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升家谱 号称“中国杜威”的教育家吴俊升

2017-08-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富寿百龄,过半纪皋比杏坛,自神州至海隅,气呵成雨,赞育功多,可无惭于先圣;高情一诺,总廿载扶持新亚,冒霜披露横逆,腕搤腐心,梦魂劳结,堪告语与后生.这是香港新亚

富寿百龄,过半纪皋比杏坛,自神州至海隅,气呵成雨,赞育功多,可无惭于先圣;

高情一诺,总廿载扶持新亚,冒霜披露横逆,腕搤腐心,梦魂劳结,堪告语与后生。

这是香港新亚研究所总干事黎华标先生挽百岁老人、教育家吴俊升的一副对联,62个字可作为他一生的概括和总结。

吴俊升(1901-2000.2.5),字士选,如皋车马湖人。祖父和父亲以教书为生。吴俊升于1914年小学毕业后,考入父亲的母校──如皋县立师范学校。1915年,因日本向我国提出“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引发了全国性的反日怒潮和抵制日货运动。

如师的学生积极响应,将县城内一巨商店铺中的日货尽行搜出焚毁,吴俊升为引火第一人。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自少年起贯穿其一生。1919年,吴俊升从如师毕业后,在如师附属小学任教一年。

次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进入教育科学习。并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与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等同为少中会员。1922年暑假期间,吴俊升偕吴亚鲁、魏建功等进步青年学生回乡,发起组织“平民社”,创办社刊《平民声》,鼓吹县政社会改革。

1924年从南京高师卒业后,吴到附属中学教书,同时在东南大学补修大学学分。1925年从东南大学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28年,吴俊升获得政府部分补助,偕夫人倪亮远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文科攻读教育学和社会学,并旁涉哲学,师从福孔内教授(涂尔干之嫡传弟子)。

1930年,在准备博士论文《杜威之教育学说》期间,适逢杜威到巴黎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蒙导师推荐,吴俊升得以晋谒杜威,请教论文事宜,得其指导和嘉许。1931年,吴俊升获巴黎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吴俊升在北京大学教育学系讲授教育哲学、德育原理和教育社会学等。两年后受北大校长蒋梦麟和文学院院长胡适之聘,任教育学系系主任。在北京大学期间,吴俊升潜心学术,撰写《教育哲学大纲》和《教育概论》为其赢得了广泛学术声誉。

后又至安徽省教育厅任主任秘书。1936年,吴俊升利用假期,赴美国考察教育一年,在这期间第二次访谒了杜威。1937年夏,吴在访问归国途中得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回国时北平已沦陷,遂辗转至湖南长沙,旋又至南岳衡山,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1938年1月,应教育部长陈立夫之邀,担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至1944年年底。在此期间,吴随政府西迁,致力于安置流亡师生,赓续弦歌。不仅迁移原有院校,并根据当时需要增设院校,造就人才。

他倡行贷金制度,使流亡青年能完成学业,又提议政府资助学生赴英、美留学。1944年秋,吴俊升赴美考察战时教育,第三次拜会杜威。政府迁回南京后,吴俊升在中央大学任教。1949年任教育部次长,后由广州转赴香港,任职于新亚书院,升任院长。

在此期间,曾多次赴欧、美和南亚研究教育哲学。1954年赴台,任国民党“教育部”次长。1969年退休后定居美国。95岁时自编年鉴,凡二十余万言。

吴俊升是中国最早研究教育哲学的学者之一,有“中国杜威”之美誉。他著述颇丰,除《教育哲学大纲》和《教育概论》外,尚有《伦理学概论》、《杜威之教育学说》、《德育原理》《教育与文化论文选集》和诗文集《增订江皋集》等三十余种。有的被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此外他还擅长书法,笔法得柳体之骨,传赵体之神。

吴俊升还是如皋长寿之乡的长寿典型人物,他寿享百年,说明如皋的“老寿星”并不局限于体力劳动者中,如皋的文化人中也不乏长寿之人。吴老七十大寿时,写有《庚戌自叙》诗,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为人和志趣:

“七十古来稀,耄耋今多有。马齿日加增,老大何所守?读书尚古人,涉世存忠厚。用舍慎行藏,取与严辞受。悠悠历岁时,所守期不负。贤良未易登,但愿少悔咎。”

吴老虽有留学西洋的经历,但他受传统文化熏陶较深,慕古代圣贤之高风,处世存忠厚仁爱之心,什么该取,什么该舍,用世、遁世,都有自己的原则,他自谦不能达到贤良的境界,但求为人处事少一些后悔和内疚。他在少年中国学会时,因为为人忠厚,态度平和,所以能得到会员中两派的拥护。少中解散的最后一次会议,他被大家一致推为主持人。

改革开放以后,大陆有关出版社已陆续出版了吴俊升的教育论著,深得教育界的好评,但对吴俊升的生平事迹,却鲜有介绍。记得五年前香港中文大学蒋宝麟博士与笔者通信时,蒋博士曾寄给我一些有关吴俊升的珍贵资料,我也曾表示过让家乡人了解吴老的愿望。今年2月5日是吴老逝世十周年纪念日,谨撰此文表示对这位从江海平原走出去的教育家的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