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坡的科普名著 贾兰坡先生的科普情

2017-1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1年7月8日上午11时44分,我国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在北京逝世. 贾兰坡先生一生致力于史前考古学

2001年7月8日上午11时44分,我国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在北京逝世。 贾兰坡先生一生致力于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一直以为,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贾兰坡先生主要著述一定是一本本砖头般的学术专著,然而,当我们采访了尚处于悲痛之中的贾兰坡先生之子贾?璋先生后,却惊异地发现,贾兰坡先生的学术研究大多体现为论文,而面世的著作中,绝大多数都是科普或半科普性的图书。

贾?璋先生告诉记者说,他的父亲常说文章首先要让人看懂,看不懂就不会有人感兴趣。贾兰坡一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将来能投入考古学、人类学的研究,使这项工作后继有人。

贾老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和他的成才道路分不开的。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的院士。在高中毕业后,他完全是靠自学以及后来在工作中老师和前辈的帮助走上考古学道路的。学习的过程中,贾老觉得老师的指导和著述越能深入浅出,传授效果就越好,所以他在自己的著述中较多的采用了科普的方式。

1950年,贾兰坡先生的第一本科普图书《中国猿人》问世了,出版者是龙门联合书局。这本书相当受欢迎,7月份出第一版,当年的12月就再版了。

遗憾的是现在贾老一家已经找不到初版的版本了。这本书严格地说介于科普和专著之间,主要介绍了中国猿人产地的发现和发掘经过、中国猿人化石的研究和中国猿人的文化等方面内容。在1951年前后,贾老写的科普类书籍还有《河套人》、《山顶洞人》、《从鱼到人》(与刘宪亭合著)、《我们五十万年前的祖先》和《我们二十万年前的祖先》。

前两本也属于半科普性著作,后两本则有些类似于连环画,左边一页是文字,右边是一幅插图,主要是给孩子们看。

从1952年到1964年,贾老写了《劳动创造了人》、《从猿人脑发展到现代人脑》、《“北京人”的故居》、《中国猿人》等约7本科普书籍。自1966年到1973年,不光贾老的科普类著作没有面世,就连学术性文章也没有刊登出来的。

在贾老生前做的笔记上,记者看到这期间贾老实际上也写了大量的文章,但是在旁边都注上了“未刊稿”。从1974年开始,贾老的科普著作又开始出版了,这一年里他为“十万个为什么”写了三篇文章。

1975年贾老的著作《周口店――北京人之家》出版,并在同年有了英文版,译名为《The Cave Home of Peking Man》。这一年里贾老还有《什么是大角鹿》、《猛犸是什么样的动物》两本科普书问世。

1978年贾兰坡先生的一本极其重要的科普著作出版了,在这本名为《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的书中贾老提出了两个学术观点:一是他认为应该修改地质年代,另一个就是他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应是在中国广大的西南地区以及巴基斯坦以东地区。

可见贾老的学术观点并不是非要在学术专刊上首次刊登,他愿意和广大读者们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探讨问题。 进入80年代以后,贾兰坡先生和港台及海外的学术交往明显多了起来。

1983年由他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出版的《人类的黎明》问世,这是一部科普图说,共收图400余幅,约四分之一是彩图,内有12万字说明。它围绕着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图解”的方式介绍了古人类学的基础知识和新近的研究成果。

香港《明报》曾专为此书发表述评说: “……大陆青年可以读到这么精美的科学图册,应是首次,深信必会引起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任何一种读物,印刷、设计与装帧的精美,都会使读者爱不释手。

……我将这本《人类的黎明》拿在手上,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我已不是把它看作是某出版社的出版物,而看成是中国的出版物。……” 1984年贾兰坡先生和黄慰文合著的《周口店发掘记》更是在国际间造成了影响,这本书对整个周口店的发掘过程作了最全面的叙述,英译本名为《Story of Peking Man》,被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采用为教科书;日文译本名为《北京猿人匆匆来去》,在日本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并且由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根据此书拍摄了电视片。

1994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贾老的科普著作《贾兰坡说中国古人类大发现》,香港《读书人》月刊发表了占3页版面的评论,其中写道: “以贾兰坡的高龄,及对古人类学修为之深,很难要求他的文章能令初学者看得明白。

但令人赞叹的是,这部近150页的《中国古人类大发现》,竟是一个娓娓动听的中国古人类历史故事。贾兰坡像在对一群年轻朋友讲话。

” 1995年,贾兰坡先生和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合作出版了与黄慰文合著的《发现北京人》一书,这是一部带有回忆录色彩的科普类读物。1999年,贾兰坡先生以91岁的高龄,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著名科学家谈科学”丛书撰写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后来此书在2000年被收入《生命的历程》一书。

由于贾老的学术论文大多散见于各种专业性学术期刊,以书籍的形式出版的较少,而且文革期间有大量论述没有发表,因此记者向贾?璋先生询问是否有意将这部分文章结集出版。

贾先生说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但在今后肯定会重新整理归纳,特别是把有关旧石器时代的文章合出一本书。对于科普类的文章,如果读者表示感兴趣,也会考虑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