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锴反蒋 蒋介石利用十九路军追剿红军 蔡廷锴愤而反蒋

2017-09-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解说:在兵力.武器装备与日军相去甚远的情况下,十九路军坚持作战33天,如此持久而顽强的作战作风,与蔡廷锴的日常带兵无不关联.蔡醒民:这是我祖

解说:在兵力、武器装备与日军相去甚远的情况下,十九路军坚持作战33天,如此持久而顽强的作战作风,与蔡廷锴的日常带兵无不关联。

蔡醒民:这是我祖父指挥炮兵阵地的时候,在吴淞口附近,应该是2月初。

解说:他打仗的时候一般都是亲自到前线指挥?

蔡醒民:那就是啊,他都不跑,手下的人就不会跑了。所以十九路军很勇敢,这是其中之一,那后来是叫马眼铁腿、神仙肚,马眼就是晚上来打仗;铁腿就能跑;饿着肚皮一天100多里。

杨舒:蔡廷锴和十九路军之所以扬名青史,是因为他们违令而抗日,"一二八"事变前四天,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到上海劝说蔡廷锴失败后,张静江随即也劝蔡廷锴说,望你体念中央的意旨,最好撤退到后方的南翔一带,以免与日军冲突。

上海华洋杂处,繁华之区,如果战端一开,损失极大。蔡廷锴回绝说,上海是中国领土,十九路军是中国军队,有权驻兵上海,万一日军胆敢来犯,我军守土责,决心迎头痛击。张先生也是中国人,应该接纳我的意见像蒋总司令报告,张静江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开战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对第十九路军在作战中所消耗的武器、弹药和医用器材,"一概不予不给"对蔡廷锴、蒋光鼐等人的屡次请援也按兵不动。何应钦甚至通令各部,十九路军有三师十六团,无须援兵,对于各区的抗日请求,均需得到军政部命令,如有自由行动者,必将受到抗命处分。经过33天浴血奋战,退守第二道防线之后,蒋介石决定整肃"违令"第十九路军。

蒋介石利用十九路军攻打红军 蒋光鼐联合蔡廷锴反蒋

杨舒:蒋光鼐精于谋略、谦虚谨慎,蔡廷锴机智骁勇、豪爽刚毅,这两个人可谓珠联璧合,但两人的初次见面却极富戏剧性。1923年冬,蔡廷锴任粤军第一师第四团第三营少校连长时,缺营长一职,若论战功、论资历非蔡廷锴莫属,但出乎意料的是蒋光鼐空降当了营长。

蔡廷锴一怒之下请了长假,但上级不准,之后便转到补充团去当连长去了。其后蔡廷锴发觉蒋光鼐也是个优秀的军官,两人就建立起战斗情谊。1924年秋,蒋光鼐任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蔡廷锴任该团第一营营长,终生的友谊从此开始。1933年11月20日,蔡廷锴和蒋光鼐、陈铭枢等人一起发动了反蒋的"福建事变",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解说:淞沪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下令十九路军一个师调往江西、一个师调往武汉、一个师调往安徽,蔡廷锴与蒋光鼐据理力争,坚决不服从蒋介石肢解十九路军的命令,5月21日,蒋介石下密令将第十九路军调驻福建。

蔡醒民:调福建,他目的是什么呢?利用十九路军和红军作战。你们两个互相残杀,都败了更好,我祖父蒋光鼐的就认清了蒋介石的面目了,你跟着蒋介石这么走是没有出路的。

解说:1933年4、5月间,蒋介石再三来电令蔡廷锴派六个团"追剿"红军,并派督战官在第十九路军总部监视,不久六个团中就有二个团被歼灭,十九路军损失惨重的事实,让蔡廷锴再一次认识到进攻红军政策的错误。

就在此时,陈铭枢由欧洲经香港回到福建,进行联共反蒋抗日的活动。蔡廷锴并不赞成陈铭枢,抓紧时间马上举事反蒋的主张,认为这个时期公开反蒋,势必会将十九路军毁于一旦,但在蒋光鼐的极力劝说下,蔡廷锴最后只好表示同意。

蔡醒民:陈铭枢他就想联合广东、广西来反蒋,你不够那个条件,你怎么能去反蒋介呢?19陆军到了福建扩军,7、8万人这是他自己控制的,其他的那些地方部队说的不好听,兵匪不分。地方部队,家里十几二十万,那些草头王,等蒋介石大军一来都投奔蒋介石那里去了。

