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苹如间谍案 【佳片U约】中国抗战纪实:《轰动上海滩的郑苹如女间谍案》

2017-1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

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条:1、全国共同抗战。2、主要有两支抗日力量。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打战彻底结束。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扑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因为珍惜和平,我们不忘战争,回顾历史,勿忘国耻,郑重推荐!!!

 女特务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郑苹如。郑苹如的传奇之处:一她是一位出身于国民政府高官家庭的妙龄美女;二、她是一位中日混血的抗日女烈士。这两点那怕今天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但真实的发生过。 郑苹如的父亲郑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加入了同盟会,同时他是陈果夫的侄子、中统上海地区负责人陈宝骅的重要助手,可以说是国民党的元老。

在留学东京的日子里他结识了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和一般日本少女不同,花子对中国革命颇为同情,两人结婚后花子改名为郑华君,随郑英伯回国参加中国的革命活动,回国后郑英伯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抗战的初期,郑英伯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检察官。

在家庭和时局的影响下,郑苹如憎恨日本帝国主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卓越的日语能力及她父亲与中统人员的关系,使她成为拉中统的情报人员,这一年她只有十九岁。 在成为中统的情报人员后,郑苹如开始频繁出现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凭借着曾经上过当时上海最出名的[良友画报]的封面女郎的美貌,周旋于日寇的高级官佐和伪职人员中,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她甚至参与绑架当时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儿子的行动。

汪精卫「将有异动」的重要情报也是她秘密探听到的,并通过秘密电台上报重庆,可惜政府起先并未重视,直到汪精卫离开重庆投敌后,才知道郑苹如早已经掌握此一情报,也就是因为这样,政府对她极为倚重,自然而然,行刺汪伪特务头子丁默村的重要任务交给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