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的诗 朱湘诗歌独特艺术探究

2018-0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朱湘诗歌独特艺术探究,欢迎各位现当代文学毕业的同学阅读,同时为大家推荐浅议汉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摘 要: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朱湘诗歌独特艺术探究,欢迎各位现当代文学毕业的同学阅读,同时为大家推荐浅议汉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被誉为"中国的济慈",本文主要从朱湘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来探讨其诗歌独特的艺术个性,着重分析其创作中关于意向、意境、表现形式、音乐美等问题。

关键词:朱湘;意向; 意境;音乐美;

朱湘被誉为"中国的济慈"、"诗人的诗人",其好友罗念生也指出:"英国的济慈是不死的,中国的济慈也是不死的。" 在朱湘看来,诗人的创作应将自我的内在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而情感的显现又须在诗歌形式上符合相应的审美标准,朱湘的诗歌作品中能容易的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大自然的歌咏。

(一)意向的选择与意境的营造

意向是决定诗歌审美基调和意境的关键因素,诗人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客观物象,并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绘来映射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意向是融合了客观对象的自身特点与作家个人的独特情感。前期新月派最早举起所谓完美艺术的旗帜,要求诗歌在内容及形式双方面营造美的意境,之后又提出"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诗歌形式格律化的主张。尽管朱湘与徐志摩曾反目,但在创作中却是最积极、最认真实践这些理论的作家。

朱湘诗中意向大致分两类:一类抒发诗人对幸福、希望的追求与向往,如《摇篮歌》,诗中作者抓住代表了每个季节的典型意向,以展现一年四季的分明变化,也暗示着无论时间如何改变,母爱是永恒不变的,母爱正如这周而复始的时间源源不断滋润着儿女们的心田,给予最无微不至的关爱。

这种暗示性手法的运用将母亲的形象与大自然的四季巧妙结合起来,更好做到了诗人的主观情思投射到特定的客观物象上,真实表达出作者的创作目的。《夏天》中作者对"小河"这一意向尤其钟爱,在朱湘的思想意识中我们看到了"小河"是作为无拘无束的象征,是寄寓了作者对未来希望不懈追求的象征:"小河,你活活的说些什么?……"(《春》),"远处四处听到无数争喧的鸟声,河水也活活起来了"(《北地早春雨霁》)。

另一类则是朱湘选择的诸如"坟墓"、"荒冢"、"死亡"等色彩阴暗的典型意向。如《有一座坟墓》里,"野草丛生的坟墓"、"被黑暗四面包围的萤火"、"作非人间哭声的怪鸟"、"黑云之后偷窥的黄月"等意象,这些无疑是凝聚了阴森、恐怖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冷的意境。

而意向的选择,倾注了作者的人生感悟:那无法言明的孤独与凄凉,几十年的人生终究要回归于坟墓,身前再多虚荣也无法相伴终身,人生纵然再伟大也抵挡不过岁月的痕迹,繁华过后能留住的只有那一座"荒冢",只有那一座"野草丛生"的"坟墓"。

"一个老人独坐在盆旁",有如"这堆将要熄灭的灰烬.(《残灰》),"残灰"意向的出现也流露出诗人的自我感叹:箠箠老者犹如那即将耗尽的油灯,让人联想到的是老者等待死亡的降临的无奈心境。

当然,作者并非只选择凄惨的意向来表达悲伤的主题,也有用美好的事物反衬阴冷的意向:《葬我》一文中,采用的"荷花池气"水酬"、"绿荷叶气"马缨花,、"春江气"落花",这些典型的物象将"死亡"的主题巧妙淡化了,"死亡"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在描绘中被削弱。

(二)形式的探索与音乐美

对诗歌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上的完整,这是朱湘另一个诗歌追求的中心。在其遗留下来的不多作品中,《草莽集》与《石门集》成为最能体现其形式美的典型代表。《草莽集》中表现了诗人继承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传统,并以独特的眼光进行适当改进,使现代新诗依然保留了古典文学的精华;而《石门集》则集中反映了诗人对外来的西洋诗歌形式的模仿。

西方的形式主义诗学理论对朱湘进行诗歌形式探索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朱湘积极响应前期新月派提倡建立新格律诗的号召,在新诗的形式美做了多方面的探求。在《评闻一多的诗》中朱湘就谈到:"诗无而音乐,那简直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一般了。

"故在诗的形式美探求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音乐美。在音节和音调两方面加强便可以大大增强音乐美,只有重视音节才是增强现代新诗音乐性的最佳良方。朱指出说:诗应当"内容、外形、音节三者并重","想象、情感、思想,三种诗的成分是彼此独立的,唯有音节的表达出来,他们才能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浑圆的整体。"

《采莲曲》一文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方面显示出诗人朱湘独特的艺术功力。"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嗬叶呀翠盖,嗬花呀人样妖烧。旧落,/微波,淦丝闪动过小河。了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苗茜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静呀不染尘埃。

/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碟声应答着歌声。"诗中所使用的"左行、右撑"、"拍紧、拍轻"、"波沉、波升"、"风定、风生"、"时静、时闻"等做到了形式上的相似,而且在押韵上也是保持了一致,即先重后轻的韵,通过字里行间呈现出流动性与采莲时小舟在水面起伏荡漾的姿态相契合,音节婉转而悠扬,使读者在诵读之时仿佛置身其间,亲身体验到了那采莲的愉悦,给人带来无限的美感。

纵观朱湘短暂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他为诗歌创作、理论建设而奉献终身的崇高境界。纵然人生旅途中有挫折、逆境与无奈,而他在诗歌中找到了精神的支撑。朱湘,一位诗歌理想的坚守者,一位不懈追求音乐美的杰出作家,一位在诗体形式上融合了古典诗词的纯粹与新诗理念,成为新世纪诗歌艺术典型的诗人,他的精神不会被遗忘,他的诗作更是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