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散文特点是怎样的

2017-08-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俞平伯散文特点是怎样的俞平伯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作家,他的很多散文作品对我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俞平伯散文特点是什么呢?俞平伯散文的总体特点就是笔调轻盈.意境非常深远,而且文章中还不时表达一些哲理,令人读起来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俞平伯散文俞平伯散文点特点主要体现在散文的语言文字上,首先俞平

俞平伯散文特点是怎样的

俞平伯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作家,他的很多散文作品对我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俞平伯散文特点是什么呢?俞平伯散文的总体特点就是笔调轻盈、意境非常深远,而且文章中还不时表达一些哲理,令人读起来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点特点主要体现在散文的语言文字上,首先俞平伯的散文追求词语与词语间搭配的陌生感,所以俞平伯会很注意定语的使用,俞平伯很多时候都会用两个或者四个字来修饰限制名词,而且是字字珠玑,美妙绝伦,不仅非常新颖而且读起来也很别致。在句式上,俞平伯不会固定采用一种句式,而是骈散结合,长短参差,非常灵活,但是有时候也会注重对仗工整,有很深的古典韵味。其次俞平伯的散文是属于白话文、文言文、书面语结合的一种文字,这样的组合让他的散文语言典雅而又非常有文采,文中的一些口语化的文字又让俞平伯的散文非常接地气,读起来倍感亲切。

最后一点就是俞平伯会在自己的散文作品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表达力度还给文章富裕雅致的气息。俞平伯认为反复和重叠的写作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语调,也提升了文章整体的美感,比如在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散文中,俞平伯就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读起来特别朗朗上口,很有音乐性。

俞平伯和胡适之间有什么关系

俞平伯胡适并称为新红学派的创始人,因为二人都是非常接触的红学研究学者,而且成就斐然。俞平伯其实一生都在从事红学研究,自己也出版过不少经典的红学研究的书籍,如《红楼梦辨》和《红楼梦研究》,这两本书对后世的红学研究者都意义非凡。

胡适照片

胡适对新红学初创时期提出了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其实说起来胡适算作俞平伯的红学老师,因为俞平伯之所以会走上红学研究的道路,他收到胡适的影响是很大的。

俞平伯和胡适其实有很多共同点,二人都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俞平伯自己的文学作品大都是白话和文言文相互交融,而胡适直接更是倡导白话文,宣扬解放个性、提倡思想自由。不仅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还在1917年发表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批白话诗歌。另外二人还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和领导人员,也经常为革命事业奔走胡搞,对当时年青一代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是引领了当时的思想潮流。

胡适的个人成就非常高,他在文史、哲学上都是成就斐然,他不仅对我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总了研究和总结,还把为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是让中国哲学真正进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因为胡适从小接受的是私塾的教育,长大后到海外留学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他的思想和哲学作品影响了中国很多的优秀文人,如梁启超、郭沫若等。

朱自清俞平伯之间有什么关系

朱自清俞平伯都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家、作家,而且二人都是非常有爱国情怀的爱国诗人。朱自清原名是朱自华,朱自清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在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的时候改的,他希望自己时刻保持清白廉洁公正,也时刻警告自己绝不在困境中迷失自己,绝不同流合污。

朱自清照片

朱自清的爱国还得到过毛泽东的称赞,朱自清的好友闻一多先生遇害后,朱自清在成都各大界为闻一多举行追悼大会,向人们述说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毛泽东称赞朱自清和闻一多的行为充分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俞平伯也是非常著名的爱国人士,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并写了很多鼓励当代青年的文章,大大提升了青年抗日救国的信心。

朱自清和俞平伯还都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学生,而二人的关系也是十分亲密,经常在一起交流学术研究。1921年,俞平伯到美国留学,朱自清、叶圣陶等好友曾一起为俞平伯送行。1922年初的时候,俞平伯和朱自清、叶圣陶等人还一起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新诗月刊《诗》。1924年,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在杭州的第一师范当老师,好友相聚分外欣喜,二人的友情也越来越深厚,那时候俞平伯已经出版了一些自己的作品,朱自清还为俞平伯的书做过序。

1948年朱自清去世,俞平伯非常伤心,他连续为好友创作了《诤友》和《忆白马湖宁波旧游》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

