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意拳名师 姚宗勋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7 年前後,姚宗勋已经是北平城中小有名气的青年武师了.他年方 20岁,自幼随名拳师洪绪如习练弹腿.形意拳.拳谚云「形意叁年打死人」,他

1937 年前後,姚宗勋已经是北平城中小有名气的青年武师了。他年方 20岁,自幼随名拳师洪绪如习练弹腿、形意拳。拳谚云「形意叁年打死人」,他练了十几年的形意拳,本人又天资聪颖,还是中央大学的学生,与一般的一介武夫自是不同。

因此,年纪轻轻的他,武术功底颇为深厚,在武风浓厚的四朝古都的武林中早早的有了一点名气。这年秋天,北平城中来了一位名叫的武师,他五十出头,个子不高,瘦瘦的,其貌不扬,可一身功夫据说深不可测,抖手就能发人於丈外,真是「打人如挂画」。

还听说他在上海时,曾击败过数名洋拳师。据说他自己独创了一门武功,叫做甚麽「意拳」……这意拳是甚麽东西,当时的北平武林中甭说谁见过,就是听也没听说过。北平可曾经是天子脚下,「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古时候有多少武林高手曾来京城闯天下,用藏龙卧虎来形容北平武林一点也不为过,像甚麽杨无敌、董海川、神拳宋老迈等等武术大师名重京师。

现在,又出了一个王芗斋!又出了一个意拳!於是,爱武成性又有点逞强好胜的洪师傅就带着姚宗勋等一帮弟子去找王芗斋「切磋」武艺。洪绪如用形意拳的劈拳、崩拳和虎扑向王芗斋进攻,结果叁战叁败,每次都败得很惨。只觉得肢体刚一碰到王芗斋,就被弹了出来,摔倒在地。

年轻气盛的姚宗勋见师傅败北,很不服气,也上前与王芗斋较技,结果仍是惨败而归。师徒两人输得心服口服。开明的洪师傅随即向王芗斋求教,王芗斋向他们讲解了意拳的原理。原来这意拳和形意拳本是一家,它是在形意拳的基础上,融合中国武术中的少林、太极、八卦等门派的优点,创立出来的一门实战拳术。

它屏弃传统武术的套路训练、固定招法,独创蹊径,以站桩、试力、推手、散手等步骤为训练内容,注重人的身体素质、精神意念的培养。它反对一切有害身体健康的训练方式,提倡在技击中求养生,在养生中求技击。王芗斋的一席话使洪绪如茅塞顿开,他就亲自率领自己的弟子投到王芗斋的门下。

从此,年轻的姚宗勋在王老先生的口授身传下,勤学苦练,终於渐悟武术的真谛。
王芗斋可说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改革创新者,他受业於形意拳一代宗师郭云深,年轻时遍游大江南北,访高人隐士,博采聚长。

在几十年的学习研究中国武术的过程中,他深感中国武术大多流於套路花招,离武术真义相去甚远,他说:「凡以拳套方法而为拳,是不啻以蛇神牛鬼之说而乱大道,皆拳学之罪人也。

」他认为,拳学真义在於培养人的自然本能和自然反应,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义,不期然而然是拳术的最高境界,他还批评了传统武术中的玄学和神秘主义流癖。他的这些思想对姚宗勋影响很大。
在学拳过程中,姚宗勋聪明好学,肯於动脑。

练习意拳试力时,王芗斋让学员们体会身体的四面争力,可大家一时很难体会得到。姚宗勋通过反覆练习,把四面争力分解──分别体会前、後、左、右的争力,然後再综合,这样练起来就能事半功倍。凭借着十几年的形意拳功底,再加上自己的刻苦训练,姚宗勋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名符其实的青年武术家了。


二、代师较技,威名远播海外
20世纪40年代的北平正沦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中国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亡国奴生活。当时,有不少日本武士来找王芗斋先生挑战比武。这时的姚宗勋虽然年轻,却已是武艺出众,深得王老先生的厚爱。

他经常代替王芗斋接待各路武林高手的访问,与他们交流技艺,切磋武功。比武中,他态度从容,言语谦和,身手迅疾,打击力颇有分寸,使来访者无不畏威而怀德。姚宗勋已经名重四海,王芗斋曾题诗赐名:「赐名姚生字继芗,意在拳学种未亡。

