊跷,犹豫不决,经三舰代表再三要求,陈允向南京请示后,再作答复。

拖了一个多月,三舰供给断绝,煤水俱罄,官兵已两月没有发饷,1000多人的生活,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人人抱怨,吵闹不休,有些逃回青岛。姜、唐等再次要求,陈济棠始允暂予接济,听候上级处理。此时,沈已将三舰南逃经过,呈报南京政府,并派市政府秘书长胡家凤飞往庐山,向蒋介石面陈三舰南逃详情,请示善后办法。

善后办法如下:
(一)将沈鸿烈统率之东北海军,改编为海军第三舰队,直属南京海军部统辖。
(二)海军第三舰队司令由沈的参谋长谢刚哲(四川人)担任,沈鸿烈专任青岛***。
(三)经费按现有舰只人员实际需要,编制预算,送军政部审核后,按月拨发。


(四)第三舰队仍驻青岛、威海、长山八岛。
(五)叛逃三舰由南京政府与广东方面,另订处理办法。
规 劝 张 学 良 释 蒋
沈鸿烈任青岛***六年,建设方面是有些成绩的。海军司令虽被免职,但接任海军司令的谢刚哲是沈之老同学、老部属,其为人忠厚、老诚念旧,对市政工作全力支持,一切比较顺利。

但也有棘手问题,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扰。青岛是一个华洋杂处的都市,外侨人口约占15%。其中欧美俄侨约2万左右,日侨约5万人。

日本浪人特务受日军指使,常在市内寻衅闹事,扰乱治安,处理稍有不当,就会引起外交麻烦。
1932年上海停战不久,因青岛《民国日报》刊载《闲话皇帝》一文,驻泊青岛的日本海军,大举登陆,武装示威,唆使浪人特务,将《民国日报》、***青岛市党部砸抢一空,有些商号也备受其扰,并扬言要冲击市府。

沈鸿烈一面调令海军陆战队及警察积极布防;一面向日本领事交涉。同时请英、美、法各国领事出面斡旋,方始平息。此类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当时沈从日侨中得悉,日本厂商都非常惧怕闹事,妨害其正常生产、生活,沈根据这一情况,也订出应付日本人的办法:“备战交涉,大事不让,小事不争”。

致使日本人莫可如何。沈常说:“我同日本人、俄国人打过多次交道,从未屈服过。”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双方都希望沈表示态度。

确使沈秦楚两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缜密分析之后认为,张杨主张,正义所在,不愿反对;对蒋则是权威所摄,不敢反对。张在贯彻主张,蒋在保全性命,如蒋明智,必定让步,调解得力,可能和平解决。于是沈采取了“快刀切豆腐──两面光的办法,一面致电何应钦、孔祥熙,敦促妥善处理事变,积极营救蒋介石;一面致电张学良(原文失记),大意是:鸿烈受张氏知遇,已历两世,感恩图报,时系吾衷,平日言行,无不出自忠诚。

顷读通电,惊悉西京兵谏,骊宫幽蒋,殊失将道。

在此内忧外患日急,千钧一发之时,委座一身,国家安危所系(以下举了六大理由)必须保证委座安全,以免亲痛仇快等语。后在***同志努力调解下,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当蒋介石回到南京后,首先令陈布雷,把他在西安被扣期间,各方对他的态度查明汇报。

沈的态度,赢得了蒋的嘉许。1937年初,蒋介石回溪口老家过春节休养,张学良也被带到溪口,张终日吵闹不休。大约是夏历正月初十左右,蒋电请沈到溪口,要沈劝慰张学良。当沈、张相会,张关上门,抱着沈痛哭了一个多钟头。

