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功放生 陈建功为人 政协委员陈建功: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始终在路上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种体验是有得有失,失的是写作时间少了,作品少了,但是我却有所得,得的是积累了另外一个层面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可以变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所以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后

这种体验是有得有失,失的是写作时间少了,作品少了,但是我却有所得,得的是积累了另外一个层面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可以变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所以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后悔,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每开拓一个新的领域,你都会接触新的人物、事件、工作方式、思考样式和未知的东西,并不断向新的领域挑战,能发现过去凭想象不能猜到的感受。

比如党组会是怎么开的?当一个头头儿可能面对着什么?写小说的人,开拓更新不同的生活领域才有可能丰富文学视野。

对一切新鲜的事,我都永远抱有好奇心。《史记》中司马迁夸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即学问没有不涉猎的,当然做学问还得更扎实一点,光靠耳食之言是不行的,术业要有专工。但涉猎未知领域,好奇心的培养也很重要。上世纪90年代初刚接触电脑,我便组织北京市的作家换笔大会,帮助好多作家去买286电脑,现在流行mp3mp4,我便琢磨如何下载,任何新鲜东西出来,不弄明白是不甘心的。

在北京作协从事专业创作,我踏访过很多地方。

除了旅游景点,更喜欢到那些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地方探胜求宝。比如很有老北京特色的同仁堂、有“百年老卤”的“月盛斋”、荷花市场的“烤肉季”,还有赛金花的旧居、安葬的墓地……我都探访过,这也为我后来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

我到作协后,工作应该是卖力气的,我要保留自己的长处,说话实在,不说官话套话,既然是文学界的组织者,我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这个工作,只有投入才会有所收获。文学界前辈那种追求完美、追求境界的精神,对我还是有影响的。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这种精神,太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陈建功谦和地说,自己能够被选为作协副主席,参与文学界的领导工作,并不是自己的文学成就有多高,不过是人缘好,不参与任何一派纷争,思想上不激进也不保守,性格平和,注重人情的结果。当记者问及他如何看待机会时,他说,当偶然的机会来临时,各方面的准备做好了才会有必然的选择。至于以后个人的发展道路,他说退休后不排除再次回归文学创作的可能。

人生选择是和这个社会不断磨合、碰撞的过程

陈建功生性喜欢不断开拓不同的领域,他将这种情结归因于家族的出走情结。他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始终在路上,带着一颗“走异路,寻他乡”的心。

所以,他建议当代的大学生不要把安稳作为人生的目标,而要用不安稳来追求人生的机遇,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才能不断地选择,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到与你的性格、爱好、事业相匹配的最能够发挥你才华的地方,这是一个和社会磨合、碰撞的过程。

他强调任何人的人生选择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是时代潮流和个人准备相结合的结果。年轻人不要好高鹜远,过高估价自己的能力,要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合拍互动。另外,要善于设计自己,不要过于偏执,要找一些专业人士分析。他说有些人想当作家,文通字顺,但毫无新意,毫无独特的个性,只能是个文学爱好者而已。

同时,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比较功利,因而选择职业时往往有比较功利的目的。他说,人生的选择与其说为了功利,不如说为了让生活质量、情感体验更丰富,活得更潇洒自在,更超脱。他感叹说,宠辱皆忘,这是一种境界,然而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