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特纳里夫岛发生重大空难

2017-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朝李淳风改造浑天黄道仪(633年)----- 李淳风(602-670),唐歧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幼年研习天界里占之学.贞观初入太史局. 633年3月28日

唐朝李淳风改造浑天黄道仪(633年)----- 李淳风(602—670),唐歧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幼年研习天界里占之学。贞观初入太史局。 633年3月28日(唐贞观七年二月十三日)改造浑大黄道仪,可测定黄道经纬、赤道经纬与地平经纬。

641年为太史丞,参修国史。 648年升为太史令。唐高宗时,与王真儒、梁述等注释《周髀》、《九章》等作为国于监数学的教科书。 664年编制《麟德历》,665年颁行。若有(乙已占》及《晋书》、《隋书》天文志。律历志。

元朝改中都为大都(1272年)----- 元世祖忽必烈在金国旧中都城的东北郊新建一座新城。这座新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它的布局是:城外有廓城、皇城、宫城3层。外廓层周长2.86万米,南北路长,呈现长方形,四面共有城门11座:东面有光照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有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西面有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北面有安贞门和健德门。

皇宫分3组列在琼华岛及其周围湖泊的两侧。西侧为太子、皇太后居作的隆福官、兴圣宫;湖的东岸宫殿属皇帝居住,3座宫殿的四周筑起萧墙,以示皇城。

皇城外的居民区域,沿着齐整的纵横街道,划为50坊。商业区则分布在北部3处。 这样的都城,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1272年3月28日(元至元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忽必烈下诏改京师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并建中书省署在此。大都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诞辰(1868年)----- 高尔基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翻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级。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它农扛过活。他还于这钱银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塞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回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拉》小说反映了赛人的生活,增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搭鲜队报统雕辑见到这篇来稿子分拨意,于是须知作者到报馆去。

当编辑见到高尔戴对大力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衫褴线的流浪汉。

缠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象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

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对夫。 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

高尔基对腐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沙皇政府对此十分害怕,曾几次监视、拘禁和逮捕高尔基,并将他流放。

镇压不但没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斗争的意志和决心。 1906年,高尔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完成。它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工人党员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美娜的感人形象。这部小说极大地鼓舞了工人群众,使沙俄统治者十分惊恐。

《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革命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列宁不断地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怀、帮助高尔基。在列宁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自传三部曲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艰苦的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80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 高尔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普法战争后,法国阶级矛盾极其尖锐。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3月19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完全掌握了巴黎的政权。国民自卫军发表宣言,宣布即将由工人通过选举成立公社,并在公社选出后,把政权移交给公社。 3月26日,巴黎公社举行选举,共选出86名公社委员,其中大多数是工人,或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 1871年3月28日,公社委员就职,巴黎公社诞生。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庄严地宣告成立。 3月29日,公社颁布法令,宣布“巴黎公社为唯一政权”。

清末外交官、诗人黄遵宪逝世(1905年)----- 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3月28日,清末维新派外交官员、爱国诗人黄遵宪逝世。 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生。

举人出身。1877年(光绪三年)以参赞出使日本,后历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使馆二等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所至维护祖国权益,尽力改善华侨地位,并悉心了解外情,所作《日本国志》,就明治维新阐发变法思想,成为戊戌维新的启蒙读物。

1894年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后官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1895年维新运动兴起后,参加上海强学会。次年参与创办《时务报》。1897年到湖南任上,积极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又延聘梁启超主讲时务学堂,支持谭嗣同等组织南学会。1898年受命为出使日本大臣,遇戊戌政变,以热心变法遭人弹劾,罢归乡里。 平生多诗作。长于古体,语言通俗,并直接反映当时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被称为“诗史”。著作除《日本国志》外,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

霍尔蒂夺取匈牙利政权(1920年)----- 1920年3月28日,海军上将尼古拉斯·霍尔蒂·迪·纳吉斑亚控制了新的欧洲国家匈牙利,匈牙利结束了贝拉·库恩的共产党领导和罗马尼亚人的占领。 霍尔蒂是奥匈帝国海军的最后一位总司令。

他最出名的事迹大概是1917年5月15日在亚得里亚海的发罗拉附近海城指挥的海军行动。那天他率一支奥地利海军中队袭击意大利运输船。他与部下击沉14艘商船后不顾一切地高速撤离,逃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海军的追击。

奥匈帝国解体后,战争结束时又出现了“二元君主制”,后来又出现了由库恩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统治。霍尔蒂和一些反革命军官随即领导人们反共产党人。 但是,如果没有罗马尼亚军队的支持,霍尔蒂他们的斗争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去年打败库恩的是罗马尼亚军队。

许多观察家们担心,霍尔蒂的军人作风以及他的独裁者的性格,会使匈牙利出现一个与红色恐怖相类似的暴力统治。但另一些人认为,霍尔蒂会具有匈牙利今天所需的稳定局势的必要力量。

国民党向红军发起第二次“围剿”(1931年)----- 1931年3月28日,国民党南昌行营对中央苏区第二次“围剿”部署就绪。3月28日下达总攻击令,限各部4月1日开始分路向苏区攻击前进。 其部署为:以第十九路军主力置于兴国地区,向龙冈、宁都方向进攻;以第五路军第二十八、四十三、四十七。

五十四、七十七师置于万安、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一带,向东固、沙溪方向进攻;以第二十六路军主力置于乐安、宜黄地区,向大金竹、洛口方向进攻;以第六路军主力置于南丰和福建建宁一带,向广昌方向进攻。

另以驻闽新编第四旅、新编第二师卢兴邦旅、第四十九师和驻粤第六十二师在赣闽、赣粤边实施堵击。总兵力18个师又3个旅约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