沈亦老泪横流,只是简言慰勉,请张达观安静,等待解决。从此蒋沈关系又进了一步。
韩 被 诛 沈 主 鲁
为了把沈鸿烈出任山东省政府***的复杂经过说清楚,还要从韩刘之战说起。蒋介石为了消灭杂牌军,在山东采取了“一笼囚三虎”的办法,将青岛、威海、长山八岛划为沈的防区;将栖霞、招远、蓬莱、黄县、文登、荣成、牟平、福山、莱阳、平度、掖县、烟台等县市划归刘珍年部驻防;山东其余县市归韩复榘统辖,让三虎互相撕咬自行削弱。

三者之间时有磨擦发生,难于应付。1933年张学良出国后,沈的处境更为困难,既要防止被南京吞噬,又要防止被韩刘排挤吞并。这就必须深思熟虑,虚与周旋,以待其变。1933年夏,韩刘之战,终于爆发。双方都想争取沈帮助自己,打败对方。

沈权衡利害得失,虑及韩刘力量对比、人民渴望安居乐业,决定助韩攻刘,早日结束战争。遂令江利、永翔等舰及海军陆战队进攻烟台,将刘之军火库修械所炸毁,袭扰刘军后方,配合韩在前线发动攻击。刘军失利,接受南京调解。调往江西,结束了这次战争。此后沈韩关系更为密切,彼此相互关照,相互声援。

韩每次来青,沈必盛宴招待,促膝畅谈。沈不仅对韩尊重备至,对韩的五位师长孙桐萱、曹福林、谷良民、展书堂、李汉章,四位厅长李树椿、张鸿烈、何思源、王向荣也极为亲善,非常融洽。
1937年冬,日军沿津浦路进入山东。

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命令韩复榘坚守济南。韩抗令不遵,弃守济南,退到兖州、济宁一线。李又令韩坚守此线。韩又自由行动,将部队撤到陇海铁路以南的河南柘城及京汉路以西的舞阳一带。韩的行动打乱了李宗仁的作战部署,李非常气愤,当即向蒋介石报告,蒋极为震怒。

蒋介石很早就想处置韩复榘,只因无重大罪证,一直隐忍在心。据了解内情的人谈:蒋欲杀韩,除这一违抗军令罪,还有三条罪状和一个原因。三条罪状是:(一)韩从1930年进入山东以后,对蒋一直桀骜不驯,最突出的是西安事变,韩不仅通电拥护张、杨主张,而且准备出兵徐州,支援张、杨;(二)韩多年来单独与日酋勾勾搭搭,准备参加华北特殊化,此次抗命,不战而退,是执行事前与日军商定的密约;(三)抗战开始前后,韩一直与四川刘湘秘密勾结,准备联合反蒋。

一个原因是杀一儆百,杀韩让那些杂牌军的头头们,吸取教训,不敢随便抗命撤退,以稳住阵脚。蒋决心杀韩,但如何使韩就范归案,颇费周折。经研究决定,于1938年元月,在开封举行华北军事会议,军长以上人员,必须参加。

在这次会上逮捕了韩复榘,解往武汉法办。蒋捕韩以后,对韩所遗职务,必须迅速决定公布,以安人心。三路军总指挥一职,比较单纯,也无人逐鹿,当即口头指定韩的副手孙桐萱代理;山东省政府***一职,比较复杂,觊觎者颇不乏人。

当时有人建议在下列诸人中选任:一是李品仙军长,当时驻防山东曹县及陇海路附近,李是桂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希望桂系在本战区内占有更多的地盘;二是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当时驻防鲁南临沂,与韩同属西北军,多年来,想当省政府***,一直未能如愿;三是孙连仲总司令,驻防山东县、台儿庄,与韩同出身于西北军;四是后方一批山东籍***元老政客,主张鲁人治鲁,希望由山东人出任山东省政府***为宜。

蒋认为以上诸人,都不合乎要求,蒋的意中***人选是具备下列条件:(一)与韩及其集团有密切关系,并能取得彼等信任,但又不是同一派系;(二)不属蒋的嫡系,但又忠于蒋;(三)不会造成军阀割据,尾大不掉。

