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客家人 洪秀全编造君权神授故事裹胁客家人起事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开国史上的大事件.史学界对此曾多有论述乃至争论.然而由于史料的缺失,起义的若干重要环节始终扑朔迷离.一些现已写入教科书的提法,如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等等,并没有确凿的史料根据,而只是史学家们基于既有史实的合情推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史料的发掘,尤其是反映太平天国早期斗争史的<天兄圣旨>的发现,上述提法赖以成立的基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因此有必要对金田起义的一些主要史实进行再辨析,以期得出更为近实的解释[1].一.金田起义的前奏

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开国史上的大事件。史学界对此曾多有论述乃至争论。然而由于史料的缺失,起义的若干重要环节始终扑朔迷离。一些现已写入教科书的提法,如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等等,并没有确凿的史料根据,而只是史学家们基于既有史实的合情推理。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史料的发掘,尤其是反映太平天国早期斗争史的《天兄圣旨》的发现,上述提法赖以成立的基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因此有必要对金田起义的一些主要史实进行再辨析,以期得出更为近实的解释[1]。

一、金田起义的前奏

道光二十八年(1848),杨秀清、萧朝贵先后借天父、天兄附体降凡,从而分别取得了代上帝和耶稣基督传言的资格。这两起相随的事件,是金田起义的前奏,也是拜上帝会由公开的宗教团体变为秘密的革命组织的重要转折。

在此之前,由冯云山在紫荆山区手创的拜上帝会[2]始终是一个公开传教的宗教团体。虽然在洪秀全到来后,曾有过亲率会众外出捣毁邪神偶像的激烈举动,但从总体上说,拜上帝会的活动并没有超出封建秩序所能允许的范围。

道光二十七年(1847)冬,冯云山被紫荆山富户指控为“妖匪”,先是被团练逮捕,继而遭官府羁押。直到此时,拜上帝会仍坚持以合法手段抗争。冯云山在申诉时强调敬拜上帝是“遵旨敬天,不犯不法”。洪秀全也一度去广州活动,试图向两广总督耆英申诉。拜上帝会的弟兄们则是捐款集资,设法打点营救。

但在此之后,拜上帝会开始秘密谋创立国,兴兵起义。它的性质也有了根本的转变。从客观上说,地方团练的相逼是迫使拜上帝会走上造反之路的外部条件。李秀成在追叙金田起义的起因时说过:

自道光二十七、八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和(伙),团练与团练一和(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3]

冯云山案件的发生,无疑起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而从主观上讲,杨、萧之脱颖而出并得以跻身领导层,是促成拜上帝会转化为革命组织的内部条件。冯云山的被羁押以及洪秀全的一度回广东,给精悍的杨秀清造成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道光二十八年(1848)三月,他利用当地民间的“降僮”习俗[4],声称“天父下凡”,逐步控制了紫荆山区的拜上帝会。同年九月,杨的密友萧朝贵也假称“天兄下凡”,从而取得了代“天兄”传言的资格。作为“皇上帝太子”的耶稣降临人间,是对“天父下凡”的必要补充,也是其合乎逻辑的发展。从而两人相得益彰,通过天父天兄的频频下凡,左右了拜上帝会的活动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耐人寻味的是洪秀全在此事件中的态度和所起的作用。这位对“巫觋”之术深恶痛绝的教主,居然认可了杨、萧的神灵附体[5]。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这一转变?有人认为,洪秀全之所以承认天父天兄附杨、萧之体下凡,是被迫作出的妥协。

但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判别神灵附体之真伪的裁决权掌握在洪秀全的手里,他完全可以以教主的身份一概否决这类下凡活动。事实上,在拜上帝会内部与杨、萧同时出现神灵附体的尚有黄姓等多人,并曾一度造成纠纷与混乱。

而洪秀全仅承认了杨、萧的下凡活动,否决了所有其他的神灵附体。没有洪秀全的全力支持,杨秀清与萧朝贵是成不了气候的。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太平天国起义记》的说法,杨、萧先后下凡时,洪秀全与冯云山均不在紫荆山,只是到了己酉年(1849)五月两人一起返回广西后,才认可了杨、萧代天父天兄传言的资格[6]。

但从《天兄圣旨》的记载来看,并不是那么回事。至少从戊申年(1848)十月到己酉年正月,洪秀全在紫荆山,并与天兄(也即萧朝贵)有过多次对话[7]。

而这些对话反映出,所谓天父、天兄的降凡活动,与其说是杨、萧两人单方面的行为,更不如说是他们与洪秀全共同策划、导演的活剧。洪秀全之所以选择支持杨、萧,显然是基于共同的利害关系。

通过天父、天兄的一系列下凡活动,杨秀清与萧朝贵得以进入领导核心,权势急剧上升,在名义上他们也与冯云山一起成为洪秀全的开国军师。他们是当然的受益者。然而最大的赢家却是洪秀全。

他不但通过杨、萧的下凡活动巩固了自己的教主地位,而且进一步明确了作为“天下万国真主”的统治者身份。以后拜上帝会的一切活动,包括天父、天兄的历次下凡,无不是朝着拥立洪秀全称王登极的方向而努力。受到冷落的,只是一个冯云山。

二、洪秀全称王登极

洪秀全大约很早就有了成为人间之王的梦想。他在敬拜上帝之后的改名——“秀全”二字,拆开为“禾乃人王”,借“禾”为“我”,意即“我乃人王”[8]。但直到杨、萧二人取得代天父、天兄传言的资格,并祭起“君权神授”的法宝后,他的梦想才有了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