」许以意拳之衣钵。而对日本武士的挑战,姚宗勋大义凛然,毅然出手捍卫中华武术的尊严,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
日本军队中有个武术教官叫泽井健一,他是柔道五段、剑道四段。

他曾多次与王芗斋先生比武,每次都输得糊里糊涂。他是一个不肯轻易认输的人,同时对武技又有着痴迷执着的追求。败给王芗斋後,他心里并不服气,总幻想从王芗斋的得意弟子姚宗勋身上找点便宜,来证明自己的失败是偶然的失手。

於是,他以求教为名多次与姚宗勋比试,结果也是屡战屡败,输得同样是糊里糊涂。泽井健一输得起了急,红了眼,他决定不顾道义来个偷袭。一天,姚宗勋走在前面,泽井健一跟在後面,泽井健一心里想:「不管怎样,我这次也要把你姚宗勋摔倒!」走着走着,他突然从後面扑向姚宗勋,一把把他抱住,想施展柔道绝技。没想到姚宗勋反应极快,他刚一接触姚宗勋的身体,姚宗勋一触即发,身子一拧,他就像弹丸一样飞了出去。

80年代,泽井健一在日本被尊为武圣,并创立「太气拳」,他说:「我的武艺是日本第一,但姚宗勋先生的武艺是世界第一。」去世前,他嘱咐自己的弟子一定要去中国寻根,开始了中意拳和日本太气拳的学术交流。这是後话。


姚宗勋还曾和日本特务川岛芳子的私人保镖白瑾比武,表现出了他不畏强暴、机智过人的大智大勇。白瑾登门来说是比武,实际上是仰仗日本人的势力来挑。他袖子里藏着袖箭,善於暗伤人。姚勋早已察觉出白瑾来意不善,知道他藏有暗器,但他丝毫不露声色。

架势一拉开,姚宗勋就如猛虎下山一段向白瑾,白瑾刚一出手招架,姚宗勋就拍击其双臂,在意拳技击中这叫打间架,白瑾立时被击出丈外,身体跌撞在院墙上,然後倒在地上,人事不醒……从此,白瑾再也不敢向姚宗勋挑战了。


这时,姚宗勋的技击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日本技击高手渡边被姚宗勋击败後感叹道:「就是柔道八段,要想赢我,也绝不会赢得这麽干脆利落。」
三、惩恶扬善,流氓恶霸闻风丧胆
旧社会的北京,地痞流氓无恶不作,非常猖獗。

他们经常欺男霸女,欺行霸市,祸害老百姓。他们还与警察官府勾结一起,警匪一家,老百姓欲告无门,无处伸冤,对这些地痞流氓,老百姓是不敢惹,更不敢管。
然而,姚宗勋却不信这个邪,从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一身正气,善恶分明,经常打抱不平,每次遇到流氓恶霸欺人作恶,他总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至今,在北京武林中还流传着姚宗勋师兄弟六人大战流氓团伙「四霸天」,打得他们闻风丧胆的传奇故事。


当时的北平城中有四大流氓头子,他们分别是「北霸天」、「南霸天」、「东霸天」、「西霸天」。在北平四城之中,他们可说是一跺脚半个城就要颤的人物。一次,「北霸天」在戏院门前调戏妇女,被姚宗勋师兄弟六人撞上了。

姚宗勋仗义出手,严惩了恶霸「北霸天」。「北霸天」吃了亏,怎能咽下这口气。於是,他就纠集其馀的「叁霸天」,再加上其他的流氓团伙,像甚麽「叁十六友」、「九鸟一凤」、「一百单八将」等等,总计二百馀人,把姚宗勋等六人包围在西单的一家酒楼里。这群流氓手持刀枪棍棒,杀气腾腾,气焰嚣张,彷佛要把他们六人吃了似的。姚宗勋等人临危不惧,他们迅速占据有利地形,边打边退,退到楼梯上。