诗人俞平伯简介

俞平伯简介上提到俞平伯生于公元1900年,原名是俞铭衡,字平伯,祖籍是在湖州德清东郊的南埭村,是著名的作家、红学家,也是新文化运动初期的诗人,因为他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之一。

俞平伯照片

俞平伯十五岁的时候在苏州的平江中学读书,后来考进国立的北京大学文学系预科。两年后,俞平伯和杭州的一个叫许宝驯的姑娘结婚,许宝驯的家里是昆曲的爱好者,许宝驯的父亲是业余昆曲爱好者,母亲不仅能唱昆曲还会填词谱曲。

1918年俞平伯初次在文坛崭露头角,他的白话诗《春水》获得不少人的喜爱,第二年还和朱自清一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新诗月刊,名叫《诗》。1919年,俞平伯从北京大学毕业。1921年起,俞平伯开始研究《红楼梦》,逐渐走上研究古典文学的道路,后来还在清华大学讲学,主讲的就是清词、戏曲、小说和中国诗歌,成就卓越。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俞平伯开始投入到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写下很多振奋中国青年的诗歌和文章。1935年俞平伯被推举为谷音社的社长,肩负起拯救昆曲的责任。1952后,俞平伯的一些红学文章和书籍被出版。1958年,俞平伯在北京试演了《牡丹亭》,目的是为了纪念汤显祖,当时周恩来总理还到现场观看了。万年的俞平伯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关心昆曲的发展,1981年他和俞振飞为《振飞曲谱》作序,1986年,俞平伯受邀到香港参加红学学术研讨,1990年10月15日,俞平伯去世,享年91岁。

俞平伯作品有哪些

俞平伯是中国杰出的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也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之一。俞平伯作品有很多,也涉及很多领域,如散文、诗歌等。因为俞平伯一生都在从事红学研究,所以俞平伯作品中的《红楼梦辨》好《红楼梦研究》很是出名。

俞平伯照片

《红楼梦辨》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讨论的是《红楼梦》前四十回合的问题,中卷主要分析《红楼梦》钱八十回合的故事,下卷侧重的是佚稿和脂评的研究。后世将这本书评为新红学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因为这本书虽然篇幅不是很大,但是涉及红学了很多的领域,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后世的红学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

《红楼梦研究》这本书也是俞平伯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这本书重点研究的是《红楼梦》后三十回合中的故事,其实这本书的前身就是《红楼梦辨》,1953年9月,俞平伯把《红楼梦辨》稍作修改后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并在书中插入了200多幅精美的图片,以便读者更好的领略大师的风采,不幸的是俞平伯因为这本书还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不过这本书在后世是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不论是红学研究者还是古典文学的研究者,这本书都相当于一个方向灯。

当然俞平伯还有一些精美的散文作品,如《燕知草》、《冬夜》、《西还》等,一些散文名篇如《西湖六月十八夜》、《陶然亭的雪》等都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和欣赏。

俞平伯和周汝昌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俞平伯周汝昌都是中国新派红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在红学领域都有突出成就。俞平伯是和胡适是并称为是新红学创始人,一生都在从事红学研究作品,如《红楼梦辨》、《红楼梦研究》等。周汝昌被红学界称为红学泰斗,是继胡适等人之后的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新证》、《石头记会真》等。

周汝昌晚年照片

俞平伯不仅在红学研究上成就斐然,他还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主要得益于明朝晚期的名士派小品,在那些基础之上,俞平伯又加入了一些个人特色,所以很多人将与俞平伯的散文评价为属于周作人的美文一派,他的散文名篇有很多,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西湖六月十八夜》等,他的散文笔调优美,意境非常朦胧、灵动,充满闲适感,被周作人誉为是近来的第三派新散文的代表。

周汝昌作为红学界的泰斗,师承胡适,又不失自己的特色,一生对《红楼梦》的研究和发展做了很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和他的哥哥最终汇集了现存的10多本古抄本最终编著成《石头记会真》,这本书也称为是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一部《石头记》。除了红学研究,周汝昌也是个诗人和书法家,曾编著过很多部诗词和书法的专著。2012年5月31日,周汝昌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周汝昌去世后,文化部恭王府宣布将建造周汝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