蒋介石认为沈鸿烈具备上述条件。蒋在开封召见了沈,面授机宜,希望沈公忠体国,勉力以赴,勿负期许。沈欣然受命。不久行政院正式特任沈鸿烈为山东政府***兼保安司令。

组织恢复各级行政机构,整编游击部队

沈鸿烈由开封返回临沂,即组织人员,准备前往曹县山东省政府所在地履新。原青岛市的大批干部,都已作鸟兽散。由青岛退出的警察和海军陆战队,不到3000人,散驻在日照、诸城、临沂,人困马乏,疲惫不堪。沈当即派专人前往收容。

为了避免发生误会,沈轻装简从抵达曹县,接收工作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和骚动。此时,省府也是空架子,高干只有民政厅长李树椿,在此办理交待。李怪话连篇,说他的生活三要素是饱吃、酣睡、等死。建设厅长张鸿烈告老还家回开封,财政厅长王向荣带着民生银行的员工,不知去向。

后经多日打听,得知在秘密医治花柳病。中下级干部亦所剩无几。全省八个专区,只有三、六、八专区三位专员守土抗战,其余皆弃职逃跑,县长守土抗战的更寥寥无几。

从省到县乡的行政机构,均已瘫痪。沈感到事态严重,遂发动在职人员通知离职人员,迅速到曹省府报到。随后陆续来了一些,但那些高级干部仍不愿回来。后来由于台儿庄大捷,人心振奋,又来了几批人。班子刚刚组成,传来不幸消息──徐州陷落,日军沿陇海路西进,先头部队已过归德,正向开封推进。

为了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蒋介石下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此时山东已孤悬敌后,供应线被切断。省府往何处去?迁到邻省,做流亡***,不是好办法。退到后方,无人理睬,不能维持山东局面,蒋不会让他再当***。经过一番考虑,决定不离山东,深入敌后。电蒋请示,蒋复电嘉许,并允调九十二军(李仙洲部)入鲁,交沈指挥,沈恐指挥不了,未予同意。

蒋拟调原韩部李益智师归沈指挥,沈想李来必须提升军长才能高兴,不然岂能听我指挥,要提升军长,也不容易,蒋不愿让杂牌将领握有重兵。考虑再三,复电谢却。蒋知沈没有军队,又电沈云:如不要战斗部队,省府尚需岗哨,以维安全,究应如何,盼提出意见。

沈乃请蒋将原韩部吴化文旅,扩编为新四师,交其指挥。这样吴亦高兴,蒋也放心。1938年夏,沈率省府人员及吴化文部,北渡黄河,挺进敌后,与驻在聊城的第六专员范筑先汇合。这一时期沈的主要工作是:第一,巡视各县。迅速恢复各级行政组织,重建政权,解决财政及军需供应问题,安定人心,推动抗日工作。第二,整编游击部队。这时山东各地游击部队多如牛毛,良莠不齐,为害地方。

沈深入各地,召见各游击部队领导人,了解情况,根据各部的人员数额、武器装备、训练状况,整编成保安旅、团,交由专区或县统一指挥。部队所需供应,由专区、县统筹解决,严禁各部任意征收。经过整编的,就我现在尚能记忆的有:田家滨、吴连杰、刘景良、薛亚桥、翟蔚如、张景月、张希贤、张金铭、蔡晋康、丁绂廷、周同、安廷赓等。

但究竟如何在敌占区坚持长期抗战,沈也感到茫然。乃亲率其参谋处长宁春霖,政治部主任邓继禹,专员范筑先、张雪山等,到河北省府及冀南特区所在地──南宫,会晤河北省政府***鹿钟麟和特区专员杨秀峰,商讨冀鲁联访,研究如何在敌占区坚持抗战。