由於楼梯狭窄,流氓们虽然人多势众,却施展不开,形成不了合围之势。只见姚宗勋守在楼梯处,神勇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流氓们嗥叫着,挥舞着刀棍,冲上一个,就被姚宗勋叁招两下扔下楼去,转眼之间,就有二十名多个流氓被打得像球一样滚下楼去,摔得头破血流,整个酒楼中充满了哭爹喊娘的惨叫声……
这群流氓本来就是欺善怕恶之徒,如今在姚宗勋的凛然正气震慑下,一个个呆若木鸡,谁也不敢上前来送死。

最後,这群乌合之众抱头鼠窜,四散逃命而去。打那以後,大成拳〈意拳〉的名字响彻北平城,那些尝到苦头的流氓恶霸们,一听到姚宗勋的名字就吓得浑身发抖。
这正是:「惩恶还需强中手,英雄至今美名扬。」

四、传播意拳,桃季满天下姚宗勋先生一生酷爱武术,刻苦钻研意拳。虽然他的武功造诣在年轻时已达大成,并得到王芗斋先生的厚爱,立为衣钵传人,可他总是不满足,仍谦虚地向别人学习。50年代初,他曾对师弟李文涛说:「我现在才算是刚刚体会到拳的奥妙,距离真正的拳理想还差得很远。

」这不仅仅是谦虚,更表现了他的博大的胸怀。他的儿子姚承荣回忆说,父亲总是说对别的门派不要说叁道四,要多看看,多向人家学习,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每个门派都有各自的优点,否则它就不会流传至今了。


姚宗勋平时除了认真刻苦地从专意拳训练外,还十分留意收集整理古今中外──尤其是国外的技击运动资料,了解掌握世界各国的武术技击运动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并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过去,中国武术虽然很讲突技击实用,但却有偏重原始自卫的局限性,切磋比武都是赤手实作,很容易受伤,这与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很不相适应,也与武术技击运动的普及发展不相适应。相比之下,西洋拳击比赛中戴有保护性的拳击手套,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又保留了技击的实用价值,因此很适合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

姚宗勋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在王芗斋先生的支持下,开始尝试把拳击运动的某些训练方法引入意拳训练之中,例如,训练时戴拳击手套、打沙袋等。

他还吸收了日本人练刺杀时穿护具的特点,仿制出了适用於徒手技击的护具,如头盔、护身等。通过试验,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时,姚宗勋的这一创举遭到了中国武术界某些人的非议,他们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背离中国武术的传统。

孰是孰非,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姚宗勋吸收国外技击运动的优点发展中国武术,这一创举是很有远见卓识的。
新中国成立後,姚宗勋先生把精力投入到培养下一代人身上。他治学严谨,教学方法灵活得当,对学员的训练抓得很紧。

60年代,他培养出了白金甲、王金铭、薄家聪、张鸿诚等学生。
十年浩劫期间,姚宗勋被下放到京效农村。他虽身处逆境,却意志更坚。他把全部精力放在培养两个儿子姚承光、姚承荣上,每天督促他们练拳。姚承荣说:「当时练拳是他的精神寄托,督促我们学拳是他的生活乐趣。」
「***」後,姚宗勋被落实政策返回北京市。

当时有许多遗留问题一时得不到解决,全家没有个安身之处,生活很清苦。可是他并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如何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上,而是立即全身心地培养教育弟子。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姚宗勋培养出了姚承荣、姚承光、刘普雷、崔瑞斌、王宝君、夏成群等一大批学生,这些人如今都是传播意拳的中坚力量。


最值得一提的是 80年代初姚宗勋先生受北京市体委领导的特别邀请,在先农坛体育场「北京体委科研所」并开设意拳研究室,主持意拳的研究训练工作。

在这期间,姚宗勋先生带领部分学生进行了系列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工作,为中国武术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这一研究课题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资料。
1984 年 9月,姚宗勋身患癌症住进了医院。

在病床上,他忍着巨大的病痛为意拳的发展事业殚精竭虑──指导身边的学生练功、研究凝结了他一生心血的着作《意拳》的出版事宜、筹划成立北京市意拳研究会……
1985 年 1 月 11日,一代意拳大师姚宗勋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他所悉心传播的意拳如今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意拳已经远播海外。《意拳》一书已在香港及内地出版畅销,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精彩的拳学着作。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一部由姚承荣讲述、演练的,反映意拳全貌的VCD光盘已经出版,这将会为意拳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姚宗勋先生的心愿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