福建人民革命政府遭南京政府瓦解 蒋介石开除蔡廷锴党籍

解说:1933年11月20日,福建省福州市南校场举行盛大集会,宣布成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事变发生当晚,南京政府立即派调15个嫡系师分兵三路,合围福建。第二年1月,陷入重围的蔡廷锴部队撤出福州,成立两个月不到的人民革命政府宣布解体。

陈大远:蒋介石用钱收买了陈济棠,广东军是陈济棠管治的嘛,收买了陈济棠和蔡廷锴部下的人,所以福建政府就很快垮台了。

蔡醒民:蒋介石就开除他们出国民党了,还通缉他们,就把十九路军给改编了。对我祖父里讲,就觉得自己这么搞法不行,也不是真正孙中山那一套,就回到香港去了。因为一二八抗日事件对华侨影响很大,所以全世界华侨要求他去访问,一年多到了十几个城市。

杨舒:蔡廷锴与中国共产党的渊源,要从国共合作的武汉政府东征讨伐蒋介石开始,当时叶挺为师长的24师为前锋,蔡廷锴的第10师归叶帅指挥,占领九江后,同为客家老乡的叶挺秘密对蔡廷锴说,我们攻占南京也是内战残杀,与革命前途没有意义,不如我军回广东修养。蔡廷锴也不想打南京,他另有盘算,他认为叶挺是共产党,自己是国民党,根本信仰不同,应伺机而动。

南昌起义打着"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招牌,推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作总指挥,宋庆龄、邓演达、郭沫若、何香凝和蔡廷锴等国民党左派,都是革委会25名成员之一。蔡廷锴是第11师副军长兼第10师师长,在部队离开南昌50里的进贤时,蔡廷锴得知是共产党控制大局,便趁着乱处置了第10师的共产党员率部脱离了起义军,义军的作战部队锐减为几千人。

投靠蒋介石之初,蔡廷锴为他扫除异己立了大功,蒋介石开始围剿红军,蔡廷锴又成为主力军。一二八抗战后,蔡廷锴成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而此时蒋介石却叫他去剿共,逼得蔡廷锴公开反蒋抗日,直到1946年蔡廷锴见了周恩来,知道共产党不计前嫌,使他看到了团结救国的希望。

投身反蒋民主运动 蔡廷锴参与政治协商会议

解说:抗战结束后,蔡廷锴回到广州,常与李济深、何香凝接触投身于反蒋民主运动。

蔡醒民:那时候和共产党都有联系的,1948年民革成立,它是有几个部分的,李济深、何香凝,有个三民主义联合会,我祖父是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是以十九路军的人为主,1948年1月1号,在香港成立。

解说: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蔡醒民:我祖父是第一批去的东北,为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他走的时候,不告诉我们他走,只有我伯父和我继祖母知道。

解说:9月12日,香港码头,停靠着一艘苏联货船"宝德华号",几个人相继登船,一个高个子,穿着黄胶绸衣,戴着旧毡帽、上衣太短还露出裤子的白布裤腰,一望而知是一个苦力;一个穿长袍,戴瓜皮帽的看似富商,身后两个长胡子老头相互挽着,大概是账房先生。这番打扮躲过了保密局特工的眼睛,摘下帽子,苦力是蔡廷锴,富商是章伯钧,老先生是沈钧儒和谭平山。

蔡醒民:乘坐货船经过台湾海峡,在北朝鲜登陆进入苏联,从苏联拐到哈尔滨。只有哈尔滨解放了。我祖父去的解放区,去解放区在哈尔滨等着,那时候东北一直有战役在打,打到和平解放,他就来了北京。

杨舒:蔡廷锴家道贫穷,只读过3年私塾,从小放牛、种田、做过裁缝,因为不愿当亡国奴,他18岁从军,英勇善战,从士兵直升为连长、团长、师长、军长、第16集团军总司令。建国之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民党革委会中央副主席。他一生不靠后台、不走后门、胸怀坦荡、性格直爽、快人快语、性格直爽,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他常说搞政治主要靠正义、靠主义,不能靠手腕、靠阴谋。

蔡廷锴在数十年与中央的交往中,逐渐认识和了解了共产党,但他仍然是中共的诤友,不说违心话。在孙辈的眼中,蔡廷锴是个普通人,他一生最安稳的时光是解放后平静的家庭生活。他对孙辈的教育很简单,既没期待他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要求他们参军。

他说,你们过不了生死关,我们可是打仗打出来的胆子,最初当兵是也因为家穷,迫不得已。现在过上安乐日子了,你不要当大少爷,不要学坏,不要做对不住国家的事就行。

陈大远:主要就是抗战的时候,有两个时期回来,一个就是他脚受伤回来疗养,另一个就是十九路军解散后回来住了一段,就抗战后游离欧美后回来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