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后人 揭秘清代八旗中的山东人:孔有德降清后封定南王

2017-1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它以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几种不同色彩的旗帜为标志.后来,清太宗皇太极又增编蒙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它以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几种不同色彩的旗帜为标志。后来,清太宗皇太极又增编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随着八旗队伍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汉族人被编入八旗之中。

八旗中的汉族人在隶属上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隶属八旗汉军,一部分为满洲八旗的汉姓包衣(奴仆),极少部分正式编入满洲八旗。八旗在建立之初,对满族的统一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八旗中的汉族人作为八旗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清实现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清王朝的缔造可谓功勋卓著。清代八旗中的汉族人来源复杂,但山东是其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八旗中的山东人源流

清代八旗中的山东人主要有三种源流,一是祖籍山东投降归顺满清的将士军卒,二是原籍山东归顺满清的士绅平民,三是清军掳掠山东时掠夺的人口。

祖籍山东、投降归顺满清的将士军卒是八旗中山东人主要的来源之一。明代,辽东属山东布政司所辖,因此山东、辽东两地关系紧密,军民往来频繁。明末,明军在辽东战场接连失利,大批的辽东将士归顺投降满清,其中就有大量的山东籍将士。

金天聪七年(1633年),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毛文龙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前来辽东投奔,也带来了大量的山东籍军卒。这些投诚清朝、祖籍山东的将士有很多成为清军入关的得力干将。

如清朝初年分封的四个异姓王,有两位籍贯山东。孔有德祖籍山东曲阜,为“至圣之裔”,“少遭乱流离”,徙居辽阳,他原为明军将领,降清后以军功封定南王。耿仲明原籍山东,后徙居辽东盖平,由明朝参将降清,隶属汉军正黄旗,封靖南王。

原籍山东归顺满清的士绅平民是八旗山东人另一重要源流。早在明代,山东人就大量移居辽东,清军攻陷辽东后,当地大批原山东籍士绅平民归顺满清。顺治年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引发了山东迁居东北的又一热潮,大量迁居辽东的山东人被编入旗籍。

清代著名画家高其佩的祖父高尚义,原籍山东高密,后徙居铁岭,清军攻陷辽东,高尚义率族人投诚清军,以战功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清代名臣汉军镶白旗人金鉷,世居登州,其祖父金友胜,明末为登州卫世袭指挥使,孔有德攻登州,金友胜殉难,其子流落辽阳,成为汉军镶白旗参领郭文焕的养子,改名郭廷祚。

郭廷祚随清兵入关,曾任工部左侍郎。郭廷祚之子郭鉷,雍正年间官至广西巡抚,上疏恢复本姓,遂更名金鉷。

清军掳掠山东时携掳的人口也是八旗中山东人的重要来源。崇祯年间,清军数次入关,掳走大量山东人口。如崇祯十五年清军攻破昌邑,昌邑人姜士桢被掳,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李西泉的继子,改姓李,康熙年间历任江西、广东巡抚。其妻为康熙乳母,其子李煦为康熙伴读,后任苏州织造,其女嫁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为妻。

八旗中山东人的历史贡献

清代二百多年间,山东籍八旗子弟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山东籍八旗子弟首要的贡献就是为清王朝的缔造立下了卓越功勋,他们无论是在攻占辽沈、入主中原,还是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都临危不惧,舍身报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祖籍蓬莱的马雄镇康熙年间任广西巡抚,平西王吴三桂反叛,马雄镇誓死不从,遂遇害,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文毅”。祖籍高密的建昌知府高天爵,三藩之乱时奋勇反击,不幸被俘,不屈而死,谥“忠烈”。

山东籍旗人借助从龙入关的优势,于清代初年迅速崛起,孕育了众多的世家望族和达官显宦。终清一代,山东籍八旗子弟出将入相、官拜九卿、位列封疆者举不胜数。祖籍高密的高其位家族,雍正年间甚至呈现出父子叔侄兄弟官居一品的盛况。

祖籍高唐的朱昌祚官至兵部尚书,其子朱绂官至大理寺卿。祖籍高密的郑思民官至銮仪使,其子郑琏官拜户部尚书。祖籍济南的靳辅官至河道总督,祖籍昌邑的李世祯官至广东巡抚。祖籍蓬莱的赵尔巽官至东三省总督,其弟赵尔丰官至四川总督。这些祖籍山东的八旗世家和政治名臣对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祖籍山东的八旗子弟在文化上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康熙、雍正年间,祖籍高密的高其佩善指头画,为近代指画的开山鼻祖。高其佩的堂弟高其倬,康熙进士,入翰林,工诗,著有《味和堂集》,袁枚说他的诗“直驾新城(王士祯)而上”。

祖籍历城的朱伦瀚,诗文书画皆工,康熙皇帝甚爱其画,曾数次赐诗嘉奖。祖籍蓬莱的赵尔巽,清亡后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为中国史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晚晴时期的郑文焯,词风遥接宋代周邦彦、姜夔,与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并称清末四大词人,著有《樵风乐府》九卷,这些山东籍八旗子弟在清代文化史上都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八旗中山东人的故乡情谊

八旗之中的山东人,虽然大都在明末清初加入了旗籍,但他们对故乡始终念念不忘,他们与山东的宗族往来频繁,有的甚至又回迁山东原籍,有不少原籍山东的八旗人在山东为官,以良好的政绩受到了山东百姓的赞誉,他们对清代山东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