在杨秀峰专员主持下,三方主要干部开了两天两夜会。沈回山东后,宣布实行国难薪给制,不分等级,每人每月30元。

随后沈巡视到山东最北部的乐陵,在这里与八路军的肖华、黎玉会晤,研究了对八路军游击队的供应问题。
郁仁治专员牺牲后,沈鸿烈感到日军机械化部队对平原地区威胁太大,决定到鲁南山区建立根据地。乃电蒋作了下列请求:将鲁南驻军石友三部调出;请发给予弹400万发、电报机15台;请调派军事干部来鲁。

蒋一一批准,即令洛阳军校、武岗军校选派学生200人来鲁工作。石友三非常恨沈,迟迟不肯开拔,在蒋的一再催促下,石始率部由鲁南开到鲁北。后来据石的参谋长对沈的参谋处长宁春霖说石之恨沈,除因沈请蒋调石离开鲁南外,还有两个原因:(一)石韩二人是金兰兄弟,沈韩也曾情同手足,今沈竟取韩而代之,不够朋友。

(二)石韩二人,原是冯玉祥的两个军长。1929年蒋、阎、冯中原大战时,石韩叛冯投蒋,致使冯、阎失败。不久石又叛蒋投了张学良,后石在河北南部举兵反张,遭到张、蒋的联合夹击,石全军覆没,石痛恨东北军,迁怒于沈。

因此石准备在鲁北制造一次误会,在混战中解决沈鸿烈。沈对此一无所知。一天,据报石军已开到沈的驻地附近。沈于次日偕参谋处长宁春霖前往石军部表示欢迎慰劳。谈话中沈表明:他出任山东省政府***,是蒋利用他与韩的关系,避免造成混乱局面,所采取的过渡步骤,他在山东不会太久。

在抗战时期,一切都要靠武力,他无兵无将,连省府的门卫都是韩的旧部,试想这样的省***能继续多久?目前只有石的力量最大,希望石在鲁西北好自为之,做出成绩,为将来接替自己打下基础。

另外,山东省府拟在鲁西北设立行辕,代表***就近处理一、二、四、六、十一五个专区的军政事务。希望石推荐行辕主任人选。沈的这些剖白,对石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沈得以平安回部。
筹 建 抗 日 根 据 地
1938年冬,沈鸿烈率领省府人员及吴化文部陆续进驻鲁南沂水县东里店。

除继续重建政权,整编游击部队外,积极筹建抗日根据地,征集民工、木料,平整房基、操场,修建大礼堂、营房,成立山东省干部学校。为了增强号召力和表示对蒋的忠诚,请蒋遥任校长,自已任副校长,雷法章任教育长。校内设总务、教务、军训、政训四处,各处负责人由蒋派来的***山东省党部委员陈惕庐、牟尚斋及军校学生担任。

学校设党务班、民政班、财会班、科长班、军事班、无线电通讯班等,各班班主任及授课人员,由各主管厅处派人负责。学习时间,除电讯班外,其他各班,每期两个月。1/3的时间学政治,2/3的时间学业务。学员来源,一是抽调,二是招收失学青年,结业后派赴各专区、县工作。

开办各种工厂,供应急需,如办印刷厂,出版山东公报,印刷军用地图及民生银行钞票;设皮纸厂、毛线厂、被服厂,发动商人组织消费合作社,生产采购日用物品,支援抗战。


1939年春,沈在鲁南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出席的有各专员,各保安师、旅、团长,少数县长,八路军代表张经武也出席了会议。会后沈令各部向胶济、津浦两铁路线发起进攻,破坏了许多车站、桥梁、涵洞,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这是沈在山东对日军唯一的一次主动军事行动。

是年3月,秦启荣(兼任山东省政府建设厅长)奉命率其别动队进驻新泰、莱芜、博山一带,专门对付***八路军,秦部来到博山未几,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太和事件,杀害八路军干部200余人。

1939年2月,苏鲁战区成立,蒋任命于学忠为总司令,率五十一、五十七两军,共残缺不全的四个师来到鲁南,沈鸿烈为副总司令。于到达鲁南立足未稳,日军纠集8万兵力,采取拉网战术,大举扫荡鲁南。于五月一日(农历)敌机15架两次轰炸东里店,随后步、骑、炮兵从四面八方向鲁南山区围攻。

