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丽事迹 聚焦电影《知心法官》首映 艺术再现了黄志丽同志的感人事迹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沈坤河,芗城法院机关党委会书记,去年曾经协助<知心法官>剧组美工花了约10天时间取景,还在后来的拍摄中几次临时上场扮演剧中角色.在拍摄"黄志丽参加全市法院民事审

沈坤河,芗城法院机关党委会书记,去年曾经协助《知心法官》剧组美工花了约10天时间取景,还在后来的拍摄中几次临时上场扮演剧中角色。

在拍摄"黄志丽参加全市法院民事审判业务培训班毕业合影"镜头时,沈坤河原本只是作为众多与黄志丽合影的"同学"之一,却意外被导演选中担任剧中的摄影师。

沈坤河向记者模拟当时的表演——他拿着相机,打着手势,对着拍照的人大声说"大家注意了,要拍照了……"虽然情节简单,他也很努力要"字正腔圆",但还是太紧张。导演安慰他要自然表达,带有一点地方腔更符合剧情。这让他放松了下来,最终顺利完成拍摄。

沈坤河说,7月份拍摄,漳州正处于高温天气,拍摄时自己与同事们按剧情需要,都身着法院职业装冬装,三件套,还戴领结,热得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虽然辛苦,但确实是一种荣幸。" ☉本报记者郑来珍

看着机器"辩论"的律师

蔡丽羡,福建泾渭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在《知心法官》中"本色出演"一名辩护律师,参与拍摄"黄志丽审理桩基案的庭审现场和调解"两个场景。

蔡丽羡说,接到这个演出邀约时,确实有点意外,但是能够被各方赋予信任,参与其中,再次接受精神洗礼,也是一件幸事。"人生第一次‘触电’,还有一点小激动。只有两场戏,可是并不简单,拍摄了七八个小时。"

回想拍摄经历,她觉得仍有遗憾——虽然也是扮演律师,但剧中庭审、调解的拍摄过程,与自己现实的庭审、调解工作实在是"差十万八千里","平常,这些工作我都是与人相对,看着对方说话,可拍摄中却是只能看着机器,而且拍摄需要切换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各种景别多个镜头,简单的场景重复演好几回,特别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