苦战半月,沈部陷于重围。在一次突围行军中与敌遭遇,沈恐被俘,拔枪自。因枪卡壳,被左右发现,将其手枪夺下拥走,恰遇倾盆大雨,敌军行动不便,无法追击,沈得脱险。

这时沈的身边,只剩下参谋处长宁春霖、两个卫士和我。我们隐藏在深山中一户乞丐家里。一个星期后,日军撤退,沈才出来召集逃散人员,重整旗鼓。省府各机关及干校恢复之后,移驻临朐县吕匣店。

在这一时期,收编了伪军张步云部为省保安第二师,伪军师长赵保原攩①攪为13区专员兼保安司令,部队编为保安团。为了统一政令、军令,沈在鲁西、鲁北、鲁东攩②攪设置了行辕主任,代表***负责处理辖区军政事务。蒋介石为了加强沈的权威,在山东实行党政军一元化,任命沈兼任***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沈集党政军大权于敁一身,对蒋更加忠诚拥戴。搞 “摩 擦” 陷 困 境

沈鸿烈在山东所作所为,都是看蒋的眼色行事。蒋介石竭力强调“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政府”、“统一政令”、“统一军令”;大肆叫嚣“防共”、“限共”、“反共”,“三分抗日,七分反共”。沈深体蒋意,即根据这种精神,在党政军各种会议上讲话,在各种文电中,露骨地提出“宁亡于日,不亡于共”,“亡于日尚有恢复之望,亡于共必无葬身之地”,“宁可匪化,不可赤化”“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反”,“庆父不除,鲁乱未已”,“灭此朝食,出民水火”,等等,号召积极反共。

从1940年春开始,在山东各地制造磨擦,最初还有所顾忌,比较隐蔽,规模也较小,迨至皖南事变后,公开地、大规模地磨擦普遍展开,在鲁西北同陈光、杨勇,在鲁北同肖华,在鲁东同***,在鲁南同廖容彪,以及各地八路军领导的游击部队进行磨擦,但每次磨擦,都是以失败告终。

鲁东和鲁南两个山区,是国共两军争夺的重点。***中央特派卢斌(湖北人)来鲁协助沈鸿烈反共。据卢斌自我介绍说,在宁汉分裂前,***是湖南党代表,他是湖北党代表,他叛党投靠CC。沈派卢任鲁东行辕主任,负责指挥七、八、九三个专区及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的党政军反共,派刘慕琨及八区专员厉文礼为副主任。

后因为卢、厉意见矛盾,厉部一部哗变,卢、刘同被击毙,沈在鲁东的反共部署彻底破产。鲁南是沈亲自负责指挥,在蒙阴、莱芜一带,与廖容彪部拉据一年多,伤亡很大,地盘日缩。造成这种败局的原因, 沈的高级干部总结有四:
(一)沈自己没有军队,完全依靠吴化文部。

吴部防线既长,又想保存实力,不愿积极作战;(二)沈的驻地,属第三专区,该区专员张里元与八路军默契合作,抵制沈的命令;(三)于学忠总司令,对沈抗日合作支持,对沈反共采取中立。沈在危急时刻,曾数次向于求援,均被拒绝;(四)自从于学忠率部来到鲁南,有些专员县长和游击部队领导人,亲于疏沈,形成了两个领导中心,沈陷于孤立。

随之又有“鲁人治鲁”的传说。虽未公开排沈,已在暗中逼沈离鲁。沈感到难以继续,乃于1941年9月冬,由教导团护送去渝,经过九天的昼伏夜行,好容易到了河南夏邑附近,突遭日军伏击,几乎送了命,到达了汤恩伯的防区。

我和沈的秘书长雷法章留鲁办交待,交待完毕,由阜阳去重庆。
(作者1938年任山东省政府电务室主任,后任沈鸿烈私人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